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毛囡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介绍 上海画院从56年筹备期间就聘任了首批画师,一般文章介绍都说首批画师共有69人,但都没有69人的具体名单,下面是我收集到的首批画师名单,个别可能有出入。现在按他们出生年份次序列出: 姚虞琴(1867—1961)
张叔通(1877—1967)
张红薇(1878—1970)
王福厂(1880—1960)
沈尹默(1883—1971)
熊松泉(1884—1961)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上海中国画院的故事(续)前面博文讲了上海中国画院从筹备到正式成立经历了4年的时间,吴湖帆从开始内定院长到最后落选.传闻是当时有几人都想当院长,私下里各自活动,互不相让,从筹委会推选的院长选票来看,吴湖帆的票数也不多,只刘海粟和伍蠡甫(吴湖帆和刘海粟私交不错),推选赖少其当院长的最多有4人,其他推选到的都没超过2人。另外心高气傲的贺天健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2-08-17 18:14:57)

上海中国画院的故事 1956年在全国政协二次会议上,画家叶恭绰和陈半丁提了“拟请专设研究中国画机构”的提案,受到有关领导人重视。同年6月,国务院会议通过了文化部“北京与上海各成立一所中国画院”的报告和实施方案。上海随即在1956年7月成立了“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会”。筹委会推选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常务副主席赖少其为主任委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8-15 05:56:17)

一些将军合影照 能认出这是哪个场合的将军合影?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齐白石曾因生活艰难而上书最高领导人以前发过一文"中央美院画家级别薪金变动资料",有网友认为画家的收入主要靠卖画,其实在五十年代画家的收入主要还是靠工资,齐白石曾因生活艰难(薪金低)而上书主席请求帮助改善其艺专待遇问题:
主席钧鉴:敬呈者,某自七岁牧牛,十岁为木工,卅岁学作画刊印,六十岁后因乡关有兵事,避乱来北京,以卖画刊印作活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部聘教授”在五十年代都是一级教授吗 为发展学术、培养人才,稳定高水平师资队伍,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实行部聘教授制度。部聘教授是由国民政府教育部直接聘任的教授。其人选由“于学术文化有特殊贡献者”担任,一旦当选,其薪资不但标准从优,且均由教育部开支直接下拨所在学校,并另有专门的研究补助费用。部聘教授的选拔标准和程序均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竺可桢对苏步青有看法? 浏览了竺可桢日记,总的印象竺好像是位基本没什么脾气,比较好说话的学术官员。但在1944年的日记中罕见的记载了他对苏步青的不满,虽则短短数语,对苏的不满情绪已跃然字间:
从下面2天的日记来看,对苏的不满似乎还影响到了苏步青的学生卢庆骏的提职,
苏想提卢庆骏为副教授,竺不允: 此前,卢庆骏为提副教授找过竺可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张惠卿讲一大代表刘仁静的故事 张惠卿,1924年12月生。曾任人民出版社总编辑。1953年3月进入人民出版社编辑部任编辑,级别:编辑6级。1978年9月任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1983年7月被任命为人民出版社总编辑,主持人民出版社的全面工作。1998年10月离休,享受副部级待遇。 人民出版社工资单上张惠卿150.5元,编辑6级工资: 85年10月晋升到编辑5级: 下面是张惠卿讲的刘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60年代军队技术3级以上干部授什么军衔
在“50年代医学界一级教授名录”中有不少是军事医科院和军医大学的一级教授和研究员,有网友问军队的一、二教授一般是什么军衔?在55年军衔编制中有技术军衔(如军医大校)等,但没找到对应技术等级的编制军衔,只有对应职务的编制军衔,不像88年实行新军衔制后对技术等级有具体的编制军衔(下面会详细列出)。但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50年代医学界一级教授名录最近查了下,首次收集整理发的“全国医学界一、二级教授名录”已是6年前了,当时有不少网友参与了评论和补充。只是那时刚开始收集资料,名录错漏不少。由于网上没有完整的名单,这个名录和我引用的那份卫生部下发的“医学院校一、二级教授级别排队名单”(图1、2)一直在网上转载传抄。但这些传抄的并没有纠正名录中的错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