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冲浪开始看着图画书学说对比的词了,比如大小、高低、胖瘦。他有点明白,觉得好玩,又没全懂。
这天,老大我又指着书带他说了说,“胖胖的”和“瘦瘦的”,然后他就自己有一搭没一搭地说。
等到我老大也加入我们,三个人一起玩游戏的时候,小娃突然冒出来一句,“爸爸瘦瘦的。”
这么好玩,我老大马上就跟着问,“妈妈呢?”
[
阅读全文]
这天傍晚,我家老大带小冲浪去跑步。等他们回来,老大我问小娃,“看到了什么?”
我老大也鼓励他,“告诉爸爸,看到了什么?”
小娃见有问有鼓励,就说,“猫咪喝水,吃饭!”
听他说得有点意思,我就继续问,“猫咪用什么吃饭?”
小娃开始不知道怎么回答,犹豫了一下子,然后说,“猫咪,用筷子,吃饭!”
听到这句回[
阅读全文]
今天傍晚,天气清新,老大我就高兴地带着小冲浪出门遛娃,美其名曰“跑步!”反正小娃是听到“跑步!”就很兴奋的。
出门感觉光线明亮,老大我抬头一看,那已经从地面退去的阳光正照在空中的一朵朵云的上半部分,反射得黄澄澄的,非常抢眼。
老大我就蹲下来,轻轻地搂着小娃,指着天上的云,对他说:“云,阳光!”
小娃抬头看了看天上[
阅读全文]
1.是waterbottle,不是watterbubble。
有一天,小冲浪学会了bubble这个词,很喜欢,就把之前已经会说的waterbottle,也改说waterbubble了。见小娃手里拿着一个空的透明的矿泉水瓶嘴上却说waterbubble,老大我忍不住就改正他,“是waterbottle,不是watterbubble。”小娃开始有点疑惑,老大我就慢慢说多两遍,解释给他听,他眼睛一眨一眨,好像听懂了的样子。改天,他自己在玩的时候[
阅读全文]
居家避疫,为了给小冲浪解闷,也为了给他维持一定的运动量,老婆大人和我轮流出门遛娃。遛完回到家,另外一位老大开门的时候都会问一句:“今天走的怎么样?有没有赖抱?”
赖抱,就是带小冲浪出去遛,他偶尔走到半路不愿意走了,蹲在地上,要抱着完成剩下的路程回家。我们抱他一程并不算什么,可是他如果运动量不够,下面睡觉或者午睡就多半不能按时[
阅读全文]
你问,什么叫比可爱还可爱?莫要着急,请深呼吸,待俺慢慢道来。
一天傍晚,我带小冲浪出门走路,在一家邻居门口偶遇一只小奶猫。小猫十分稚嫩,体形神态、举爪投足都奶气十足,让人见了心里就不由自主地柔软起来,也就难怪在它周围吸引了好几位邻居,隔着防病毒距离一起围观。
有意思的是,小冲浪看着小猫,也是很喜欢的样子,还伸手想去摸它。于是,我蹲[
阅读全文]
“Knock.Knock."拿着牛奶,站在门前,我轻敲敲,然后说。这个仪式,是我们的游戏。
“请进。”一个稚嫩的声音说。
我心里一阵惊喜--小冲浪居然这都会说了,一定是他妈妈教的。然后,打开门,走了进去。
“谢谢爸爸。”小娃的眼睛在我身上转了一圈,停留在牛奶上,然后说。
真是太喜出望外了!刚生下来头几个月,小娃主要靠哭交流的日子还历[
阅读全文]
傍晚,趁着清凉,老大俺出门遛娃,让宅了一下午的娃活动活动,开开心,也放放电,好在晚饭和洗澡之后,按时睡觉。
遛娃完毕,回到家里,俺老大问:“娃乐意跑吗?赖抱没有?”
老大俺说,“赖抱是偶尔难免滴,关键是要知道如何应付和预防。这个嘛,老大有秘诀两条。”
俺老大好奇地问,“什么秘诀?”
老大俺说,“一是要八卦。哪家[
阅读全文]
根据俺潜水估算,在疫情泛滥的地区,防范松懈的话(比如不戴口罩去买菜啥的),每天而言,得上罐装病毒然后(几周之后)不治身亡的概率大约为万分之一。
介于这里较真的理工男较多,先介绍这个石破天惊的估算如下:
每天感染然后挂了的概率=(每天感染的概率)*(感染(几周)然后挂了的概率)~=1%*1%=1/10000[1]
第一个1%大约就是疫区人口里面的带毒比例。这个[
阅读全文]
国庆节之前,小冲浪完成了对正餐食品的快速分类。具体如下:
正餐最常吃的就是“饭饭”。顾名思义,里面经常、主要含有米饭。只要不太难吃,而且的确饿了,饭饭可以充饥或者果腹;
比饭饭好吃的是“肉肉”。注意,这肉肉和里面有肉没有直接必然的因果关系,关键在于好吃。举个栗子,粽子里面的糯米,也被归入“肉肉”一类。顺便提一下,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