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七、八月间,安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岳王会成立,地址设在芜湖安徽公学,由陈仲甫、柏文蔚联合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常恒芳、宋少侠、杨端甫等人组成,陈仲甫为会长。[
阅读全文]
朱然墓位于马鞍山市雨山区南郊安民村,1984年6月被发掘。该墓坐北朝南,墓道位于墓坑正南,为阶梯式。墓室位于墓坑中间,外侧总长8.7米,宽3.54米,自南而北分别为甬道、前室、通道、后室。地面有两层“人字纹”铺地砖,墓壁采用“三顺一顶”的砌法。甬道上有半圆形的拱顶和挡土墙,下砌封门砖。墓前室平面近正方形,有“四隅券进式”穹窿顶,后部左右两侧各用[
阅读全文]
在巢湖市城南7公里处,有一座孤立的小山丘,高近20米,周长约500米,东、北接张小圩平原,西、南靠近低山丘陵。1982年4月,在岱山乡银山村西北侧发掘出一块残缺的猿人枕骨化石。经过考证,断定它是一个青年猿人的枕骨化石。这块枕骨化石比北京猿人枕骨化石壁稍薄,圆枕较弱,曲率略大。中国科学院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和安徽文物工作队的考古工作者,根据[
阅读全文]
位于合肥包公祠东侧,有一井,名曰“廉泉”。井水清澈可鉴,四时不竭。传说此井乃当年包拯授意所掘,特意遗于后人,告诫后人立世做人,务要像此井水一般清澈明净。若有对己行为不尽知详者,可面井水而视,当可照知。
一日,一姓臧的知府老爷信步至此,闻听廉泉井水清如明镜,且味绵甜,时正值盛夏炎热,便乘兴叫随从汲来廉泉水,一来为解渴消暑,二来是[
阅读全文]
昭关位于含山县城北7.5公里处。春秋时,为楚国和吴国的交界口。公元前522年,楚人伍子胥因父兄蒙冤被杀,为报父兄之仇,伍子胥决心背楚奔吴。一路艰辛逃到昭关时,抬头发现关口上方悬挂着自己的画像,且有重兵把守。此关难过,大仇难报,后有追兵,前无去路,伍子胥内心万分焦急,一夜之间须发皆白。古书和传统剧目中有“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须发”的故[
阅读全文]
位于歙县城西6公里处的棠樾村,横跨村前石板大路而立,是全国罕见的牌坊群。开始是一式四个三间四柱冲天石牌坊,然后在大陆转弯处,有一方形单檐攒尖碑亭,亭上有清代书法大家邓石如题写的匾额,过亭又是一个同样规制的冲天柱石牌坊。再过去,棠樾鲍氏祠堂前广场的两侧耸立着一队卷草型纹斗脊式三间四柱三楼石牌坊。这七座牌坊,均石料宏大,粗壮简朴。但[
阅读全文]
位于歙县阳和门内,又名“大学士牌坊”,俗称“八角牌楼”。明万历十二年(1584)九月为纪念明朝大臣许国的功德而建。石坊南北长11.5米,东西宽6.77米,平面呈“口”字形,高11.4米。四面八柱,名联梁坊。石坊全部采用青色茶园石料仿木结构砌成。整个牌坊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侧单间双柱三楼的石牌坊组合而成,宏伟庄重,坚固厚实。石牌坊遍布雕饰,[
阅读全文]
位于宣城市敬亭山南麓。唐中期所建。两塔东西对峙,其间直线距离为26.9米,两塔东西轴线略有偏斜,东塔稍大。两塔皆为方形,均属仿木楼阁式砖塔。现存双塔为北宋绍圣三年(1096)所建。该塔每层都有腰檐平座,柱、枋、斗拱等都反映了宋代建筑的特征,还保存着唐代的风格。[
阅读全文]
位于长江边安庆市城内。明代隆庆二年(1568)建,塔高82.74米,仅次于河北定县开元寺塔,在全国砖石结构的宝塔中位居第二,号称“万里长江第一塔”。该塔为七层八角楼阁式建筑。塔身用砖石砌成,浑厚坚固。由下向上各层的周宽和高度均按比例逐渐缩小,塔内计有石阶169级,呈螺旋形上升,直达顶层。每层的通道出口炯异各变,如同迷宫,游人往往迷其出入口而上[
阅读全文]
皖南民居以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大量古建筑而驰名。新安为文化之乡,历史上多出官宦商贾,仅歙县举人以上的士官即达数百人。徽商更是遍及皖南。“富室之称雄者,江南首推新安”,他们巨大的财富,营造了皖南这个精美的古民居博物馆。今存徽州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主要集中在黟县、歙县、绩溪、休宁。黟县今存古村落十余处,要者如西递、宏村、碧山、屏山等。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