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

教育随笔,笑谈风趣,合乐家庭,人生苦短,适时行乐,携上家人,皆大欢喜!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博文
(2013-05-18 11:07:02)
有家长问如果小孩子在小学阶段不成熟,要不要考虑多上一年?这个问题挺复杂的。每个小孩子成熟阶段不一样。还有每个家长对成熟的参照物不同。总体来说,男孩子多数要到六年级之上,女孩子要稍早一些,才有家长所想要的所谓,责任感和自觉性。在三年级之前,家长不用老拿那些model孩子和自己孩子作比较。有一点可以保证,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到初中之后与小学阶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国家长有自己的values,这些是公认的。无可否定。但怎样让这些teenagers认同,可就没那么简单了。其实大家都知道认真,勤奋,聪明,包容,上进是亚裔的共性。很好,但首先不能教育小孩子,別种人的特点不好。就像有好人,有不好的,有坏人。你们的优点如果在您孩子身上体现,那是你们幸运,恭喜了!他们无论做什么都比较容易一些。但不同的种族或人群有不同的优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个高中生的故事。一对印度夫妻,两个儿子,大儿子四年前从一名牌高中毕业考去了UVA。两年后退学转入了一communitycollege。二儿子去年也从那校,毕业直接去上了Ncommunitycollege.这两个男孩子都和父母说以前是给父母学,现在是给自己学。这只是个极端的例子。很多人会想,印度裔家长对小孩子希望值太高,给他们太大压力,所以才这样。好。那我再说一个中国妈妈的家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分享一个我小女去年三年级的故事。女儿上三年级了,因是happytype,心理成熟期相对早一些的类型。遇到个sweet老师,本想着高高兴兴,又一年。但班上有两个toughgirls,一个由于父母正处离异手续中,无人有心管她。另一个是天不怕,地不怕型。刚开学两周就弄得consoler进了几趟班上。女儿天天放学和我诉苦。这俩上课不听,结帮结派,故意弄坏别的同学的东西等等。一些家长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有家长问小学阶段孩子怎么么提高socialskills?很多elementaryschools有不少活动.我个人认为参加baseschool的活动会比上某一些兴趣班更能锻炼学生的social能力。参加学校或社区活动,让学生更有参与的感觉。同时接触不同的人种,了解不同人的想法。这一点,我还是有一些感言。我二女学校的课外活动比较多,有一些是公益性质的。女儿学校十年历史,前七年,人口比例以白人为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05-18 08:08:32)
一家长来邮,称孩子比较内向,想让参加teamsports,又怕座冷板凳,怕此对孩子有心理影响。这个问题很好。其实teamsports是锻炼学生最好的选择。在team运动中可以学会怎样与各种人打交道的能力。教练,队友,家长等。不用担心坐冷板凳或水平低,基础差。关键要找到合适自己孩子的运动项目和队伍。很多运动项目,特别小年龄阶段都有比较多的localteams,入队要求很低,且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05-18 07:53:33)
怎样对待初中生。有以下几条各位家长可参考。一,beagoodlistener。二,treatthemmorelikeadults.三,bepatient,不要轻易对问题下结论。四,befair。五,培养他们对事情moreresponsible的态度。六,帮他们一起找到真正的兴趣所在。七,从任何角度找到他们的长处,以此来交换改进其短处。八,尽量避免压力来源,不要𧗽向比较任何学生的长处与短处。九,明确肯定他们的优点,让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常年教育二女,她们是美国华人,本人昰中国人。可她们认为我这个中国人除护照颜色与其不同外,很多情况下比她们还美国人。这里有一点很重要,不要老让孩子感觉和别人不一样,种族是事实,不同种族有各自特点,那没什么。我们华人的特点多半很好,聪明,勤奋,善解人意。但教育小孩时吸别种之长,避自身之短。其实理解和尊重,多数情况下是在沟通的基础上发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05-18 06:48:04)
我不管到那个学校,总想问一下各种人种,年龄阶段的人对亚裔学生的看法是什么。百分之九十九都会告诉我。Theyaresmart,veryhardworkerstheykeptthemselvesinsidetheirgroups.我自己解读这些评语还是很positive的。比其他人种的评语强多了。其中smart&hardworkers就相对来说很有竞争力了。但还有一点不足,缺了一点个性色彩,还有就是我们要多注意培养孩子一些socialskillsandfun了!大学毕业后,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05-18 06:28:52)
这里分享一个中国妈妈的极端例子。一天上午上课时分到一个小学一年级教室。一个妈妈急急忙忙递给任课老师一些材料。老师看后很困惑。我上前问一下。因为这个妈妈lookslikeChinese,我比较关心。材料是一些二,三位数的加减及一位数剩法。老师说妈妈让她数学课给她小孩做。我问正常这一周小朋友教什么?她说看温度计。有温度概念。她问我知道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吗?我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