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肺癌、食道癌、胃癌、肝癌已成为我国八大癌症杀手的前四名,占癌症死因的80%。其中,第一位的肺癌与空气污染有关(工业废气+汽车废气),其余三项明显与饮食有关。这说明,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是有问题的。
据网上有关帖文透露,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只有300多项,西方国家有4000多项。也就是说在我国有3700多种(影响人体安全的化学物质,[
阅读全文]
![](http://bluesky./cgi-bin/attachment.cgi?forum=38&topic=23&postno=1&name=3bd27a9d_1126574600&type=.jpg><br><br>Magic-1是一个名叫Bill Buzbee的家伙手工打造的CPU,也是基于这个CPU制造的计算机的名字。“制作Magic-1的念头是在一次午餐中冒出来的”,Buzbee说。Buzbee是一位编译器作者,但他为自己不熟悉CPU的实际工作而感到郁闷,因此想到动手来亲自作一个CPU。Buzbee在大学时候没有学过任何电子类的课程,而且对于晶体管、电阻、电容等也只是一知半解。他的朋友Ken想到有一本老杂志曾经介绍过如何使用TTL集成电路来制作极其简单的CPU,并推荐他去看一看。一周后,Buzbee找到了这些文章,并全部读了一遍。然后在下一次午餐上,Buzbee对Ken说起决定自己打造一个CPU,Ken说:为什么不呢?于是,Bill Buzbee的Magic-1项目拉开了序幕——<br><br>2001年12月6日 Buzbee开始写项目日志,并为自己制定了一张艰难但还算乐观的日程表 <br><br>2001年12月18日 完成错误处理和中断机制的基本设计 <br><br>2001年12月29日 完成微代码的第一轮设计 <br><br>2002年1月6日 完成了Magic-1模拟器,可以对调用/返回指令序列进行跟踪 <br><br>2002年1月8日 模拟了Fibonacci函数,并丰富了软件接口约定 <br><br>2002年1月13日 Magic-1汇编器(qas)成形 <br><br>2002年1月18日 决定是选择大尾数法还是小尾数法表示整数的字节顺序,最终选择了大尾数法 <br><br>2002年2月28日 在模拟器中完成了页面错误机制 <br><br>2002年3月9日 决定使用普通电线来进行连线 <br><br>2002年6月3日 对指令集架构进行了意义重大的改变 <br><br>2002年6月4日 用C语言编写了Fabonacci程序并编译为Magic汇编程序 <br><br>2002年6月22日 改用分立的数据和代码地址空间 <br><br>2002年6月25日 设计用于多进程的上下文环境切换 <br><br>2002年7月12日 完成对微代码的重写工作 <br><br>2002年8月13日 放弃对rotate指令的支持 <br><br>2002年9月11日 上了Gil Smith的一堂电子电路课程 <br><br>2002年9月22日 从eBay上买了板材和外壳 <br><br>2002年的其他日子 向Ken Sumrall请教如何使用寄存器,从他那里学到了Ohm规则 <br><br>2003年3月30日 从Jhon Doran的D16/M中得到了灵感,完成了ALU/寄存器板的架构 <br><br>2003年4月13日 完成控制板的架构 <br><br>2003年4月14日 思考前面板的架构 <br><br>2003年5月3日 第一轮架构设计完毕 <br><br>2003年5月6日 将构建环境从Linux一直到Windows <br><br>2003年5月16日 构思新的Magic-1模拟器 <br><br>2003年5月27日 在新的模拟器上成功运行了Fibonacci程序 <br><br>2003年6月3日 完成了新的汇编器功能 <br><br>2003年6月21日 Magic架构验证和测试用例达到了100%覆盖率 <br><br>2003年6月23日 Alistair Roe通过email提出了Magic-1外壳的构想 <br><br>2003年8月3日 将LCC(C编译器)一直到了Magic上 <br><br>2003年8月10日 在模拟器上成功地实现了Fibonacci程序的C语言版本 (这一天是Buzbee的生日) <br><br>2003年8月27日 从David Conroy那里学到了信号完整性 <br><br>2003年9月18日 决定使用普通的带皮电线进行连接(奇怪,前面已经决定一次了) <br><br>2004年1月3日 完成了全部的设计工作,开始制作 <br><br>2004年1月18日 Magic-1有了第一次心跳 <br><br>2004年1月26日 前面板完成 <br><br>2004年2月9日 内存板完成 <br><br>2004年2月20日 EPROM子板完成 <br><br>2004年2月26日 设备板完成 <br><br>2004年3月7日 微代码序列成功运转 <br><br>2004年3月9日 执行了第一条指令 <br><br>2004年3月19日 控制板完成 <br><br>2004年4月8日 尝试发布前期的工作 <br><br>2004年4月12日 ALU/寄存器板完成;同日被告知,发布尝试失败 <br><br>2004年4月13日 Magic-1成功运行了Fibonacci程序! <br><br>2004年4月25日 Dave Conroy的测试会话发现了不真实的内存碎片 <br><br>2004年5月3日 Magic-1能“说话”了 <br><br>2004年5月8日 运行“Sieve of Erasthones”基准 <br><br>2004年5月16日 完成了IDE接口,Alistair Roe完成了外壳设计 <br><br>2004年7月23日 发布基本架构 <br><br>2004年9月12日 用户模式程序可以工作 <br><br>2004年9月15日 运行“Dhrystone”基准 <br><br>2004年9月22日 使用copy-on-write实现了fork() <br><br>2004年10月23日 Magic-1的Dhrystone得分达到了384(0.25MIPS) <br><br>2004年10月31日 运行Colossal Cave Adventure <br><br>2005年4月9日 Alistair Roe设计的外壳到货 <br><br>2005年5月13日 Magic-1的硬件设计完毕<br><br><br><br><br><br>(2)工作中的Magic-1<br><img src=http://bluesky./cgi-bin/attachment.cgi?forum=38&topic=23&postno=1&name=e9c7a41c_1126574641&type=.jpg><br><br><br><br><br>(3) 镂空的顶板,可以看到内部的照明蓝光,非常绚丽<br><img src=http://bluesky./cgi-bin/attachment.cgi?forum=38&topic=23&postno=2&name=227e3c4a_1126574669&type=.jpg><br><br>(4):学过数字逻辑和数字电路的朋友一定知道,通过使用TTL门电路,的确是能够实现一个CPU的;笔者在大学时也曾在软件上使用74系列芯片模拟过功能非常简单的CPU。然而,Buzbee朋友搞得这个家伙却是一个功能完全的CPU,我不知该如何形容它的功能,我本想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是……<br><br>这款“家酿”CPU可以支持完整的硬件地址转换、内存影射IO和DMA,并且支持多进程,主频“高达”3MHz;该CPU采用8位地址总线,每个进程拥有128K地址空间,其中包括32个2K的数据页和32个2K的代码页,这些地址影射到22位的物理地址空间中,如果算上外部设备的地址空间就是23位物理地址空间。<br><br>怎么样?够强的吧?这还不算什么,这个Buzbee还用这个CPU组装了一台微型计算机,名字就叫Magic-1,这台计算机包括两个串口和一块20M的1.3吋硬盘和另一块30M硬盘。最让人“乍舌”的事,这位朋友还将这台计算机做为一个Web服务器,同时支持Telnet会话(虽然只支持一个会话)。哦,还有,为了让这个系统能够跑起来,Buzbee还为它准备了一个C编译器!<br><br>ALU/寄存器板的元件面<br><img src=http://bluesky./cgi-bin/attachment.cgi?forum=38&topic=23&postno=2&name=626defbe_1126574691&type=.jpg><br><br><br>(5):ALU/寄存器板的连线面<br><img src=http://bluesky./cgi-bin/attachment.cgi?forum=38&topic=23&postno=3&name=7f826e75_1126574719&type=.jpg><br><br><br><br>(6):控制板的元件面<br><img src=http://bluesky./cgi-bin/attachment.cgi?forum=38&topic=23&postno=3&name=047a5b73_1126574738&type=.jpg><br><br><br><br>(8):设备板的元件面,中间有一块锂电池<br><img src=http://bluesky./cgi-bin/attachment.cgi?forum=38&topic=23&postno=4&name=ed29018a_1126574769&type=.jpg><br><br><br><br>(9):看看背面连线的局部图<br><img src=http://bluesky./cgi-bin/attachment.cgi?forum=38&topic=23&postno=4&name=49ce3738_1126574790&type=.jpg><br><br><br><br><br><br><br><br><br><br><br>)
看看上面这张图,究竟是个什么东东呢?不过是个大学生用的实验仪器吧。啊哈,可能细心的朋友已经看到这个东西下面的“Magic-1HomebrewCPU”字样了。
难道这真的是一个CPU?请赶快闭好你张大了的嘴,我来告诉你答案:的确是!这是一个名字叫BillBuzbee的朋友用200多块74系列的TTL集成电路通过纯手工制造的CPU。
Magic-1是一个名叫BillBuzbee的家伙手工打造的CPU,也是基于这个C[
阅读全文]
【都是静电惹的祸----案例】
引言:
虽然静电无处不在的现象早已是客观事实,但相当数量的用户仍未察觉到自己身上因空气流动和衣物摩擦而产生的静电。一般人身上最高可能带有5万到6万伏的静电。一旦人体发生对电脑放电,这对通常耐压指数只有几十伏特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而言着实是种毁灭性的灾难。
由于我国电力建设的特点,工业用电是采用三相四线制,民[
阅读全文]
炎热的夏天,机器的硬盘(两块)热得烫手(58d.c),机器性能明显下降。
考虑加个风扇,又懒得出去跑(天太热~~)。想起还有台旧电脑,很久不用了,早晚也是扔货。不如废物利用。
打开机箱,取出电源,拆出风扇。把原来的四颗固定螺丝拧进原处,正好形成四个支脚。
打开工作电脑机箱,取出软驱(已是聋子的耳朵,从来没用过)。把风扇放到原来软驱下面[
阅读全文]
当前,网页挂马,木马等walware的危害已大大超过传统的计算机病毒。因此,很多杀毒软件
都增加了杀马+防火墙功能。当我们安装了一款杀软/防火墙软件以后就高枕无忧了吗?所安装
的软件功能到底怎么样?收费的就一定比免费的保险吗?有什么办法可以检验我们所安装软件
的杀防效力呢?下面介绍一个网站,它能帮你解决问题。
matousec.com(捷克)是一个杀软/[
阅读全文]
国内网站普遍认可的“红豆配”是指德国的小红伞+comodo(国内称‘毛豆’)。
软件特点:
红伞---世界同类前三名,威力无敌,个人版终身免费更新病毒库。缺点是没有防火墙,不查杀
walware.
毛豆---comodointernetsecurity(Antivirus+firewall+defenceplus)荣获三项国际大奖,国际
知名度颇高。最新发布internetsecurity套装,包含杀毒、防火墙、恶意程序实时监控)。终
身免[
阅读全文]
DIY小红伞自动关机助手(原创)
大名鼎鼎的德国小红伞[AntiVir]杀毒软件在互联网上享有极好口碑。
它的综合性能排在世界前三名,单项性能也超过很多收费软件。
获得的好评包括界面简洁友好,功能强大,算法严谨,故而效率高
而误判率低。特别适合普通的乃至专业级的电脑用户使用。庞大的
病毒数据库是用户放心使用的可靠保证。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个<[
阅读全文]
在OrbitDownloader中调用小红伞杀毒的方法第一步:
将下列代码写入Notepad中,然后以UTF-8格式保存(allfile选项)在根目录,取名为FileScan.avp第二步:
在Orbitdownloader中设置“病毒保护”
1.程序选项:C:\ProgramFiles\Avira\AntiVirPersonalEditionClassic\avscan.exe
2.参数为:/CFG="C:\FileScan.avp"/PATH=%1===================
[CFG]
GuiMode=1
ExitMode=1[SEARCH]
Paramete...[
阅读全文]
周末,我的一位同性朋友打来电话,哭兮兮地说:“陪我喝酒吧。”
二十分钟后,我已坐到她对面。隔桌看见她脸上泪痕未干,我笑道:“干吗啊?有酒有闲,还弄得像旧社会受了主人非礼的小丫环似的。”
她依然哽咽着说:“今天我年过三十,一人在酒吧庆祝生日。静静地反思已经过完的青春,忽然有三大发现:第一,女人原来也可以勾引男人,不用[
阅读全文]
某君感到很寂寞,决定出去找小姐。
遇一小姐,上前搭讪。
某君:“多少钱?”
小姐:“四百元”
某君:“可否打折?”
小姐:“你没病吧?”
某君:“小姐别生气。我没有蔑视你的意思,只是我带的钱不够。”
小姐:“你有多少?”
某君:“二百元。”
小姐:“不行!”
某君:“唉,说心里话,我看小姐挺可怜的,你今天没做到什么生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