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青云的故事(36)—广阔天地 赶上上山下乡一片红,青云与同班同学六妹和小杜决定一起去安徽凤阳,去安徽已经是离上海最近的插队地方选項了。同学们觉得安徵离上海近,可以常回家。其实青云也是没怎么想回上海的,但想到外婆住在南京,有许多南京的亲朋好友,万一走头无路时也许有个投靠。那时,青云奶奶还在,听说青要去农村,一脸的愁容。青云是奶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青云的故事(35)—五七干校 五十多年前,神州大地涌现出一批特殊的学校,一大批党政机关干部,知识分子等被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接受劳动锻练和思想改告。这种特殊学校就是“五七干校“。1966年5月7日,毛泽东主席在一封信中提出各行各业均应一业为主,兼学别样,从亊农副业生产,批判资产阶级。于是两年后根据毛主席5月7日的指示,五七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青云的故事(34)—中学复课1967年11月,青云与大小弄堂的小学同学们一起被分配至广中中学。1966年小学毕业因文革闲逛了一年多,感觉浪费了青春,青云与大家一样盼望着进学校,学知识。学校离家不近,走路单程大约25分钟。能上学总是开心的,青云约同学六妹一同去学校,路上有伴就不觉得时间长,更开心的是每天买一根四分钱的咸麻花,一人一半,今天你买,明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青云的故事(33)—三青团罪三青团—三民主义青年团。三青团的性质和作用﹐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成立之初正值抗日战争激烈进行之际﹐抗曰救亡运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许多知识青年在抗日爱国的激情鼓舞下﹐参加了三青团。青云的爸爸也在他哥哥的鼓励下参加了三青团。虽然由于开船出海没有机会参加过活动,但的确填过表,宣过誓。青云的爸爸从牛棚回家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0-03-23 16:34:07)

1.半磅面粉(普通面粉即可) 酵母粉2克; 虾仁(从中线批半,使虾仁薄一点); 鸡蛋一个或二个; 一茶匙食油; 一克食盐; 2.用45度左右温水,大约4oz,将以上食材均匀搅拌; 3.柔面并放入器皿醒面待发酵(大致需要二小时) 4.若想在早歺时享用油条,可在前一晩上做以上步骤并放入冰箱冷藏; 5.取出发好的面,不要柔,将面团平摊并拉成一厘米厚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青云的故事(32)-青云当家青云只能写信告诉外婆,爸爸薪水被减大部分,可能要等爸爸平反了恢复工资了才能再寄钱。未料,外婆却寄来了装满香肠,小肚和玫瑰花生米的一大包裹,这几样都是青云爸爸的最爱,并付一字条说大家多多保重,等爸爸工资恢复了再寄生活费。奶奶收到包裹后激动地哭了,什么是亲人啊?这就是亲情所为!爸爸工资只剩五十元,菜金每天三毛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青云的故事(31)-突降文革1966年5月16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全中国人民毫无思想准备下轰轰烈烈地发动起来了,青云的爸爸也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既没有享受过一丁点资本主义的福,也没得到过丝毫当权派的利,青云只看到过爸爸袜子上的补丁,只了解为节省开支家里的厕所和走道用的是8支光的灯泡,哪有什么资本主义的味道,青云完全不明白什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青云的故事(30)—学手风琴隔壁楼上的伯伯是船长,虽以开内陸航运货轮为主,但也常常开远洋货轮,去过东欧许多国家。开过外洋货轮的人都知道,这份工作,一年到头都在海上,单位会给职工每年连续52天休假,即补足一年52个星期天。一天伯伯下船休假了,带回一个手风琴,这玩意对六十年代初的南方孩子们大都沒怎么見过,更不知道要怎么玩。邻家伯伯也不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青云的故事(29)—墨泼茄克在外婆家那些温暖有家的感觉让孩子们流连忘返,早上,孩子们尚未醒,外婆就把牙膏挤在牙刷上,漱口杯子里放满温水,洗脸盆里也放好了水,坐在床边等待着两个小可爱醒来.....她心里充满了喜悦和爱。而这些细小的动作带给孩子们的却是无限的温暖和被爱的感觉……现在孩子们回到自己的家,家里除了奶奶其他都让人覚得冰冷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青云的故事(28)-铁锅锅贴青云的哥哥考进了北郊重点中学,奶奶心花怒放,她是最期盼这个孙子有出息的人。那年暑假,奶奶敦促青云的爸爸给大孙子一点奖励。青云的爸就买了火车票让青云和哥哥一起去看望外婆。
外婆住在一个三进的老宅子里,原本这三进共八间房都是外婆本家的。每一进左右两间,第三进有楼上楼下共四间。公司合营后,按需分配住房,外婆只能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