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三国中享国最久的皇帝于此年诞生,他将统治三国中持续最短的王朝。
建安十二年荆州新野,一个婴儿呱呱落地。
当时无论婴儿自己还是其他人都不会想到这个婴儿将会成为三国时代享国最久的君主。
这就是刘禅,字公嗣。
日后的蜀汉后主。
刘禅十七岁继位登基,居皇位达四十二年之久。
三国之中人莫能比。
孙权虽然在实际执政时间上还长于刘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总论:
建安十年之后,曹操大局已定。
之前曾有若干强者,但在与他的斗争中无不弃子认负。
所以曹操说,设使国家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这本是实情。
他因此而为汉朝名臣。
倘若曹操一手建立的魏势力没有在日后代汉而自立,传统道德将不吝最高级别的褒扬和赞誉。
然而部分的也正是因为曹操这些年中的优异表现,天下资源重新整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几时方至建安十二年?
李兄,俺每天都来等更新啊。似乎是石韬(字广元),,孟建(字公威)啊。如果说三国中后期有这么多那么多人才,怕是忽悠的成分居多。
罗灌水,陈忽悠弄得惊天动地的,好像牛人多的不行,其实,三国中后期(蜀汉建国以后)搁现在蜀国人口就一县城规模,还排不上大号的,魏国好点,就一地级市。
能有多少人才?三国初期人口基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4-01 12:53:29)

李靖岩
2009-04-2503:51:42
——燎原之势已息,而星火不灭。张燕打点好行装,准备上京。
虽然早在多年以前,他已经接受了汉王朝所谓平难中郎将的封号,张燕的心里仍然有些惴惴。
与一般人不同,张燕甚至没有表字。
实际上连他的姓名都是拼凑而成。
这使他一旦置身于朝廷的诗礼世家和簪缨巨族之间不免失色。本朝从四百年前始肇至今,向来没有缺乏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我记得好像在哪里看过有曹丕调兵臧霸不应得记载。
还有,臧霸的待遇级别好像很早就被调得很高了。
黄巾军是中国底层组织的一种形式,以宗教为号召,以世家传承为载体,几千年来,延绵不绝,上自墨家巨子,后面到黄巾、元末红军、明末白莲教,值得研究,可惜的是资料非常的少。
所以蜀汉后期再无谋士,未必不是源于这种内斗。
诸葛亮一去,蜀中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可谓“金樽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叹息,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很多时候是时势造英雄,要想跳出困局,非要有大智慧才可能。
查了查张邈,看来曹操是蛮狠
李靖岩
2009-04-1222:25:36
政治人物嘛,必要素质
只是想起当初年少时使酒任性,飞鹰走马,都是好哥们儿。
既有雄心壮志,又值纷纭乱世,从此数十年间拼的血流成河。
也算一段令人叹惋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4-01 12:08:41)

李靖岩
于2009-04-1200:30:55
———有些事情看似荒诞不经,其中却隐含苦涩的哲理。
许攸最近的状态很不正常。
建安五年他在关键时刻弃袁奔曹泄露军机引发了官渡之战的转折。
然而此后他即默默无闻。
史籍上并未记载曹操对他功业做出的褒赏,许攸也许正因此而愤愤不平。
这也可以理解。
然而许攸的对策是恃功而骄。
最初,他和曹操袁绍张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0-04-01 11:55:58)

TG一提到建军,先讲八一,后说秋收。
前者出了总理+半数元帅,后者有个主席+根据地。
百色虽然托凳公的福,依然只不过是TG搞的上百次暴动中的一回,第三的位置始终是广州起义。
但要是讲到规模大、时间长、人数多那就得首推湘南起义,可是影响很糟糕,被归到左倾盲动里了,不但成了瞿秋白的一大罪过,而且也是老总、陈帅的一块心病,黄公在此起义里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0-03-17 12:32:36)

1926年初黄公来到号称革命大本营的广州上学,入黄埔军校啦?
NO,进的是国民党中央政治讲习班。
GMD开办这个讲习班的目的是为给军队培养政治干部,GMD是懂军政一把抓的重要性的。
但这个讲习班的头,不是由蒋校长兼的,而是由主席挂帅。
黄公在这里是第一次亲耳聆听了老大的教诲,只是没记住主席都讲了啥东西。
在这个班上,黄公结识了段德昌,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0-03-16 13:25:57)

各大佬在比试武力时,当然也懂占领舆论阵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TG在8平方时因新闻导向没搞好就吃过大亏。
结果摆在黄公面前的救国理论就多如牛毛:科技的、佛教的、教育的、实业的、基督教的、三民主义的、马列主义的,等不一而足。
黄公凭自己的道德理念,认为GMD的一大宣言不错,是救国的真理。
黄公的眼力真不差,这个GMD的一大宣言,实际上是由俄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