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然的博客

发表一点心得看法,转贴一些好文章,自利利他。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2009-09-15 10:27:10)


佛菩薩駐像嗎?
 馮馮
中國人社會的佛教圈,最捨得耗費巨資建造豪華寺廟與巨大佛像,這是違背原始佛陀的誡命的。佛陀多次告誡弟子不得建造豪華廟宇不得設像拜像,可是後世弟子反其道而行之,今日更甚,已經把佛教變成了崇拜偶像的迷信,把佛教正信的五戒八正道放在第二位,廟宇也流於商業化,有廟有像才可賺取大量香油金。
建大廟造大佛像,都說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一位偉大取經者
──義淨三藏法師
馮馮
 
一說起唐僧取經,人人都知道玄奘三藏法師往天竺取經,歷盡艱辛危難,取回大批佛經,對中國佛教貢獻極大,尤以唯識精髓影響後世佛學至深,不幸唯識學過於繁浩深奧,受學者不多,歷代遞減,如今已經很少學者深入研究唯識了。
人人都讚歎玄奘三藏法師,但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唐朝的三藏法師並不只一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9-04 11:34:42)
八字算命
http://www.geocities.com/slheng/vv27.html
馮馮
很多人相信八字,很多佛教徒也深信八字,甚至於把八字當作是佛教觀念之一。這都是錯誤的!
佛教禁止星相卜筮之類的迷信,佛誡散見於很多經論,隨拈一例:
占察善惡業報經疏云:「世間占卜等法,不知依於一實境界,不能表示無性緣生,不說一切皆自心現,故業習者,深障聖道,以其或計無因,或計邪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8-27 17:47:07)

http://a112.com/forum/index.php?showtopic=879
《了凡四訓》第一篇立命之學(白話文)
一、一切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我童年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要我放棄學業(科舉),改學醫,她認為學醫可以養活生命,也可以救濟別人。並且學術有成,也可償父親的心願。後來我在慈雲寺,碰到位老人,一臉長鬚,相貌非凡,看起來飄然若仙風道骨,我就恭敬向他作禮。這位老人向我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你看不到的台湾2:在台北,捐3000元给台南灾区(2009-08-1123:37:03)标签:杂谈分类:日志与公告
在台北感受台风,捐3000元给灾区2009年8月11日,我在台北,委托朋友捐出3000元台币,给台南地区受灾的农民。3000元很微薄,但希望可以带去一个普通大陆人的关切之心。2009年8月7日星期五,台风将登陆台湾。提前二三天,电视上便全是台风的新闻。主持人向你展示台湾登陆的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幸福人生讲座(六十五):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
2005-09-2215:22:00,蔡礼旭,1449,0/1655,原创,(0)
我的三分钟热度从此消失了,因为找到真正人生一生值得追求的目标。
  很多人求学问都很有意愿,常常听一场演讲下来,觉得道德学问很重要,马上回到家里就把书柜里面那些书赶快拿下来,一摆,七、八本书都放上去,说这一次我一定要好好的把这些书读完。这个热度持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幸福人生讲座(六十四):逆反心理是必然的吗?
2005-09-1308:54:00,蔡礼旭,992,1/1866,原创,(0)
很多人说逆反现象是正常的,这句话对不对?现在社会上流传的这些观念很多都是似是而非,其实都是错的。
  我们去参加一些初中、高中的亲师座谈,很多老师说,孩子到这个年龄出现逆反现象是必然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当中从来没有记载,小孩子从小在青春期的时候一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幸福人生讲座(六十三):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
2005-09-1308:45:00,蔡礼旭,4082,2/1622,原创,(2)
「君」代表领导,代表以身作则;「亲」是一份关怀,一份爱护;「师」则代表正确的引导与教诲。一个人如果能从「君、亲、师」三个方面尽己本分,那么他的人生定会有一番全新的气象。
  五伦关系最后我们可以用三个字来总结,而您只要处处能够用这三个字来观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幸福人生讲座(六十二):力行近乎仁
2005-09-1308:39:00,蔡礼旭,1016,0/1095,原创,(1)
你不关心你的孩子的时候,你都不觉得他有很多需要;你真正接近他,真正替他设想,你才能感受到原来他是多么需要你。
  「力行近乎仁」,惟有你真正去做了之后,去用圣贤的教诲去对待你的家人,去对待你的亲友,你才会发觉到别人的需要在哪里。你不关心你的孩子的时候,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幸福人生讲座(六十一):学问的四重境界
2005-08-3110:58:00,蔡礼旭,2704,0/1708,原创,(0)
道德学问是有层次的,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
  我们学习了圣贤给我们教诲的五伦关系,就要马上用上去了。当然不是说你马上用就全部都学会了,那你也不是普通人了,但是一定要体会到学贵力行,最重要就是要做到。所以《论语》里面有一句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51]
[52]
[53]
[54]
[5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