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唐代褚遂良《大字阴符经》原色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没见过文小楷的朋友,进来尖叫吧!文徵明书法,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小楷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今天咱们来欣赏文征明三大小楷代表作:《琴赋》《草堂十志》《千字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五百年来无此君——王铎草书  王铎生活的明代末叶,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禅宗思想盛行,泰州学派得以发展,无论是哲学、文学,还是艺术,都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解放思潮。  明万历前后的小说、戏曲、诗歌、绘画、书法等门类,无一不体现这种时代热潮。艺术领域的多数艺术家,更以自己独特的、个性的、主观的情感抒发,批判着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2-24 17:18:54)

最全的印章分类[战国古玺]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这些古玺的许多文字,现在我们还下认识。朱文古玺大都配上宽边。印文笔划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官玺的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徒”等名称外,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2-24 17:00:24)

说清代怎能不提赵之谦赵之谦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青年时代即以才华横溢而名满海内。他是清代杰出的书画篆刻家。他的篆刻取法秦汉金石文字,取精用宏,形成自己的风格,人称“赵派”。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多方面的,可使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映成趣。赵之谦曾说过:“独立者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当你68岁能写这样吗?赵孟頫书《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卷,纸本,纵47.7、横333.5厘米,书于至治元年12月,赵氏时年68岁。疏的正文凡25行,每行最多7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十七帖》笔法十七诀!《十七帖》的笔法1、独点。独点一般为字的上点,或在字的外廓。起笔以尖锋人纸,向右下方顺势下按收笔。或空收,如“示”字;或下按后向左下方折转,顺势收锋,如“外”字。2、两点。这种点横向如“孙”字右部两点,左右呼应,前一点的收笔要与后一点的起笔在笔势上相一致;或为纵向,如“言”字上面的两点,并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搞篆刻要提高修养,看此宝典!  篆刻艺术与其它艺术一样,仅有技法纯熟是不够的,要想登堂入室,还必须具有较高道德和深厚的艺术修养。所谓“艺近乎于道”,技法的掌握是为艺术进入道的高级阶段服务的,加强综合修养,提升篆刻者内在气质,增加文化内涵,是每位篆刻者必经之路,只有这样,才能继承、突破前人篱樊,形成正大广博的艺术面貌,否则,那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2-24 16:40:50)

藏锋
中国书法圈
藏锋是最为大家所熟悉的一个书学概念了。做为一种用笔技法也是为古之书家最为重视的技法。我们从古人流传下的书论中对藏锋的关注情况便可得到佐证。但是问到究竟什么是藏锋,恐怕主流的看法是这样:以点画不出锐尖为藏锋。从“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的话来看,似乎古人的主流的看法也是这样。其实这样的藏锋观是错误的。既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2-24 16:38:22)

你的字,俗吗?
一、书法艺术的“雅”,是人们对好的书法作品的敬赞之称。雅的作品一般表现为外观简朴、平易,内涵丰富,有笔法和章法,有书卷气和韵味,有意境和深度,不一定非常漂亮但肯定看的舒服、耐看。二、书法艺术的“俗”,是就艺术水平和意境、格调不高的书法作品而言的。“俗”在这里绝不是指“风俗”、“大众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