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上周三发生数百名非洲人包围派出所事件。观察人士认为,现在怎样有效对外国人进行管理令广州警方感到头痛。
据中国官方统计,目前广州约有2万名常住非洲裔人士,但是非法居留的非洲裔人士数量据信远远超过这个水平。有相关的研究专家预计,目前住在广州的非洲人达20万,而且仍然以每年30%至40%的速度增加。这些非洲人大多来自尼日利亚、几内亚、喀麦隆、利[
阅读全文]
,比上一财年减少0.8%。<br><br>)
日本
内阁会议17日通过防卫大臣浜田靖一报告的2009年度防卫白皮书。一如以往,这份427页的白皮书对东北亚安全和军事态势着墨甚多。
日本驻兵与那国岛示意图。与那国岛与台湾花莲距离仅一百十一公里。
日本白皮书还重点提及中国、俄罗斯海空军在日本周边的活动,并对有关中国正在推进航母技术研发的说法表示关注。
今年白皮书还首次提到出于安全保障目的[
阅读全文]
一架解放军战机,于吉林洮南演习时坠毁,机上有两名机员,暂时未悉他们是否受伤。
该架战机当时正参与中国与俄罗斯的「和平使命」军事演习,在洮南训练基地上空出事,报道没有提及战机上两名机师的情况,只表示正在调查事件。美联社称,洮南市地市政府称,他们未悉情况。
中国解放军一架战斗轰炸机7月19日上午在中俄“和平使命—2009”联合演习期间坠毁。飞[
阅读全文]
,在他看来都过于夸张了。实际上,加拿大与其他各国一样,正在努力于地理勘测,争取在2013年向联合国有关机构提交大陆架划界申请。<br><br>他认为,所有北极沿海国家正合作致力于根据国际法解决所有争端,而拥有8个成员国和20个观察员国的北极理事会正一齐努力,使包括联合国在内的有关国际机构在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公约、国际海事法规等方面照搬其关乎北极事务的多种原则、方案乃至其机构实体。<br><br>在北极周边国家中,加拿大对于其境内北极圈地区的民用经济开发也显得更为积极。<br><br>加拿大国土面积近千万平方公里,而北部的育空地区、西北地区和努纳武特地区占了一多半,濒临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其地下、水下蕴藏着超大储量的石油(550亿桶)、天然气、铁、铀、金刚石等多种矿藏和渔业资源都极丰富,但人口只有10万,发展潜力巨大。<br><br>当然,由于气候条件差、永冻层、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欠缺、人力资源稀缺等条件限制,极地地区开发在技术、资金和环保方面难度极大。但出于本国发展的需要和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分析,加拿大政府和社会都对北部开发持积极、认真态度。<br><br>加拿大外交和国际贸易部极地事务司司长萨拉12539;菲洛塔斯认为,如果世界原油价格升到每桶200美元以上,加北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便有利可图,各国企业便会对这片冷漠的莽原大加青睐。而许多专家认定,在本轮全球经济衰退过后,油价很快会超过200美元。所以,加方现正以空前力度的资金投入、新技术应用及政策支持,来对极北地区进行科学考查和矿业勘探。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矿产、制造、航运企业正受到加方鼓励而活跃在这片广袤的冰海雪原中。<br><br>加拿大外交和国际贸易部气候变化司代司长道格拉斯12539;弗赛斯认为,全球变暖的主因,到底是地球自身气候因素变化所致,还是人类工业化活动所导致,现在确实不能下定论。同样,气候变暖对北极地区的影响到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也不能一概而论,至少加拿大极地地区的北极熊并未因此减少。而现在可以谨慎地肯定的是,极地气温上升带来的一大明显效应是:那里的人气也在升温,投资与开发的热情正不断上升----无论是加拿大人还是外国人。)
北极这几年在不断升温。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加速,北极已前所未有地连续两年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
在各国环保人士对此大表忧虑之际,北极周边8国的政府与民众却别有一番分析与设想。
北极越来越“热”,北极圈里的因纽特人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外来人。
冰海消融时节,连为因纽特人拉雪撬的狗都知道,将有越来越多的外人来到北极圈里了。
首先,穿越北极的[
阅读全文]
2000年6月16日,陈水扁在高雄凤山参加台陆军军官学校(前身为黄埔军校)76周年校庆典礼致辞时,发表了对未来“国防”事务的4点看法:一是要落实军队“国家化”;二是建立现代化、高效能的“国防”武力;三是精实战备训练,强化三军联合战力;四是提升素质、改善福利,树立“国军”尊严。在谈到加强“国防”武力建设时,陈水扁提出,要依据“有效吓阻、防卫固守”[
阅读全文]
台灣行政院陆委会主委赖幸媛表示,大陆并未停止对台湾的军事部署,目前仍有1300枚飞弹瞄准台湾,她呼吁中国大陆解除对台军事威胁。行政院陆委会今天表示,赖幸媛连日积极走访华府政要、智库及侨界,获当地媒体高度关注。
华盛顿时报(WashingtonTimes)国际版16、17日连续两天分别以「台湾关注中国大陆军事扩充」、「创造性模糊」为标题,报导了赖幸媛对台湾的大陆政[
阅读全文]
<br><br>印军主力分为三大梯队<br><br>中印边界实际控制线分为东、中、西三段,其中东段和中段是印军重点经营的区段。<br><br>骨干第4军<br><br>苦心经营40余年<br><br>东段是印军重点经营的区域,印度鹰派认为,一旦中印再度开战,“阿鲁纳恰尔邦”(即中国藏南地区)将是决战之地。总兵力超过5万人的印度陆军第4军在这一带苦心经营40余年,下辖主力全是经过特殊训练的山地部队。<br><br>第 4军以阿萨姆邦中部的提斯普尔为核心,配置格局“前轻后重”----其中第2山地步兵师、第21山地步兵师放在中印不存在争议的阿萨姆邦境内,只有第5山地步兵师靠前放在中印传统习惯线以北的那加,对中国边防重镇察隅构成直接威胁,该师总兵力约1.65万人,配备印度豹武装直升机、105和130毫米牵引重炮、BMP-2战车等重武器。<br><br>印度军方认为,中国军队作战的最大目的是歼敌,而不是简单地夺取所谓“阿鲁纳恰尔邦”(中国藏南地区),第4军靠后配置的方式就显示出印军仍害怕中国军队会像1962年那样穿插围歼其主力。<br><br>“第二梯队”第33军<br><br>主力集结锡金<br><br>除了第4军,总部设在西里古里的印度第33军被视为印度对华军事准备的“第二梯队”。1975年印度悍然吞并独立国家锡金后,这个军就把主力集结在锡金境内。考虑到不丹已经是印度的“被保护国”,所谓中印边界东段和西段的地理隔绝已然不具有意义,若真的战火再起,印度第33军极有可能从锡金突出进击中国,与盘踞在“阿鲁纳恰尔邦”(即中国藏南地区)的第4军夹击中国军队。<br><br>不过,33军在作战部署上却十分危险,该军战斗力最强的第17山地步兵师就驻扎在距中国乃堆拉哨所以南不到100公里处,同属第33军管辖的第20山地步兵师(驻比纳古里)、第27山地步兵师(驻噶伦堡)则作为后应部署在二线。<br><br>第15军<br><br>大量招募尼泊尔雇佣兵<br><br>在中印边界西段,由于克什米尔问题,印军的部署带有“防巴”和“防华”的双重考虑。参与1998年卡吉尔战争的印度第15军历年来保持高度战备,系印度三支 “最前沿部队”之一,它下辖第19山地步兵师(驻巴拉穆拉)、第3山地步兵师(驻列城)和炮兵第3旅,直接威胁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唯一陆路咽喉喀喇昆仑公路(第15军哨所离公路最近处不过几十公里)。<br><br>受英国殖民传统的影响,印度从尼泊尔招募大量廓尔喀雇佣兵,迷信这些异国士兵更能打仗,迄今印军现役7个廓尔喀联队(含大约40个营)中的4个都配给第15军,但只有少数尼泊尔人能成为低级军官。<br><br><img src=http://img1.gtimg.com/news/pics/19337/19337167.jpg><br>首批两架苏-30MKI战机已被运往俄罗斯进行升级,将装备布拉莫斯导弹。<br><br><img src=http://img1.gtimg.com/news/pics/19337/19337166.jpg><br>印度空军“幻影”战机编队。<br><br><img src=http://img1.gtimg.com/news/pics/19337/19337170.jpg><br>印度将购买10架美制C-17军用运输机。<br><br><img src=http://img1.gtimg.com/news/pics/19337/19337169.jpg><br>印度展出“布拉莫斯”巡航导弹。<br><img src=http://img1.gtimg.com/news/pics/19337/19337168.jpg><br>印度陆军国产“皮纳卡”多管火箭炮。<br><br>印度国防预算2009年猛增34%<br><br>成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武器购买国<br><br>7月6日,印度财政部长穆克吉向议会提交了2009会计年度(2009年4月~2010年3月)预算案,其中国防费约14170亿卢比(约合201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增加约34%,再创历史新高。舆论担心,印度此举或引发亚洲军备竞赛。<br><br>5年斥500亿美元强军<br><br>印度国大党在大选中获得了压倒性胜利,新政府得以摆脱反对党的掣肘,集中精力来实施国防现代化,而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在2007年至2012年间斥资500亿美元打造一支现代化军事力量。<br><br>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发表的“发展中国家常规武器交易”报告称,1999年~2006 年间,印度是发展中国家当中最大的武器购买国,采购合约总值224亿美元。印度工商联合会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印度仅在2004年~2007年三年时间里就斥资105亿美元进口军备。目前,其正就总值超过110亿美元的126架多用途战机项目、155毫米榴弹炮项目、各种直升机与远程海上侦察机项目招标。雄心勃勃的计划包括为印度海军研发能打击远在5000公里外目标的“烈火-V”洲际核导弹,以及鱼雷与飞机。<br><br>海空核动作不断<br><br>除了陆军在边境增派力量外,印度海、空力量也在不断采取动作----<br><br>印度空军<br><br>首批苏-30MKI战机已部署到边境地区的提斯普尔空军基地,未来诸如查布亚等位于东北部的其他空军基地也会部署该型战机。苏-30MKI既有利于印度空军在边境上空夺取制空权,也可实施有效的对地攻击。此外,边境地区的一些废旧机场也陆续开始修复,准备启用。<br><br>印度海军<br><br>在从国外引进潜艇、航母等大型装备的同时,印度海军在濒临孟加拉湾的东部军港维沙卡帕特南附近建大型海军基地。<br><br>核打击力量<br><br>印度将于本月试射射程达3500公里的“烈火-3”导弹,并计划2010年年中试射射程达5000公里的“烈火-4”导弹<br><br><img src=http://img1.gtimg.com/news/pics/19337/19337163.jpg><br>行驶中的印度“阿琼”主战坦克<br><br><img src=http://img1.gtimg.com/news/pics/19337/19337165.jpg><br>印度海军经过改进的基洛级常规潜艇。<br><br><img src=http://img1.gtimg.com/news/pics/19337/19337162.jpg><br>印度海军“维拉特”号航母。<br><br><br><img src=http://img1.gtimg.com/news/pics/19337/19337164.jpg><br>印度海军德里级导弹驱逐舰。<br><br><img src=http://img1.gtimg.com/news/pics/19337/19337161.jpg><br>印度海军装备的俄制塔尔瓦级隐身护卫舰。<br><br>专家分析----<br><br>印度军方动作不断 其实是打“政治牌”<br><br>强化对争议领土的实际控制,为谈判增加筹码<br><br>通过冒险遏制中国给美国帮忙,借制衡中国的做法改善其地缘战略态势<br><br>印度军方的为何要增兵中印边境地区?<br><br>在中国外交部任职、曾派往中国驻印度使馆工作多年的郭少文,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中印边境地区地理环境恶劣,并不适合大规模驻军,如果印度军方不打算进攻中国的话,那它增加如此多的部队并没有多大的军事意义。也许印度想通过驻军增加与中国边界谈判时的政治筹码。<br><br>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叶海林教授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说,中印关系可以用三个“C”来代表,就是竞争、合作、挑战。中国看重的是合作,更多的希望与印度在国际区域和双边层面开展坦诚的合作与对话。但反观印度,在三个“C”当中,竞争是其比较强的心态,但这可以理解,印度2007年GDP才超过1 万亿美元,在长期的竞争趋势中中国仍然占有优势。印度也主张跟中国合作,但在这些方面之外,中印其实是有存在冲突的可能。印度在印度洋上的一些举动对中国也并不是一个善意的信号,中印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概念。<br><br>在谈到印度在中印边界增兵问题时,叶教授认为,这个事情已经有相当长的铺垫了,直到去年的时候印度总理、外长先后去了中国的藏南地区,今年印度总理又一次去这个地区。也就是说,印度从 2007年、2008年以来对中印领土边境的态度正在日趋强势,这次动员了6万军队,两个山地步兵师的实力进驻藏南地区,在离中国最近的印度最大的空军军事基地部署最新的战斗机。这样做有三点原因:<br><br>第一,印度要强化对争议领土的实际控制,为将来的中印边境谈判增加筹码。<br><br>第二,对于中美两国的接近,印度颇具戒心,因此不排除印度希望借制衡中国的做法改善其地缘战略态势。<br><br>第三,在解决金融危机这个问题上,印度能对美国作的贡献不大。但在美国主导的全球政治安全秩序下,印度却能通过遏制中国给美国帮大忙。印度出于国家利益方面的考量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一些冒险行动,但这种做法显然会伤害到中印双边关系。从1998年的低谷到现在,中印关系这10年间的恢复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如果因为这件事情导致倒退,是很遗憾的,希望印度能认识到自己的单边行动不可能只有单边的后果。)
印度将向其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即我国藏南地区)增兵近6万,并增加火力、修建机场。在中印边界东段,印度已部署一个中队的苏-30MKI战机,并增派两个步兵师驻防,每个师约有2.5万至3万人。印军在中印边境部署的军力到底怎样?如何看待印度军方的这一系列动作?
印度山地作战部队在冰川上巡逻。
印度士兵扛着武器行走于中印边境争议地区。
中印边界问题是历[
阅读全文]

图为天津火车站站台上一名被绑的中国平民。日军认为他“通谍”,准备杀害他,由于此图片直接揭露了日军屠杀中国平民的行径,故照片上被打上了“不许可”字样和叉。
七七事变发生后日本军队向长辛店开拔,由于这些照片报道了日军的行动方向,所以也被打上了“不许可”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附近运动,日本军方认为此照片涉嫌泄露军事机密,故[
阅读全文]
战为美国放弃的方案<br><br><img src=http://i25.tinypic.com/30xeccg.jpg><br>英国的亲密盟友美国放弃了“爱斯基摩犬”最终选择了奥什科什(Oshkosh)公司的防地雷反伏击全地形车(M-ATV)<br><br>英军目前使用的是“陆虎”军车,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共有37名士兵因乘坐这种车而被路边炸弹炸死。所以,英国防部决定购买一种更坚固的车辆取而代之,最终选中了“爱斯基摩犬”(Husky)战车,该车由美国航星防务公司设计,将用于战场支援。<br><br>然而,《每日邮报》披露,“爱斯基摩犬”可能是只“病犬”,因为它根本没有通过美国军方的生存能力测试,结果被后者弃而不用。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在美军放弃“爱斯基摩犬”后几个星期,英国政府却一气订购了262辆该型车,单价高达60万英镑。<br><br>据了解,美国五角大楼年初决定采购新型战车时,“爱斯基摩犬”是备选方案之一。在进行了爆炸试验后,航星公司被告知无望赢得合同。显然,“爱斯基摩犬”未能通过试验。美军最终选择了奥什科什(Oshkosh)公司的防地雷反伏击全地形车(M-ATV)。后者采用V型车体,可以更有效地降低爆炸冲击力以保护乘员。<br><br>一些英国议员闻讯质问国防部:既然亲密盟友都放弃了“爱斯基摩犬”,我们为什么还买它呢?下议院反恐小组委员会主席帕特里克12539;默赛说:“购买‘爱斯基摩犬’是为了防御路边炸弹。问题是,如果美国人发现了它的缺陷,英国国防部不应熟视无睹。”<br><br>尽管如此,英国军方并未改变决定。一位女发言人声称“爱斯基摩犬”与美国试验的车辆不同,美国人遇到的问题不会出现。防务专家理查德12539;诺斯对此嗤之以鼻。他表示:“这是狡辩,二者的核心设计是一样的。美国人最后选中的车型要重得多,而且具有很深的V型车体;相比之下,‘爱斯基摩犬’是平底的,完全无法阻挡爆炸的破坏。”<br><br>截至7月14日,驻阿英军已阵亡184人,超过了在伊拉克的死亡人数。有分析认为,若形势到8月底还不能缓和,英国政府可能被迫重新考虑对阿富汗的安全承诺。)
最近,英国国防部斥巨资从美国购买了数百辆战车,希望给在阿富汗作战的军队提供更有效的保护。可事与愿违,这种车辆不仅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会让士兵更容易丧命。英国《每日邮报》7月12日披露了这一情况,引起一片哗然。
英国国防部斥巨资购买的“爱斯基摩犬”(Husky)战为美国放弃的方案
英国的亲密盟友美国放弃了“爱斯基摩犬”最终选择了奥什科什(Oshkosh)公[
阅读全文]
都令人侧目。尽管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们没有亲历过一次像样的战争,但是土耳其士兵还是以剽悍、勇猛著称,他们在战场上善于进攻而且没有丝毫仁慈之心。大多数士兵来自东部土俄边界附近的山区,只念过三四年书。在被征召人伍后,他们穿上了军装,然后在土耳其教官及美国顾问指挥下接受训练。<br><br> 美国陆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尔克将军在指挥部里接到上司命令,要求他发动一场大规模攻势早日结束战争,以实现麦克阿瑟将军许下的将战线推至鸭绿江,让“孩子们回家过圣诞节”的诺言。联合国军中对此“许诺”表示怀疑的不在少数,其中就包括沃尔克将军。<br><br>其实,麦克阿瑟得到的情报早已表明在10月底、11月初,中国军队就已经在朝鲜战场上出现。然而对于沃尔克的第8集团军来讲,木已成舟,再难更改。<br><br>来自中国东北的瑟瑟寒风在陡峭的山谷之中呼啸回旋,使得北朝鲜的山谷更增添了几分杀机。40年未见的严寒席卷整个朝鲜半岛,甚至连士兵们靴子里出的脚汗在夜间也能结成冰。这一切使得即将到来的悲剧更添几分阴沉。<br><br>美国陆军第7师及其他部队对于在如此寒冷的气候下作战显然缺少准备。作战部队中的官兵几乎没有风雪大衣。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被命令往北推进。11月21日,他们接到命令必须穿越一条河流,河水据说只有齐踝深,根本不会有困难。然而,就在前一天夜里,上游的一座大坝被打开了,水位明显上升。士兵们一摇一摆地蹚入深及腰部的刺骨河水中,河面上还飘浮着大蛇大蛇的冰块。在几次行动未果之后,穿越河流的计划只得取消。结果共有18位士兵被冻伤,冻得硬邦邦的衣服必须用刀子才能割开。<br>在朝北开进的过程中,沃尔克指挥下的部队散得越来越开。他的战斗序列中包括美国陆军第1军,下辖美军第24师,英军第27旅,南朝鲜第1师;美国陆军第9军,下辖美军第2师以及包括土耳其旅的美军第25师,南朝鲜第6、第7和第8师;第1骑兵师留作集团军的后备队。<br><br>第8集团军情报部门试图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实力及动向作出实际的估计。11月初的每日简况估计中国和北朝鲜的兵力已从40,100增加到98,400,然而,这些估计事实上还是很不准确的。<br><br>部署在沃尔克的第9军前面的是中国第4野战军的第13兵团,总兵力至少有18万人;在东线,与美国第1军对阵的是中国第3野战军的第9兵团,兵力约12万人;中国军队的总兵力在30万人左右。朝鲜人民军的12个师也有6.5万人,此外,在联合国军后方还活动着约4万名游击队员。显然联合国军对朝方的兵力严重估计不足。<br><br>中国军队依靠原始的方式调遣着大部队的行动。他们的给养和后勤供应或是靠牲畜或是靠人背。因此行军不受制于道路状况。他们行军虽然不具有卡车或其他机械化设施的优势,但却使他们更具机动性。反观联合国军,一切行动都离不开公路,部队开拔时往往是工兵打头架桥修路,因此行动十分笨重。此外,联合国军的另一特点是固守二战时期的那些战术,而中国军队却相当灵活,例证之一是每位士兵背上至少有可吃6天的干粮,往往是炒面或豆饼,而且都是压缩的,不用加热煮开就可以下肚。此外,中国军队一般在夜间行军,平均每天可以走上至少18英里,可以连续行军18天。在白天,他们通常隐蔽在崎岖不平的山区。白天惟一行动的就是侦察兵。中国军队的许多行军战术与一个半世纪前拿破仑·波拿巴使用过的战术相仿。<br><br>11月19日早晨6点,美军第25师从一个叫卡山的小村开拔,到半夜两点左右在一个名叫库罗里的矿区小镇宿营。第二天,以步兵为主、没有运输车辆的土耳其旅被派至库罗里担任第9军的后备部队。沃尔克的第8集团军指挥的部队被清川江拦腰隔断。<br><br>在与美军第25师一起开进时,土耳其旅还接到命令要求他们与位于第9军右翼的美军第2师建立联系,目的是掩护右翼及第2师后方。与此同时,该旅还接到情报称在东丘的西北方发现中共军队的一个团。旅长雅齐奇对于他当时面临的困难有如下记述:<br><br>“命令就是这一点内容。我们问了有关敌人及南朝鲜军队的情况,但是没有得到任何情报,也许是不想告诉我以免挫伤土耳其旅的士气。情况十分严峻,必须马上采取行动。”<br><br>11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对美军第1军和第9军发起了有力的反击,其主力在东丘对南朝鲜第2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南朝鲜人抵挡不住,很快溃不成军败下阵来。<br><br>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攻势很猛,土耳其族接到了保护联合国军右翼的命令。由于车辆不畅,土耳其旅的一部分部队开始徒步前进。当时不是接到的命令互相矛盾就是通讯不够,情形一团糟,让人辨不清东西南北。之后,土耳其旅又接到命令:封闭道路以确保安顺里的安全。<br><br>土耳其旅当时的情形很不妙。他们必须撤退至西南方向,而若这样做会使得土耳其旅自己以及美军第2师的东翼更为暴露,缺少掩护。雅齐奇命令全旅沿着洼原方向朝库罗里开进。部队已经与大部队失去联系。为此,雅齐奇承担起责任,命令其部队在洼原进入阵地,到达洼原后,他们在没有坦克的支援下向东丘方向发起进攻。<br>当美国第2师师长劳伦斯·凯塞少将得到空中侦察情报,称有几百名中国军人正在朝东丘方向运动时,凯塞就说:“他们(土耳其旅)在那儿肯定要挨揍了。”<br><br>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反击事实上是在正面全线展开的。雅齐奇旅长最后终于明白,他的部队已经被数量上占优势的中国军队包围,于是便命令撤退。<br><br>然而,在严寒中被分割得七零八落的部队大多没有接到命令,继续处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围困之中。到了晚上,中国人民志愿军用锣鼓、军号、笛子、口哨、风笛、钗钹等乐器制造出强烈的噪声,而且彻夜不停,一在夹杂着人的笑声喊声的巨大噪音声中,土耳其旅官兵彻夜难眠;个个精神不振。<br><br>朝鲜战场上的攻势就此发生了逆转,溃不成军的不再是北朝鲜部队而是联合国军。节节胜利的中朝军队总部不断改变战术和进攻路线。<br><br>总部与土耳其旅的联系总算恢复了,有的命令他们听懂了,但大多数命令都没有听懂。他们接到的命令是与美军第38团会合,担任38团侧翼的掩护并且保卫向西撤退的路线。然而,在一片乱哄哄的撤退场面以及难分真伪时常互相矛盾的命令声中,土耳其旅接到这一命令时已经迟了两个小时,全旅官兵为此在拥挤不堪的公路上挤成一团,不辨东西。<br><br>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土耳其人还没来得及集合进入阵地前就已赶到了洼原。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排成纵队的土耳其旅发起猛烈攻击,土耳其旅只得掉转屁股狼狈撤退。最后却钻入了中国人设下的陷阱。<br><br>在整个撤退过程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优势兵力对土耳其旅发起了多次猛烈进攻,该旅伤亡十分惨重,到11月30日时,它已经彻底溃不成军。土耳其人从美军第9军得到的惟一支援是一个坦克排及运输车辆,再加上该旅的一些大炮的作用,总算为该旅救回了几条命。<br><br>在 11月27日土耳其旅往东丘撤退的路途中,他们接到了多次前后矛盾的命令,这一方面反映了准确情报的匾乏,同时也说明第9军及第8集团军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感到无所适从。在美军第2师,有关土耳其旅的情报更是很难获得,对于土耳其旅的方位及行动路线,第2师指挥部可谓是一无所知,因此,派去协助土耳其人作战的坦克多次空跑,连土耳其旅的影子都没见着,更无从谈起如何去援助他们了。由于情况不明,通信不畅,战场上甚至还出现了美军士兵丢弃阵地和武器的事件,而中国军队则被传得无所不在,但真要确认中国军队的行动方向及其部队调拨时却又十分艰难。中国军队可能刚刚还被认为就在前面,可是不一会儿说不定就在屁股后面发起了攻击。在这场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北朝鲜军队在本没有机动性可言的山区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战术。山区、严寒、语言不通、通信不畅、协调不灵再加上行动机械,事实上早已注定了土耳其旅的悲剧结局。<br><br>在联合国军与中国人民志愿军之间的攻击与反攻过程中,土耳其旅共有3514人伤亡,其中741人阵亡,2068人受伤,163人失踪,244人被俘,还有 298位非战斗伤亡。这支由美军一手包装起来的土耳其军队从此再也没有成建制投入战斗,尽管直到1954年仲夏才从朝鲜撤离。)
1950年爆发的、被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称为“一场警察行动”的朝鲜战争中,共有16个国家参加联合国军队,其中响应最早而且派出人数较多的国家之一是土耳其。
土耳其最初派出的是第一步兵旅,旅长为塔辛·雅齐奇准将。这是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惟一一支以旅为建制的且始终归属一个美军师指挥的联合国军队。
土耳其第一步兵旅(内辖3个营)包括联络官员及先头部队在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