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四月初[1],从冬眠渐醒的天津来到西安,仿佛进入了花的海洋。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暖融融的,在日光下闪闪发亮。路旁除了葱绿的树丛外,到处是夺目耀眼的鲜花。有多彩的桃花、梨花、苹果花,压弯枝头的樱花,还有奇异的紫荆花。花色、花香、花儿飞,犹如仙女把花都散在了西安。虽然绚丽多彩的市容足以让游客们欣喜若狂,但西安的真正魅力并不在于她的外表。西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6-28 12:30:37)

我的自留地里有棵苹果树,今年开了满树的苹果花!
五月的苹果花
作者:小临川
走出四月的离宫
绿叶已拥挤地斑驳失落的画筒
一笔惊鸿
蜿蜒满地的香风
是你走到五月的翩若芙蓉
春意已无踪
四月的私语挂满梧桐
谁的残梦
依稀揽吴勾弯弓
射向天穹
决堤的银河来势汹汹
飞溅的琼瑶一丛丛
沾染你翡翠耳坠后的华贵雍容
如雾缠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终于盼到了无霜期。上星期老天突然赏脸,日日天气晴朗,气温逐日升高。这意味着在家里育好的菜苗可以移到自留地里了!近几天心理暗暗地准备着迎接这个繁忙而兴奋的周末。
山楂树花和蕨菜花山楂树花与上星期相比,今天自留地的自然景观可谓是‘改天换地’。到处是绿树成荫、白花成云。白白的山楂树花与蓝天对映,山楂树下的蕨菜花也开出了成片的白花。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种自留地已经五年了。从语义上讲,中文的“自留地”与英文的“Allotment”略有不同。“Allotment”是指由当地政府所属,可由个人租用并耕种的一小块地。历史上记载,英国的自留地在二十世纪初合法化。据说从1649年起,饥饿的贫民在荒废的土地上开荒种地,自食其力。政府对于这种行为曾有所抵制,但民意甚强,不可抗拒。1922年为自留地正式立法。由于二战期间经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Richmond公园是伦敦最大的自然生态园林。在这个免费的自然公园中,人、动物和植物平等地享受着一片天、一块地。此处没有任何商业性气息,没有被圈养的动物。除了鸟叫以外,没有任何噪音。每到周末Richmond公园就会有许多市民到此享受着自然平和的气息。虽说Richmond公园是自然生态园,但它的园中园——Isabella植物园是由园丁精心培育的花园。园中的土壤偏酸性,因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每年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英国的皇家园艺协会就会在伦敦的切尔西地区举办花展,名为“切尔西花展”。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展之一。世界多个国家纷纷前来展示具有自己国家特色的园艺。第一次切尔西花展是在1862年举办的,每年都能吸引数十万的参观者。从女皇、社会各界名流、到平民百姓都来此观光。葵百合菊花鸢尾花风信子蝴蝶花Sarracenia羽扁豆芍药2006年我参观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6-24 19:18:25)

BenGoldacre的《伪劣科学》(BadScience)一书被誉为2009年的最佳图书。作为一名医生,兼记者和作家,Ben揭露了当代营养学、替代医学、制药集团、以及记者们为了经济利益,打着科学的旗号,制造出大量没有科学证据的“营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的秘密。营养学是一门时尚但缺乏科学性的学科。注重营养,关心健康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大事。人们关注报纸中的“营养知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0-06-24 11:20:40)


无论是平时还是周末白天总是匆匆忙忙的,没有一点坐下来休息的时间,似乎也没有闲情来欣赏花园的景色。傍晚的饭后茶余之时才有时间在后花园漫步。虽说后花园朝西不受晨光的偏爱,但每当夕阳光临时,花园就像被涂上一层金色,一瞬间改变了色彩。今日的夕阳格外的透亮,穿过树丛洒在刚刚割过的草坪上,给绿地添了薄薄的一层金色。光和影协调地涂在雪白的墙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北贝利克是爱丁堡东部的一个小镇,从爱丁堡坐火车只需半个小时,那里也是我此次苏格兰行的终点站。北贝利克是爱丁堡富豪们的集聚地,此地靠海、又有大面积的高尔夫球场,是一处天籁般的人间仙境。北贝利克的火车站非常小,但很典雅。木制的手推车中摆放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在英格兰已经凋谢的黄水仙在此处依然开放。走在小镇中立即就会被静谧、海香味的气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Patrick和Kate夫妇是苏格兰北贝利克的富豪人家之一。每次到北贝利克开会,我们就一定会被邀请到他们家里做客。海边的一座大宅子就是Patrick和Kate的家,无论是围墙还是房子都是由优质的石头制作的。门廊的最显眼处摆设一个中国青龙大磁瓶台灯,左边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具有东方特色手工制作的布壁挂,看上去很像是西藏的手工制品。饭前饮酒是在英国人家做客时必行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
[31]
[32]
[33]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