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7-01-19 19:42:39)

谢华“啊。。。啊叭啦咕。。。,啊。。。啊叭啦咕。。。”,在一次学校的演出当中,一首“流浪者”的主题曲被他演绎的活灵活现,这也是唯一的一首让所有的学生起立,鼓掌,尖叫,因为受感染而不再顾及什么守则和纪律,既而开始起哄,附和的歌曲。。。长头发,喇叭裤,花衬衫,火箭头(皮鞋),蛤蟆镜,录音机。。。典型的七十年代的青年打扮,愤世妒时,玩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1-14 20:59:33)

惠如和惠清惠如是我儿时的朋友。惠清是他妹妹。惠如个子不高,圆脸蛋,罗圈腿,像个土豆。还能记得住他冬天的摸样:裤裆老是挂在屁股蛋上,可也掉不下来。一身黑褐色相间的格子布上衣基本上已经全变成了黑色,只有袖口油光发亮,不是因为他们家富的流油,那是长年累月积攒的鼻涕。。。我当然不是在埋汰我的小伙伴,他什么样,我也八九不离十。尤其是鼻涕。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7-01-14 19:24:14)

11号门搬到11号门的时候我已经6岁了。要上学了,也预示着幼年的结束。房子比原来4号门的大了一点,因为是朝南,阳光使房间显得比以前温暖了许多。也就是从那时侯起,我逐渐改变了大院里什么都是黑糊糊的印象。凭着记忆,画了张当时家里的样子。不知大家能否从里面找到我们儿时熟悉且每天使用的东西哪?高低柜,红木箱方桌子,方凳子白炽灯,吊灯绳绣花扇被座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7-01-14 18:48:08)

相信同龄人都看过地雷战,地道战,三进山城,南征北战等等电影,我想说的是,我们不仅看过,而且每部电影都看过不下几遍或者几十遍。这可是真的事情哦!模仿电影中的情节是大家常玩的一种游戏,好象历史的天空真的被还原了一样。但是谁也不愿意当鬼子和汉奸。常常是为了只有正方没有反方而发愁。于是,常年在大院里掏粪的老汉成了我们战斗的对象。“赶车的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1-12 20:34:23)


还记得用白面洗成的面筋口香糖吗?我没有吃过,因为那是女孩子玩弄的东西。“啪“的一声,白忽忽的糊了一脸,然后连吐沫和白忽忽一起又嚼了起来。。。
会吹泡泡,好象是女孩子值得炫耀的一件事情。
老爸从北京出差回来带了一包口香糖。红花糖纸包裹的可是甜甜的”糖“啊!!!我流着哈喇子,想着。当然要藏起来,不然我和姐姐用不了半天,百十来块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1-11 18:04:46)


照例,在后院的鸡窝巷道里巡逻,捉迷藏。
“唧唧喳喳。。。”小鸡的鸣叫声止住大家的喧闹。孩子们被这些可爱的鸡崽深深地吸引了,一个个玩的爱不释手。让它叫,也让它哭,让它上,还让它下,往前,向左,再转一个圈。。。谁知道这些小东西根本就不经玩。没过多久就全咽气了。
五尚突然问我爱不爱吃鸡肉。那年头那里有肉吃啊!?赶紧问道:那里有?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1-09 18:59:32)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在和苏联交恶的年代,主席这样教导我们。大部分的兵工厂和科研单位都下“三县”了,同时还要积极练兵,挖洞备战。
几十米深的地下工程全靠人工一锹一锹挖出来的,拱型的隧道也是一砖一砖垒上去的。挖方和现在考古掘墓的方法一样,挖成倒梯形,形成平台,以便土方运输。砖的传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抛接,另一种是用铁轨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1-09 11:42:12)
烽火台遇到晴朗的天气,从大院前面的大马路上就可以看到10几公里以外的石山上有一座烽火台。老爷曾经告诉我说那是古代战争的信号塔,和“鸡毛信“,“地雷战“里的消息树是一样的用途。狼烟滚滚,战马嘶鸣,金盔金甲的战神正在博斗。。。无限的遐想使我对那个土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机会终于来了!几个年龄大的孩子说要去征服这座大山和土台,要集队伍。我以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1-05 17:26:20)


这张没有送人,留着自己欣赏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07-01-05 17:23:22)


集落的世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
[2]
[3]
[4]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