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街回民从事牛羊屠宰和牲畜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从清王朝入主中原以后,清朝统治者改变了明王朝保护伊斯兰教,维护民族团结的政策。对回族实行民族歧视和政治上的残酷镇压,在生活就业方面挤压回族人民的生存空间。为了所谓的“分列八旗、拱卫皇居”,把大批原来居住在北京内城东四、西四等地的回族人驱赶到“茅舍零星”的城外,无意中使南[
阅读全文]
回族的坟坑又称“麻礼”,一般选址在清洁、安静、向阳和土质较好的地方。亡人的墓穴为南北走向,长约两米,宽约一米,深两米多,称为“明坑”。然后在坟坑的底部向一侧另挖一个窑洞,高约一米,长宽以亡人的身体为度,回民称为“喇哈儿”(阿语)。送“埋体”的众人来到坟地以后,要齐心合力把“埋体”抬到坟坑前。由阿訇在一[
阅读全文]
凡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牛街穆斯林去世后,按照教规都要为他们举行葬礼。最主要的丧葬礼仪习俗是为亡人站“哲那则”(阿拉伯语,汉意“殡礼”或“赞礼”),由于仪式是站着进行,所以称为站“哲那则”。按照教规,凡是反主叛教者、刚出生的婴儿、喝酒毙命、杀害父母和被政府枪毙的犯人,都不能给他们举行葬礼。过去牛街人都有自己的院子,所[
阅读全文]
牛街回民的许多生活习俗由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受到汉文化的侵蚀与影响,都几乎带有中国汉文化和儒家思想的痕迹。与回族固有的、原汁原味的习俗有所不同。相对而言,在诸多的生活习俗中,牛街人的丧葬习俗,较多的保持了它的宗教性、民族性、区域性和稳定性,带有独具特色的伊斯兰教色彩。所以牛街人的丧葬习俗至今都严格按照《古兰经》的规定和圣训的要求保[
阅读全文]
这是清康熙年,发生在牛街的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记载在北京牛街志书《冈志》中,笔者将书上的文言文,翻译成了白话文,未作任何删改或戏说。康熙三十三年(1694),新疆哈密人古尔巴尼和沙革兰德二人来到北京,从事反对满清统治的活动。他们二人往来于各个礼拜寺,但教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真实来历。其中东城的回民马惠泉还把沙革兰德接到家里,像贵宾一样的款待[
阅读全文]
牛街礼拜寺究竟建于何时,学术界有宋、辽、元三种说法。尽管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但比较统一的意见是,目前的规模格局形成于清康熙时期,而且寺的建筑群是由各朝各代逐渐增添的。据史料记载,尤其是明代宣德年间,就曾大规模的翻修扩建过牛街礼拜寺。凡是去过牛街礼拜寺,并且登上过礼拜大殿的人,不知您注意没注意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大殿当中的三扇大门和[
阅读全文]
逛庙会积怨生祸水清朝末年,在牛街南口外的南横街(东口路北)曾经有过一座不大的庙宇“小东岳庙”,每逢农历七月十五,这里都要举行庙会。届时摊商云集于此,游者接踵而至,场面非常热闹。由于离牛街较近,有些回民有时也免不了前来逛逛。这一天,有几个住在南横街的“嘎杂子”(老北京地痞),在庙会上碰到了两个日前有些积怨的牛街小伙子,就故[
阅读全文]
有个朋友回忆起他奶奶在六六年文革时把斋的事。老人家夜里起来不敢开灯,怕人发现,摸着黑儿就着凉水吃了两片窝头片儿,就算封了斋。漆黑的夜色,白发苍苍的老人佝偻着孱弱的身体,坐在临窗的炕沿儿上,一只手拿着盛满凉水的碗,一只手捧着又干又硬的窝头片儿,默默的用残缺的牙齿咀嚼着,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冬夜里,老人的眼里泛着平和又无比虔诚的目光,她的[
阅读全文]
回族按照伊斯兰教法的规定,男孩儿满十二岁、女孩儿满九岁都要在伊斯兰教历的九月(即莱麦丹月)封斋一个月。通过一个月的封斋,使人们体验饥渴,感悟艰辛,磨练意志,坚定信念,节制私欲,最终成为一个勤劳、善良、正直和尊教规、守法律的穆斯林。牛街许多土生土长的回族娃娃,从幼年起,就从老一辈人那里接受了这样的传统教育。封斋在牛街被称为“把斋&rdquo[
阅读全文]
老北京牛街人的生活习俗是牛街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伊斯兰教义的规定与影响,牛街人的生活习俗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宗教戒律转化而来的。长期处于汉族群体包围之中的老牛街人,尽管穿汉服、说汉语、取汉名、读汉书,甚至有人与汉族人通婚。但在生活习俗上,如殡葬方式、饮食禁忌方面,都会坚持并高度重视自己的民族属性,绝不会轻易放弃。例如忌食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