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海军学院专家分析如何封锁中国海上石油线
发表于2008-12-1723:48:55类别:海外来风
此文作者系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学者,本文摘自其学术报告。
《现代舰船-军事广角》2008年刊载
中国从1993年开始就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目前中国每天进口330万桶石油,其中有80%经过马六甲海峡运抵回国。有关人士开始担心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性可能会被潜在的敌人利用,在危机[
阅读全文]

SaabJ35“龙”超音速截击机 瑞典飞机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著名的萨伯公司于1937年4月成立,当时由博福斯公司和埃勒克乔卢斯公司合资建立。经过近七十年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设计生产了众多一流战斗机,在技术开发和生产创新等众多方面,在全世界居领先地位。
萨伯公司发展之初也采用一些技术引进,在1939年从德国容克公司购买了JU86/K-13轻型轰[
阅读全文]

来源:纸飞机工作室博客
想必很多人对飞机很感兴趣,因为飞机大多是很漂亮的,流线型的机身,舒展的机翼,实现了人类在蓝天翱翔的梦想。其实飞机外型的美观虽然是人类主动的设计创作,而实质却是受制于空气阻力的被动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符合人类审美标准的流畅线条其实是空气动力原理的杰作。大千世界千变万化,飞机也是形态各异,大的、小的、[
阅读全文]
自从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第一架飞机以来,飞机设计师们通常将飞机的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放在机翼后面的飞机尾部。这种布局是现代飞机最经常采用的气动布局,因此称之为“常规布局”。但在二战中,前苏联已经发现如果将水平尾翼移到主翼之前的机头两侧,就可以用较小的翼面来达到同样的操纵效能,而且前翼和机翼可以同时产生升力,而不像水平尾翼那样,平衡[
阅读全文]
俄罗斯“Su-33”重型舰载机发展及性能详解苏联/俄罗斯的“苏-33”和美国的F-14是世界上仅有的两种重型舰载战斗机。F-14的退役使“苏-33”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重型舰载战斗机。随着亚洲有关国家有意要引进该机,“苏-33”又一次引起世人的瞩目。研制过程在“苏-27”生产型1981年4月首飞后的1982年。苏联随即开始用“苏-27”的T-10-3原型机进行地面滑跃甲板起飞和拦阻着[
阅读全文]

2008年11来源:环球网作者:邱贞玮 珠海航展中全新的神鹰400远程精确制导火箭炮首次亮相,开始还被误认为是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这一武器系统浑身上下令人充满了迷惑,航天科工集团的工作人员的介绍也十分模糊,总共就说了4个点:8联装垂直热发射、命中精度高威力大、3人操作、越野性能好。 该武器系统最令人奇怪的就是采用了垂直发[
阅读全文]

J10
Su33/Su33UB
F14
[
阅读全文]

2008年12月解放军报资料图:国产YLC-2V型远程警戒雷达
资料图:中国新型空警-2000型预警机 本报记者贝骁特约记者申进科通讯员袁本成 以信息获取为前奏、信息攻防伴全程的信息化战争时代来临了,它像一根牵牛绳,牵引雷达兵走出机械化战争的后台。 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改革开放30年过去了,它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为推进器,推动雷达兵走向备战信[
阅读全文]

2008年12环球网台军RF-16战术侦察机。
歼10空战性能优越。 据香港《明报》21日消息,台湾空军由F-16战机改装而成的RF-16侦察机“凤眼机”,近期传出多次在海峡中线上空的执行侦察拍照任务时,其行踪被解放军提前掌握并出动战机反制,导致台军侦察任务任务屡屡失败。 RF-16‘凤眼机’一般都是在海峡中线上空执行任务,并在可能范围内尽可能接近大陆沿岸,利[
阅读全文]

图画多了,集中一下,便于大家查找,力求能在2年内画完中国现役的军用飞机,不知道还缺什么飞机,欢迎大家提意见。本贴今后长期更新,新作品一般在发表到杂志后一两个月放上来。
声明:以下彩绘作品大部分由陈彦华(topgunchen)绘制,大多已发表于国内各大军事杂志,欢迎在互联网上转载,但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