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颜知己

生命是一种体验, 爱情是一个过程
个人资料
博文
昨读韦一笑帖子(“各位叔伯大爷姐妹兄弟。。”),见韦兄弟为点击率上不去心焦, 欲回贴鼓励支持,但无从下口,遂求助统计妹妹,作一分析,拿几个数字出来唬人, 顺便也看看统计妹妹如何取样分析。 统计妹妹也是原创忠实读者,对栏中作品也不陌生,唏里哗啦就搜寻出一堆主题,随 机取得一些点击数,键入文件,再用SAS统计软件略作分析,扔给黄某一串“主题+点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有一位英国作家曾说过:“能从幽默处看到幽默的人,是智慧的人。能于平淡处看到幽默的人,是大智慧的人。” --向楼上楼下几位大智慧的人致敬! 本文已改名为,飞机也迟迟未到美国,仍有热心读者一路阅读,都是能从平淡处看到幽默的人。 --向读者致敬! 当然有些读者只是要看看好坏,以便评论,但评论都写得妙趣横生,令人佩服。 --向评论作者致敬!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姑娘妙诗中一句“黄颜彼岸观静水”,已将黄某嘴脸活活画出:观静水,写静水,还是说明不能安于静水。 生于静水,长于静水,若能安于静水,是一种福气。 生于静水,长于静水,若不能安于静水,搅动一番,能变静水为活水,也是一种福气。 生于静水,长于静水,又不安于静水,搅动一番,也不能变静水为活水,还日日盼望有蛟龙兴风作浪,就是自作自受了。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5-02-25 13:58:55)
本想给每集加标题,看官可根据标题决定点不点开,也省看官一点时间,但一想到标 题及标题带来的“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灾害,决定还是不加,只发人物行程表, 供看官参考。 选择写这几个人,是因为这几个连她们自己都觉得自己没故事的人给黄某留下了一 些印象。没想过要说明什么,代表什么,攻击什么,或是歌颂什么。 黄某学文学评论出身,曾以比较中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5-02-24 16:21:26)
陈大龄解释说:“一段讲的是梁祝死后,化为蝴蝶,翩翩起舞,从此不分离。你心里想到的那些景色,基本上就是作曲人想要表现的意境。”然后叹口气说,“我现在是没有这个本事了,一拉琴,很多精力都放在指法、弓法上去了,不能潜心体会曲子要表现的东西。”
杨红见他这么懊丧,就安慰他:“你不体会曲子要表现的东西,怎么会拉得这么好呢?你拉不出曲子要表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5-02-24 04:12:39)
从那以后,杨红对这个陈大龄就有点肃然起敬,心想,世界上还真的有人这么痴痴地等咧,而且是个男的。她想,如果是个女人,这么等着也许容易点,女人怕的是孤独,是别人议论。但一个男人,能这么等,就太不简单了,别人议论不说,光生理上的痛苦,就够他受的了。
杨红觉得陈大龄那方面应该没有什么不正常,因为他脸虽然刮得光光的,但下巴青青的,如果留起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杨红开始只把陈大龄当作一个一般朋友,没有多在意。她对他刮目相看,是在毛姐向她学说了陈大龄的爱情史之后,或者说,陈大龄的“无爱情史”之后。
毛姐是H大财务处的办事员,三十多岁了,因为还在熬职称,所以也只能住10平米的小单间。毛姐这个人很有个性,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算得上是一个侠女。
有人把世上的女人分成四大类:魔女,妓女,淑女,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这个人就是住在杨红右隔壁的陈智,因为三十多了还没女朋友,是个大龄青年,被人唤做陈大龄,原名陈智反而被人忘了。
陈大龄是七七年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现在是H大数学系的副教授,因为没结婚,所以不能住家属区,只能挤在青年教师宿舍里。但因为他工龄长,职称高,所以又享受特殊照顾,可以不必跟人合住,自己一个人住了一个单间。
陈大龄人生得高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5-02-21 15:35:18)
杨红听周宁提起H大作家班的事,追根究底的毛病又犯了,就跑到校图书馆翻看以前的校报、省报,终於在一张省报上找到了H大某届作家班的报导。
H大办的作家班,只收颇有名气的作家,让他们装模作样地修几门课,就发个大学文凭。H大办班的目的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主要是利用作家的名气和笔杆,为学校打开知名度。
作家都是清高的,不会为个文凭折腰。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5-02-21 07:32:41)
百无聊赖的杨红,在生活中找不到如胶似漆的爱,却在另一个地方找到了:小说里。
青年教师宿舍还没有通有线电视,只能支开天线,收几个中央台和本市的频道,虽说本市频道每天都放一两个言情连续剧,但一天只放那么一集,好像存心吊人胃口一样,差不多都是在最不该停的地方就嘎然而止,看得人心急如焚。特别对杨红这样爱追根究底的人来说,这样就等於实验做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