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n的博客

中医养生,针灸止痛,健康生活,太极养生,Acuherb Clinic,Houston
博文
(2015-10-10 08:15:46)
黄茶的品种比较特殊,它的发现是由于绿茶引出的,因为在加工过程中,部分绿茶没有得到充分的干燥,而导致叶片变得枯黄,这样就有了黄茶这一茶叶品种。由于黄茶的制作工序中有“闷黄”这一步,所以黄茶就成为一种发酵茶。黄茶的分类是根据茶叶的大小和叶子的鲜嫩程度来划分的,所以具体分为:黄小茶、黄大茶和黄芽茶三种。最具代表性的黄茶有:君山银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10-10 08:14:47)
药茶是在茶叶中添加食物或药物制作而成的具一定疗效的特殊的液体饮料。广义的药茶还包括不含茶叶,由食物和药物经冲泡、煎煮、压榨及蒸馏等方法制作而成的代茶饮用品,如汤饮、鲜汁、露剂、乳剂等。白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大家可能会感到陌生。这类茶叶是我国众多茶叶品种中最为珍贵的一种,白茶主要产自福建地区,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它属于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5-10-09 19:24:04)
秋天,气候由热变凉,人体腠理由疏松转为致密,阳气开始潜藏于内。秋风不是总送爽,在暑往寒来、气候变化无常的“多事之秋”,养生务须趋利避害,顺应天时,注意以下三个阶段的不同。初秋养生三部曲御暑热:初秋暑热仍未退去,素有“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之称,“秋老虎”颇凶,因而仍要加强各种解暑降温保健措施,预防中暑,防止“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10-09 19:22:34)
中秋来了,时逢仲秋,暑气减退,天气渐凉,日夜温差变化大。女人在这个时节里更应该注重自身的保养。那么该如何在中秋养生呢?形养秋天的气候干燥,很易感到口干舌燥,皮肤水份也易流失。所以此时要特别注意水份的补充,多喝水、多吃含胶质与水份的食物和水果,同时应早睡早起,尽量避免熬夜和通宵达旦地工作。秋季养生应培养乐观的情绪,静想收获累累硕果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10-09 19:19:08)
【概述】俗话说:“人老脚先老。”当人进入老年期,下肢的运动机能明显减退,常出现下肢发软无力,行走不利索。人的足底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网、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密切地联系着人体各个系统、组织和器官,通过对足部的特定部位按摩可达到健身延年的目的。【按摩疗法】(1)取坐位,先将右足置于左膝上,用左手掌心贴于右足底正中,反复搓擦30次。然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10-09 19:18:12)
古人有言:“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千步走,药铺不用找。”说明人要想健康长寿,必须勤于动脚、动腿,要经常活动,使腿脚的经络畅通。步行是法宝步行是惟一能坚持一生的有效锻炼方法,是一种最安全、最柔和的锻炼方式。步行锻炼有利于精神放松,减少焦虑、压抑情绪,提高身体兔疫力。步行锻炼能使人心血管系统保持最大的功能,比久坐少动者肺活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10-09 19:16:41)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意指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和医疗实践中逐渐发现并形成理论的,它是以手、足三阴和三阳经以及任、督二脉为主体,网络遍布全身的一个综合系统,它内联五脏六腑,外布五官七窍、四肢百骸,沟通表里、上下、内外,将人体的各部分连接成有机的、与自然界阴阳属性密不可分的整体。它不仅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10-09 19:14:05)
其实美容并没有这么复杂,只需要了解身体的四个穴位,美丽就会随之而来。足三里足三里可谓是女人养颜的第1大“保镖”了,为什么这么说?足三里属于胃经,是治疗脾胃疾病的常用穴位。脾胃是后天之本,吃到肚子里的食物和水,都要经过脾胃运化出营养,然后供应全身。脾胃在身体里的作用,就好像是食品加工厂,食品加工厂工作不正常,食物供应不足,身体就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10-09 19:12:31)
按压心包经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按压,痛点再重点按压,每日1~2次。点揉神门穴神门穴位于腕横纹肌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于每晚临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纹面,点揉另一手的神门穴,换另一手的拇指,同样点揉前手的神门穴,以感酸胀为宜,各重复30次。睡前搓涌泉穴于每晚临睡前取仰卧位,微屈小腿,以两足心紧贴床面,做上下摩擦动作,每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每个女性一生中,都有一个不灭的梦想,就是追求美丽。女性的美丽,靠的不仅是衣妆,更要缘于健美的身材和内在气血的调和。中医认为,这些是靠日常保健得来的。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人体有些穴位通过按摩既可以起到助性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种养性的方法,掌握这些穴位和技巧,会让你们的性爱更有活力。唤醒性感觉膈俞穴:位置:在肩胛骨和脊椎骨之间,左右各有一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