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萦徽州

徽州文化全面崛起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与
博文
(2006-06-17 13:56:46)
 毕昇(?-约1051)北宋发明家。徽州(今安徽歙县)人。

  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者。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现在的木板水印画仍用此法,统称"刻版印刷术"。刻版印刷术的前身是公元前流行的印章捺印和五世纪出现的拓印碑石等方法。造纸和制墨等生产技术出现以后,逐渐发明了刻版印刷术。到了唐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6-17 13:55:11)
英布(?~前195)秦时六县(今六安县)人。

  少受黥刑,又称黥布。初为骊山役徒,修筑秦始皇陵墓。秦末率骊山刑徒起义,响应陈胜、吴广。寻归附项梁,从项籍救赵,渡河击秦军,获巨鹿大捷。常为军中先锋,威震一时。秦亡后,项羽封其为九江王,都六(今六安县城北)。楚汉战争中归汉,以淮南之众与韩信、彭越会师,灭项羽于垓下。封淮南王。汉高祖十一年(前196)[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6-17 13:50:09)
左慈,字元放。庐江郡(郡治今潜山县)人。  东汉末年著名方士。旧方志称其在“天柱山精思学道,得石室丹经”。为曹操军吏时,常在酒宴中摄取菜肴作乐,曾当众多宾客之面,即时钓苏州松江鲈鱼,取得四川生姜,并寄语川中购缎人增加购数,灵验如神。郊行中,手持醇酒一壶,肉脯一斤,自饮自嚼,可使随行百官皆醉饮。曹操欲父之,或入壁,或途中隐形,百捕不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6-06-17 13:48:46)
文翁(前156~前101)名党,字仲翁。西汉庐江郡龙舒(今舒城县)人。

  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开湔江口,灌溉繁县农田1700顷,发展水利事业和农业生产。同时建立学校,兴办教育,选送蜀郡俊秀之士张叔等18人去京师从博士学习,归属后教授生徒。公元前141年在成都城南建文学精舍讲堂,入学者免除徭役,成绩优良者为群郡县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6-17 13:43:52)
冶父山曾名"冶山"、"野父山",位于庐江县城东北10公里处,相传是春秋时欧冶子为楚王铸剑处,故名。据《濡须志》记载:"庐江冶父山,自麓至巅,凡五里,有三百六十四子山罗列其下。山比众独尊,犹父立子群中。《冶父山志》亦载:"山高千仞,可远眺江光,俯视沙湖、黄玻湖、后湖、白湖、排子湖及巢湖。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主景区。其最高峰为兜率蜂,海拔375米。山间绿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6-06-17 13:42:22)
泊山洞位于无为县城西南38公里处的下泊山,地处无为、庐江、居巢交界处,军二公路横亘洞前。据《徐霞客游记》记载,泊山因在白湖之畔,常有来往船只在此停靠,故称下泊山。洞分上中下3层,总面积4000平方米,洞深500多米,洞道高低起伏,幽邃曲折,时而狭窄崎岖,时而宏大开阔,移步换景,有18个景区、86个景点。洞中钟乳石光怪陆离,如玉佛、如龙蛟、如狮、如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6-17 13:41:23)
鸡笼山原名亭山,历山,又名风台山,位于和县城西北25公里的巢宁公路北侧。鸡笼山群峦连绵,主峰海拔275米,顶冠巨石,状若鸡笼,群山环抱,现为鸡笼山国家级的森林公园,主要有风林禅寺、花山、陡沿和如方山等景区。《太平寰宇记》载:"麻湖(即《淮南子》所云"夫历阳之都,一夕化为湖"也)初陷,一老母提鸡笼登是山,因化为石。今山有石状如鸡笼,因名。《和州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6-06-17 13:39:18)
巢湖第一胜境——姥山  姥山是巢湖中最大的岛屿,距北岸中庙3.5公里,面积0.86平方公里,海拔115米。
  姥山曲岸悬壁,水阔天远,身披松竹,常年青郁,远看三山,近瞧九峰,如青螺浮水,蓬莱界外。郭沫若曾在此盘恒,挥毫写下了“遥看巢湖金浪里,爱她姑姥发如油”的佳句。  姥山的四季就是四幅色调各异的山水画。阳春三月,山岭新绿,湖水荡漾,桑麻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6-17 13:38:17)
放王岗汉墓博物馆,位于巢湖市东郊,由放王岗汉墓原址展厅,和文物陈列展厅两大部分组成。陈列展厅内陈列有放王岗汉墓和北山头一、二号墓的出土文物。   “放王岗”传为商汤放桀处而得名,岗上有七处大型墓葬,尚未发掘,东面同旗、鼓二山毗邻,西面与巢湖相望,地属巢湖市亚父乡义城行政村。这座墓规模大,规格高,棺椁形制特殊,在安微已发掘的汉墓中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6-17 13:37:17)

傲立潮头古中庙  中庙始建于东吴赤乌二年,因位居庐州、巢州之间而得名。先时祭祀主巢湖波涛的人姥,后来也祭奉传为泰山玉女的碧霞元君,汉时造基,唐代完工,历史上或毁于兵燹,或废于失修。光绪十五年(1889年),李鸿章倡募重修,共前中后3殿70余间。现今修葺后的中庙,基本恢复了李鸿章时代的原貌。  中庙建于鳌背洞上。庙中有一井,直通洞穴,从井口俯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26]
[27]
[28]
[29]
[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