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壮山河-抗战第一书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6宋希濂年轻气盛,本来就瞧不上走上层的桂永清,此次兰封会战也是大闹意气,龙慕韩一“报告”,自然不管不顾——“回来吧!”后来事情闹得太大,又不敢出头了,在回忆录里当然更是一概不认,“龙慕韩对敌军的攻击,招架不住,他这时也无法向任何人请示,便自行决定退出兰封城,率部转向西南方向去了。就这样,敌军于23日下午攻陷了兰封。&rdq[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5桂永清毕业后起点高,宋希濂是个副排长,而桂永清是上尉连长、党代表。大概不是因为宋希濂比不上桂永清,实在是年龄太小,黄埔毕业时桂永清已经26岁,而宋希濂只有19岁。桂永清就毕业之后任第1师特务连连长、第1军特务营营长。1930年,又被保送到德国留学,毕业于德国步兵专门学校。第一次东征时桂永清为连长,战后擅自没收敌军财物,邮寄回江西老家,总是革命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4历史人物咱们谁都没见过,谁也不知道这些人的胆子如何,除了浑身都是胆的赵子龙这个绝对值之外,别人还是需要分析分析情况吧,咱们先看看龙慕韩会不会自己放弃命令、做出撤退的决定。第88师从兰封出来向西行进20多里,又奉命折返,再冲破日军曹新庄的阻击,到了常庄、范楼协助第46师击退日军,现在该怎么办?不论该怎么办都要先掌握敌情才行,要是敌情不明就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龙慕韩从兰封擅自撤出是战史上板上钉钉的了,弃城而逃是龙慕韩的盖棺定论,说是日军猛攻之下,龙慕韩胆寒逃跑,那么,这一路日军是那一部分?是何时占领兰封的?打了多长时间?期间龙慕韩是否求援过?向谁求援过?其他部队是如何配合的?这些在战史上都未说明,而是直接扣帽子上罪名,真的像女同志在大街上爆粗口一样。好在来匝瑜这儿看书的都是讲道理的,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常胜将军那是传说,百战之将不是说不打败仗,而是在败仗中还能保持冷静,知道该怎么做,在这乱七八糟的混乱中一定要知道什么是最关键的,如果能掌握最关键的要点,那么这个败仗就不算彻底完蛋。如果不能掌握这要点,那就只有“留得青山在”——撒丫子跑吧。而此时的桂永清已经昏了头了,“这罗王车站一失,日本人岂不是可以坐上火车就到了开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桂永清负责指挥兰封至阳堌一带的防守,此地筑有国防工事,不过除了兰封城以外,野外阵地很不完整。第88师第262旅作为城防部队留在兰封城,第46师在兰封以南展开,中心位于兰封城南范楼一带,第36师布置于再往南的马集一带。第106师在马集侧后占领阵地,第61师赶赴孟角集一带占领阵地。而此时这些部队还未全部到位,即便到位也只是刚刚就位,谈不到熟悉阵地,第27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7宋希濂是非常聪明的,很明白自己的怠战给兰封会战带来的后果,于是手忙脚乱、马不停蹄在回忆录里做手脚,生怕马失前蹄露了马脚,1、编造“大约是21日或者22日”桂永清、邱清泉“正好遇着敌军步骑兵一百多人”的小胜仗,掩盖自己前三次仪封连败三次,把责任推向别人;2、把自己22日收复仪封的日期提前一天,也就是提前24小时,这样自己的行动就早于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6宋希濂上过军校,打过硬仗也打过软仗,和敌人拼过命最后也可以投降保命,当然最后关头没自杀成。不过自杀有真自杀也有假自杀,这个事情在现场一看就知道,因为大多数事情都可以假戏真做,唯独这个假自杀只能假戏假做——万一弄假成真如何受得了,是不是?不过这些假自杀的把戏倒是功德林的战犯们很多都干过的,一般人到了这会子也是武功全废,可是宋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5从18日到昨日20日,3天了,宋希濂已经指挥部队连续打了三次仪封,三仗皆败,这第四次军长亲自带队行不行呢?行——当然行!18日奉命从郓城出发归建的第28旅团于昨日20日已经全部抵达了内黄集一带,与师团主力会合,第14师团重新编成。而日军占领徐州后,大本营认为徐州会战基本结束,5月21日发布命令,“为扩大徐州会战的战果,大略停止于兰封、归德(即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4说到哪儿了?光顾着上纲上线吹牛了,正事儿都忘了。啊,总算想起来了,宋希濂这样描画桂、邱二人当然是有目的的,这是一个铺垫,和宋希濂的一个师长有关,后文再说吧。三仗皆败,连打三次竟然打不下一个小小的仪封!敌情严重!此时各部情报纷纷报来,军委会总算大概摸着了敌情了。日军第14师团击溃守军、在国军腹地中间占领广大区域,意图何为?东西南北四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31]
[32]
[33]
[34]
[3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