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几个PD的意见:
优先顺序如下:
美国MDmedicalschool>
美国DOschool>
加拿大医学院>
加勒比医学院>
其他国家医学院。
最近几年的DOmatchrate已经到了93%以上,与MDmatchrate相近。
加勒比海医学院matchrate也在提高。
不做选校推荐,YMYD.
[
阅读全文]
但发大财是不可能的。
40%到50%美国医生是primarycare.全部收入大概二十多万。
只有极少数专科收入比较高。
现在,独立开业越来越难了,新毕业住院医生绝大多数不可能solopractice.
CMS(Medicare)对医生的每个RVU的支付正在逐年下降。
今年每个RVU是32.74dollar.
2023年家庭医生平均RVU是4240/年,内科医生平均RVU是5246/年。
很多机构给内科医生,家庭医生大概是50刀/RVU:如果[
阅读全文]
今天无意看到在北京研究生班同学照片,
班上共有40人,来美国的大概有三十多人。
在美国当教授的(只算有自己实验室的)有七人(临床教授不算)。
有美国行医执照的医生大概有十一人(基本上都兼临床教授)。
自己开了公司的大概有八人。
有人身兼三职:医生,教授,CEO。
搞学术的有二位是院士,四位是美国大学的系主任或所长。
不过真正发了财的[
阅读全文]
根据CC打分:
颜值高的基本上是差校。
有几所州大进了前50名:
UTAustin
Ohiostate
Wisconsin
UofMichigan
Minnesota
还有
Vanderbilt
BostonUniversity
NYU
Northwestern
也很好。
MITandCMU是颜值最差的。
[
阅读全文]
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相互促进。
不过,现在AA把名校的质量下降了不少,
而很多好学生流散在州大,特别是旗舰州大。
所以,在州大也能找水平差不多的同学。
现在网上面试也平整了工作面试的竞赛场地。
连我们这破州大都出现有三个学生同时去JS试习的盛况。
很多年以来,绝大多数同学连JS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
名校与州大的差距在缩小:至少在上医[
阅读全文]
这次参加医学生matchday发现,
无论男女,只要拖家带口,有几个孩子的:绝大多数都match到附近的familypractice或者pediatric.这样,可以花更多时间在家庭上。另外也不用进一步的做fellow.家庭比以后的挣钱能力更重要。
情侣的couplematches也要放弃各自的最佳选择,而把双方都可能match到的program放在第一选择!双方都要在选择住院医时做出牺牲:特别是男女双方都选择了竞争性非[
阅读全文]
名校当然好,
不光有光环,还有机会与一大群牛娃在一起。
与牛人,牛娃在一起是激发潜能的最有效的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对名校趋之若鹜的原因之一。
不过,靠申学顾问的帮助,就是进了名校后。
以后的路还是要自己去闯。
特别对于学医这条漫长而又艰难的路:上本科,上医学院,做住院医,做fellow,.每一步都要重新洗牌。不可能每一步都能请顾问。
[
阅读全文]
不投资。
买投资房:劳心劳力。
买股票:担惊受怕。
只能把钞票存在银行,存到moneymarket.这样才最稳妥,晚上才能睡得香。
回头看:无论是投资房地产或者是股票,赢面还是挺大的。只要不卖,迟早都能赚点。
如果长期持有现金:只输不赢。
[
阅读全文]
这个星期是医学院的Matchweek.
对医学生来说:这是最重要的日子。
看了一HMS2023的Matchresult:
(2023毕业生大概是180名)
最难进的专科:名额
Neurosurgery1
Interventionalradiology1
Thoracicsurgery2
Dermatology.3
Plasticsurgery4
Orthopedicsurgery6
ENT6
次难进的专科:名额
Oralsurgery3
Ophthomology3
radiology10
Anesthiology15
[
阅读全文]
现在有了住院医的matchprogram,多少解决了这个难题。
今年的住院医申请,又开启了signalprogram:有的热门专业只能signal20几十program.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医学生及residencyprogram的工作强度。也解决了赢者通吃问的难题。
今年只在热门专业试行,以后会逐步扩大。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