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壮山河-抗战第一书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这是又耍花枪又耍无赖,到最后耍光棍儿,这就混到了1936年11月了。日本人看见是啥招儿都使了,啥人也都派了,都不管用,想起来了已经调升日本天津驻屯军参议的花谷正来了,还是请花谷正经理再去一趟吧,这都是你当年没做下的业务,“花谷君!这次辛苦啦!”花谷正一翻这几次的工作记录,头就大了,血压就高了,神经也紧张了,急了,立马飞到济南找韩复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大家都知道1937年抗战爆发,其实在1936年,蒋总裁就已经开始安排全面抗战的计划,并决定以横断山脉作为最后抵抗线。与此同时,也计划了一些国防工事,例如山西、河北等地,同时下拨了经费。但是,蒋总裁此时的“统治”又不是像铁板一块,而是像个破筛子。有人听话,就有人不听话!国防工程有修了一点儿的,像阎锡山;有压根就没当回事儿的,像宋哲元;有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节对日篇抗战前,日本人在山东地位比较特殊。青岛在清朝是德国的殖民地,德国在山东享有特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成功“借壳上市”,在北洋政府手里全盘接受了德国的在华资产,继承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1928年,二次北伐节节胜利,革命军渐渐逼近山东。日本自视山东为其势力范围,4月17日,日本内阁会议讨论山东形势,认为“主权问题很简单,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九节改革篇改革?这个就很有意思了,估计很出乎大家意料吧。就是啊,教育、文化、吏治、禁毒、修路、金融、剿匪啥的,够忙活了吧,而且都干得很不错,直到抗战爆发,韩复榘的军队也算比较少的,公务员的编制控制的也很好,离1:18差得还远着呢,这样百姓负担轻,生活质量比较高,30年代韩复榘治理山东时的农民生活水平,后来的半个世纪也难以追及。该歇一歇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八节金融篇日本人在山东地位特殊,经济侵略是肯定的,各行各业都有渗透,其中典当业几乎全由日本人把持估,价低而利息高,条件苛刻,盘剥严重。韩复榘积极抵制,于1932年在按察司街南头路东开办了一家官办的"裕鲁当"当铺,韩复榘亲任监督,辛铸九为董事长,薛映书为经理,资本30万元,是山东最大的一家当铺。日本人典当行的招牌都是木质的,韩复榘为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七节剿匪篇?军阀混战,日本侵略,各方“豪杰”是风起云涌。韩复榘主鲁之初,山东境内是土匪横行!韩复榘先后颁布了《守城剿匪办法》以及各种剿匪奖惩办法,亲自担任清乡督办和清乡总局局长。鲁南抱犊崮山区(今枣庄境内)土匪活动猖獗,韩复榘自任总指挥亲临前线督剿。最大的土匪是“刘黑七”,实在是清末“捻匪”以后的第一巨匪!流窜华北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六节救灾篇1933年至1935年,黄河山东段三次决口,每年一次。灾情重、面积大,受害广,山东省府实在是焦头烂额。南京政府派卫生部长刘祥恒前往山东视察灾情,却没有带来分文救灾款。韩复榘听说后就火了,对何思源说,“你去招待他,就对他说,中央来山东视察的人已有几起,我们连招待费都花不起了。如果刘祥恒不拿救灾现款来,就别来见我。”上边不给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五节修路篇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一些地方十多年前的提法,没想到早在好几十年前的山东,韩复榘一上任就这样办开了(韩主席不是穿越回去的吧?要是不行等这本书写完了,俺穿回去跟着韩主席混一混,就咱这儿死脑筋说不定会看上咱。千万不敢贪污啊,要是敢和韩主席玩儿这个,那是铁定穿不回来的!) 统计表明,1935年公路建设发展最快,仅前9个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四节吏治篇韩复榘规定政府人员都必须穿戴与士兵一样的布制服装,少跟俺玩名牌啊、时尚啊那些没用的东西!对政府人员吸食毒品惩罚很重,一旦发现,轻则革职,重则枪毙!韩复榘特别厌恶贪官污吏,他专门成立了“高级侦探队”,选用高中毕业的青年充任队员,对各部门和各市县进行明察暗访,定期直接向他密报。一旦发现有贪污受贿的官员,就立即逮捕,以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三节教育篇 韩复榘出身书香门第,旧学颇有根底。能写诗(现在有几个能做出诗的?据说做旧体诗第一就是必须记的东西多,书典掌故啦啥的。到时候写出“诗”来,人家一看——不明白啊,这个典故是从哪儿来的啊?是个啥意思啊?别人这样一问,就显出自己的学问来了不是?再有,您还非得有点儿灵性才行),善属文,尤以书法见长。山东省从事多年文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51]
[52]
[53]
[54]
[5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