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妞

土生土长北京老妞,深爱北京,熟悉北京。
博文
北京从前有种零嘴儿,叫烂和蚕豆,是把大个的干蚕豆用清水泡出芽来,之后加进花椒、大料、小茴香、丁香、桂皮等调料放进大砂锅用开水糗烂,直糗到豆子快没了魂,才加进盐去,晾凉了捞出来盛在筐里,盖上块潮布,就可以走街串巷吆喝着卖了。   烂和蚕豆的颜色不是青绿而是棕红,一颗颗煮得开了花,吃起来浓香绵软,入口酥软,连皮都能一起嚼嚼咽了。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北京从前有种零嘴儿,叫烂和蚕豆,是把大个的干蚕豆用清水泡出芽来,之后加进花椒、大料、小茴香、丁香、桂皮等调料放进大砂锅用开水糗烂,直糗到豆子快没了魂,才加进盐去,晾凉了捞出来盛在筐里,盖上块潮布,就可以走街串巷吆喝着卖了。   烂和蚕豆的颜色不是青绿而是棕红,一颗颗煮得开了花,吃起来浓香绵软,入口酥软,连皮都能一起嚼嚼咽了。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姜丝排叉,从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鲜姜,因而食用时有明显的鲜姜味而得名。 它要用鲜姜去皮跺成细末,面粉加一定比例的明矾末,一起放入盆中,用凉水和成面团。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水和面,放到轧面机上轧五六次,直轧到薄片均匀光滑,然后在薄片上撒上细淀粉面,叠起合成长条后,用刀切成宽为2厘米、长5厘米的排叉条,将两小片叠到一起,中间顺切三刀,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图片中这种老北京糕点(旗人称为“饽饽”)的名字叫“缸炉”。听老北京人叫白了好像是“缸喽”两字。如今,在一些知名的糕点铺或超市里,很少能见到缸炉,但是偶尔在一些不起眼的小糕点铺,却能看见卖这种糕点。要是说起眼下人们对缸炉的认识程度,那就太令人遗憾了。一次我到北京南城办事儿,看见一家糕点铺卖缸炉,于是就卖了几斤。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先给一样儿尝尝吧,要最著名的?那就是它了。您看您看,淡黄色的条条儿码成方块儿,还杂着葡萄干儿,核桃碎,有蛋香味儿……它松软、甜而不腻。是萨其玛不?是啊,咱太熟悉它了。您慢慢儿吃着,还饶您一故事听。 萨其马,汉语也叫金丝糕。您看看,糕上有糖,您要是有工夫儿,真能拔出金丝来。可今儿都不是金丝了,因为绵白糖没色儿。老工艺真使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6-07-13 00:13:55)

提起槽子糕和中碗糕来,大概60岁以上的北京人对这两样糕点都情有独钟。确切来讲,这两种糕点不应该算老北京特有的糕点,因为槽子糕也是流行在天津和河北一些地区的糕点;碗糕也流行天津和河北一些地区,甚至天津的碗糕比北京的还有名。但是这两种糕点在北京流行历史很长,特别是槽子糕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据说清朝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都喜欢吃槽子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7-11 23:03:35)

茯苓饼,又名茯苓夹饼,是北京的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且此饼当推稻香村最佳。制作系以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薄饼,中间夹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拦匀的蜜饯松果碎仁,其形如满月,薄如纸,白如雪,珍美甘香,风味独特。   关于茯苓饼的制食法,早在800年前的南宋《儒门事亲》中就有记载:“茯苓四两,白面二两,水调作饼,以黄蜡煎熟。”不过这种蜡煎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芸豆卷与豌豆黄是“兄弟”,都是从民间成为御膳的小吃。制作:将芸豆破碎、去皮后浸泡,再放入开水锅中加碱煮至用手一捻成粉状,捞出用布包好上屉蒸15--20分钟。蒸后趁热过罗,将豆泥晾凉,放入冰箱保存。将芝麻仁用微火焙黄后擀碎,加白糖拌匀成馅儿。将红小豆煮烂后过箩,取豆沙加白糖炒成馅儿。用一块约40厘米见方的白湿布铺在石板上,将豆泥搓成条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7-07 23:08:54)

“杏干柿饼镇坚冰,藕片切来又一层。劝尔多添三两碗,保君腹泻厕频登。”这是《燕都小食品杂咏》中对老北京名小吃“果子干”的记载,诗后有注:“夏季之果干,系以杏干柿饼等浸水中,上层覆以藕片,食者不觉有腹泻之虞。”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6-07-06 19:36:31)

如果说麻豆腐和豆类还沾点边儿,那北京夏天的另一样也叫豆腐的小吃可就跟豆子完全不搭界了。那就是盛在小瓷碗里的甜品——杏仁豆腐。   北京的夏天燥热难挡。房顶上的空气里颤动着一股似雾非雾的白气,柏油路被晒得烫人脚底板儿,仿佛也要融化了。在这燥热里行走的人们更是唇焦鼻热,仿佛舌根和咽喉都粘在一处。这时候,如果嘴唇凑近那沁凉的小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