
刘诗昆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
这是新华社记者写的“内参”,揭发刘诗昆在80年前后的一些胡作非为。
[
阅读全文]

刘海粟做过文化汉奸
看到两篇材料揭发刘海粟曾是文化汉奸,一是廖静文的揭发,一篇是新华社记者写的,查百度刘海粟的介绍其抗战期间的经历几乎没有,只说他大部分时间在国外。现两篇材料贴在下面供大家参考:
[
阅读全文]

两张老照片
下面照片中除了四老和毛、刘、周、陈、彭外,其他还有哪几位?
下面照片中除了周、聂还能认出多少人?
[
阅读全文]

杨荫浏与杨荫榆是“叔姪”还是“姑侄”
按照西北东南提供的那篇采访:梁茂春:"杨荫浏采访录"中杨荫浏说:{我反驳了他。他连算命都不懂。杨荫榆是我侄女辈,“榆”是木字旁,我这一辈是水字旁。“水生木……”所以榆是“木”字旁。},似乎杨荫浏比杨荫榆大一辈,但据我看,可能采访人没有了解杨荫浏的说法是一种&l[
阅读全文]

电影家推选大电影家(续)
9.刘琼推荐
刘琼推荐的也是“熟人”:3位导演同行(谢添的电影生涯也起自上海),2位上影女明星,1位是和他一起被香港当局驱逐回大陆的难友,奇怪的是他推荐的田华,和他也是熟人?
10.达式常推荐看看年轻一代怎么选择的:似乎对导演、摄影的佩服多于演员,基本没男演员(刘琼后来也是以导为主),不会是同性相轻吧。
11[
阅读全文]

电影家推选的大电影家1993年为庆祝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中国电影家协会发起推荐10位从影50年以上(当时还健在)的电影家授予“终身成就奖”,因为推荐人限于电影家协会理事,也可说是圈内专家的推荐。不过推荐的最终结果在网上无从查找。但从收集到的部分推荐表资料可了解当时推荐情况。下面和大家分享部分推荐表。1.黄佐临推荐黄导的地域观强,推荐的基本都[
阅读全文]

58年被划为右派的一些高干前些时间贴了些被划为右派的“一般高干”(行政10级左右)受处理的资料。当时还有不少(行政7级以上的)高干被划为右派,下面是他们时任职务和级别:章伯钧,全国政协副主席、交通部部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席,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行政3级;龙云,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行政3级;陈铭枢,全国人[
阅读全文]

文革前军衔和行政级别的关系一周前发的“五十年代的高干级别的划分”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兴趣和讨论,也有网友提了问题和其它说法。博文是我根据收集的资料并做了些分析、研究后写的,不是听说的和猜测的,由于资料的不完全和缺乏完整的当时文件,我的说法当然不是“官方”的或肯定准确,我只是给大家提供些资料,希望网友有不同的说法也以资料为依据[
阅读全文]

五十年代的高干级别是如何划分的?
关于何为“高干”,以前一般是把13级(副局级、副地市级低限)以上称为高级干部,按杨沫的儿子老鬼说法,北京的“大院子弟”是把8级以上划为高干。
按那时的有关文件,似乎13级以上还有2层:副部(7级)以上为第一层高干,(正)师局地级(11级)以上是第二层高干。
看图1和图2中五十年代的高干修养和评级[
阅读全文]

北京电影制片厂一些老人的文革前工资级别以前贴过两篇介绍上海电影界人士的工资级别资料,北影的明星虽然不像上影那么亮,没有一级演员(全国仅有的四位一级电影演员都是上影评的),也是群星璀璨,拍摄了《青春之歌》、《祝福》、《林家铺子》、《风暴》、《早春二月》等好影片。下面是收集到的北影一些人士的工资级别资料。田方,行政10级,北影首任厂长,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