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馆·厨师(2) 作者:陈晓滨

来源: 冰星 2024-03-13 17:13:0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954 bytes)

冬季莫斯科的蔬菜,当家的,以土豆、胡萝卜、洋葱为主,大白菜这里不产,盛产包菜,北方叫大头菜,个头有猪头那么大,白白的,没有一点杂色,含水量大,极脆,卸车后,损耗相当大,尽管轻拿轻放,还残留在面包车上厚厚一层叶子,污染了。吃它更是一个难题,班长多次招集我们开会,研究创新烹饪方法,尤其是每只包菜含有多个菜梗,馆员不爱吃,厨师不爱做,如果只吃叶子,那这只包菜也没剩什么了。什么素炒,配香菇,配木耳,配油焖笋,配元菇,能想到的,能配的都配了。每顿饭后,我立马到洗碗间,这里有两只装剩菜的桶,查看哪些菜剩的多。每顿两荤一素,这素菜可把我们为难坏了。那粗梗,更是难做难吃,后来做馅不错,剁碎了,包饺子,包包子,开始还行,时间一长,他们知道馅是包菜制作,慢慢也没了胃口。

 

俄罗斯人是如何熬过这漫长的冬季呢?他们在初秋,家家自制酸黄瓜,酸西红柿等等蔬菜,大口玻璃瓶子家家一片一片的铺满地!但不行啊,它不合中国人的胃口,一顿饭还将就,再吃就绝食了。后来我们在超市买到了,包菜新式制作,腌制的酸包菜丝 ,是用机器切丝,很细,大粗梗也不明显了,我按东北的吃法,做汆白肉,做炒吉菜粉,大家很喜欢吃,包菜危机,这才告一段落。

 

中晚餐,都要有一个汤,大桶装,两把大勺插里,抬至排队买饭的旁边,随意自装自盛,不记卡。在使馆里称为:汤!按如今饭店的品种,那就是一道菜,里面干货满满,有带肉的骨架,有粉丝,有蛋羹,有脊骨,有棒骨,海鲜等等,饭后这汤桶归我们厨师负责清理,拿大漏勺,把干的捞出,倒进垃圾桶,看着实为心疼。

 

每周三,班长把下周的菜谱写在餐厅的公示栏上,他本身就是外交部生活科的科长,驾轻就熟,一气呵成。从中我也看到了外交部的食谱,别有洞天!库里藏品他心中有数,缺的东西告管理员备货,一周的时间来得及!让我非常钦佩他的老练、老道、老成,人品有口皆碑!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