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赵孟頫最美的书法和绘画长卷!赵孟頫《秋郊饮马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是元代的著名诗人、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黄庭坚用草书给你讲廉颇蔺相如此卷为黄庭坚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文中有节略。卷尾无书写纪年和史款,约书于绍圣二年(1095年)。卷内钤有“内府书印”、“绍兴”连珠印、“内省斋”、“秋壑图书”、欧阳玄印”、“项子京家珍藏”、等印鉴,还有项元汴跋。此卷是传世黄书中的名迹,《式古堂书画会考》、安歧的《黑缘会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2-28 11:35:03)
这三点对草书很重要一、草书的结构  草书的结构原则是以删繁就简、连绵不断、笔断意连、书写便捷而为目的。尽管历史上各家草书的结构不尽相同,但草法的规律却基本一致,有许多约定俗成的东西。因此,它的结构规律是严格的。1.删繁就简,点画相代  在诸种书体中,楷书是最规范、最标准的书体,行书则比楷书自由,增加了笔画之间相连的游丝,但都省减了楷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书法到现代,越写越奇怪!一、行草泛滥成灾尽管当代书法创作已呈现出多元化,但是,我们还是从当前火热般的展赛活动中,看到了行草书的过渡泛滥。单项展先不说,就全国展、青年展、新人展全国三大展来看,行草书的参展、入选获奖比例一直居高不下,这反映出当代书法创作行草风已占居主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国书法圈丨学书法六大忌,让你少栽跟头,多直路!
学习书法者,在临帖的过程中,有许多情况会阻碍我们前进的道路,是应当禁忌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点。首忌流水作业。这是练字过程中最经常遇到的,邓散木先生曾戏称此为“冷热病”。高兴时一日可书千字而不倦,不高兴时搁笔歇业十天半月而不想。如此“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练字,结果是可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2-28 05:11:49)

选对了墨,才能写好字选对了墨,才能写好字  各家制墨,都有其不同的制墨风格与独特的墨品,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因徽墨的赫赫声名,除徽墨之外的其他制墨业者,可置而不论。所谓墨派,即指徽墨的歇县、休宁两派。自李廷哇落籍徽州以来,千余年间徽州墨家辈出,又无不以其各自的艺术风格称誉一时,所谓歙县、休宁之分,仅是就其艺术趣味、墨品等进行的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2-27 19:45:17)

紙,才是最美的藝術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漢族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 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幹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2-27 19:08:10)

名家临作|林散之临《张迁碑》此为林老一九六八年八月临写的张迁碑,供大家学习参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2-27 19:06:24)

名家临作|何绍基《临张迁碑》何绍基(1799—1873),清书法家。湖南道州(今道县)人。字子贞,号东州,晚号蝯叟。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官编修。工经术词章,尤精说文考订之学,旁及金石碑版文字。书法自成一家,草书尤为一代之冠。晚年以篆、隶法写兰竹石,寥寥数笔,金石书卷之气盎然。偶作山水,不屑摹仿形似,随意挥毫,取境荒寒,得石涛晚年神髓。画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张迁碑用笔、结构特点及临习——————————————————————碑主人张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今河南宁陵境内)人,曾任城(今河南洛阳市西北)长,迁荡阴(今河南汤阴县)令。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其功德,刊石立表以纪之。碑阴三列,上两列各19行,下列3行,刻有捐钱人题名和钱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