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求知生活

抒写真情实感,回首如烟的青春岁月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一般人多认为,梳头是女人的事,惯常也只有女性起床后才需要梳妆打扮,殊不知,勤梳头其实有助于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岱翰教授指出,无论男女,乃至头发稀落的老翁,早起梳头,能有效刺激头部诸多经穴,有助于阳气舒畅和升发。现代医学也证明,这种做法可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令人更神清气爽。
  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寿自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0-02-25 09:52:44)
昨日,读清代曹庭栋的养生随笔。见有“夜坐”一节,始知静坐尚能助睡眠。他说,日未出而即醒,夜方阑而不寐,老年恒有之。黄昏时如辄就寝,则愈不能寐。必坐有顷,坐时先调息以定气,寒聪掩明,屏除杂想;夜坐如此,即安睡之妙诀。他还说,剪烛夜话,此少壮之常,老年若不敛束,愈谈笑愈不倦,神气浮动,便觉难以收摄。鲍氏《皇极经世》注曰:“人之神昼在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0-02-24 10:03:10)

顶着满头的雾
踏着一路冷清
那片漂泊的云
突然拧下许多泪
点点滴滴落真情
石碑日夜挺立
伴随父母亡灵,
可是有谁知道
匆忙的天涯游子
那颗痛碎了的心
冷雨洒在墓前
寒风吹进衣领
那片漂泊的云
下山时茫然回顾
却已不见了踪影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让九牛拖去旧岁
请二虎推出新年


愁(丑)去银(寅)来横批by龙坡居士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1-26 09:37:07)
残月清辉,
鸟雀无声,
旅居病酒。
正严冬四九,
苦茶新沏;
无以宣泄,
欲语还休。
踏雪归来,
继以夜吟,
激越时涕泗漫流。
西风烈,
忆往昔故事,
壮志未酬。
当年心事记否?
又怎敢这时节忘忧。
有文朋诗侣,
朝夕鼓励;
上山问道,
下海探求。
岁月匆匆,
时空无限,
尚且随百舸竞流。
看今日,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北欧一座教堂里,有一尊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苦像,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
  因为有求必应,因此专程前来这里祈祷,膜拜的人特别多,几乎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
  看门人的心愿和承诺
  教堂里有位看门的人,看十字架上的耶稣每天要应付这么多人的要求,觉得于心不忍,他希望能分担耶稣的辛苦。有一天他祈祷时,向耶稣表明这份心愿。意外地,他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1-10 09:05:48)
飘了一夜的雪固执的把一种颜色涂满大地这是她的一片真情也不怕被踩在脚底她是冬天美的使者捎带着春天的讯息
别苛求她那不妥世俗的冰冷只要太阳微微一笑她的心就软了温柔的化作涓涓细流融进田野,山泉,小溪,酝酿着又一个花季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12-22 08:31:44)
站在时间的交汇点
凝视暮色中的车流
红的背我而去
白的迎面而来
脑里贫乏如洗
只剩下一张月历
于是我慌张入梦
梦的火星溅到
壁炉里
淡蓝的火苗
象屋外的灯饰
渲染着,这节日
所有的忧烦
都从烟囱里逃逸
朦胧中,
圣诞老人送来了礼物
“快乐,平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惜元复元:
    
《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人生在世,可“度百岁乃去”。可见当时己发现人的自然寿命在百余岁。据《尚书·洪范》解释,“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张景岳在《中兴论》中亦认定人之天年在百余岁。但是大多数人,都不能尽其天年。其原因,中医认为和后天失养、元气受损有关。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人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张景岳是明代温补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景岳全书-传忠录·中兴论》提出了“中年求复,再振元气”以防早衰,和治形养生、滋补精血以固本元的主张;对中老年时期的保健养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人所具有的天然寿命,古人称之为“天年”,认为是与先天元气相关。
人的寿命往往取决于元气的强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和遗传基因有关吧。从这一角度讲,人是处于被动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