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 我的故乡!

老顽童。爱好文学,历史,地理,经济,哲理,时事,回忆,笑话,唱歌,电影,种菜,养鸡,游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个人资料
老生常谈12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八旗兵:大清帝国的武力支柱 雍正帝形容驻防八旗在地方为“隐然有虎豹在山之势”虎视眈眈,磨刀霍霍,却让人不知不觉,这是满族统治者处理政治问题和民族关系的手段日趋成熟的表现。至于如今人们多认为八旗入关后作用越来越微弱,其实正是清廷制造的假象,是他们刻意要达到的效果。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继蒙元之后又一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统一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5-12-11 08:23:41)

满清八旗的由来 满清八旗由来:说起清朝,大家想必都能随时随地的听到八旗子弟,而清朝最强大的军队也莫过于八旗部队,无可否认的八旗部队就是满清的支柱部队,为什么要叫八旗呢?这个问题我给大家细细讲来。 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77级准考证,录取通知书及语文试题复印件15件 【信息来自网络】 更多的77级高考请读: 七七年高考追记(一)
七七年高考追记(二)
七七年高考追记(三)
七七年高考追记(四)
77级、78级大学生的异同
某省1977年语文高考试卷
77年辽宁高考状元,一家五兄弟同年入大学
珍贵文物—77级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12-10 18:23:07)
满清八旗排序 1.八旗排序问题
清代八旗,即黄、白、红、蓝四旗,后来添加正、镶的区别,计有八个,故而称作八旗。
虽然从旗的顺序来说,一般习惯说成黄白红蓝,然后是正镶依次排列。但是八旗的排序,并不是完全按照正镶来排列的,如《东华录》、《实录》里,八旗的排序都是: “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5-12-08 19:16:18)

1977,别样高考 星期日,12/09/2012-16:28—梅子 值此恢复高考35周年之际,忆起1977年高考,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1977年12月,全国各地570万考生陆续走进高考的考场(各省考期不统一),为自己的前途命运发起搏击。高考在冰天雪地的冬日进行,1949年建国以来仅此一次。
从1966年取消高考到1977年恢复,想上大学而得不到机会、一直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高考1977(3)---小小花絮,"范进中举"(全文完) 星期一,12/17/2012-18:29—春阳 十二月七日上午天还是有点阴。上午考政治。 政治那可是我的拿手。文革十年没学到别的,就是把政治学好了。下乡三年没有其他读物,雄文四卷那是人手一套。还有就是“资本论”,“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 说起“哥达纲领批判”还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高考1977(2)——学雷锋的故事和化简星期三,12/12/2012-13:38—春阳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六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是高考在中断十年之后的第一次考试,也是全国二十七万七七级学生生命的转折点。当时是各省自己出题。湖北省考的是如下四门:语文,数学,政治,和理化。总分为四百分,其中理化各为50分。那天是阴天,也很冷。我们的考场设在县里的一所中学。上午考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高考1977(1)---只要是真考,咱就谁都不求了!星期一,12/10/2012-14:30—春阳(恢复高考35年了。接受若慧的督促,把原来写的纪念高考的文章贴过了,也算是一段历史的还原。)资料:
"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参加科教工作座谈会,武大副教授查全性提出了一个爆炸
性建议:立即恢复统一高考!邓小平一锤定音:今年冬季就恢复。
1977年高考,全国570万考生,却只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12-08 18:59:15)

难忘1977年高考(下)星期日,12/09/2012-16:28—若慧三十五年前的今天,我正在考场应试,那是我人生的第一博。早就想写其中的经历,腹稿都打过好几遍,但就是不成文。总想着要好好梳理一下记忆,却没足够的时间沉思,于是一拖再拖。上个月我的大学同窗好友梅子姐约我一起写那段不同寻常的往事,在她的“鞭策”下,我“起早贪黑”今天三言,明日五语的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5-12-08 18:55:09)

难忘1977年高考(上)星期四,12/06/2012-16:21—若慧一九七七年高考考生入场(照片来自网络)从小学升到中学再入大学,本应是顺理成章之事,然而上高等学府对于我们成长在文革时期的青少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直到1977年10月,恢复高考的政策就像一个熊熊燃烧的火把,点燃了我们心中的希望,那则在高音啦叭里播放的新闻就像一声响亮的号角,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将5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1]
[62]
[63]
[64]
[6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