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五湖以北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今天手机”扫街”的起点还是在Bathurst路口,那里有地铁站,交通很方便。 以前都是开车来这边,所以当时从地铁站出来后有些打不着方向。也不知脑袋里头咋想的,总觉得左边才是市中心方向,就毫不犹豫朝那边开步。街两边都是两三层高的老房子,下面是店铺,上面是办公或者住家。不少店面的招牌都是韩文,那一段应该就是多伦多的韩国街。韩国街以前路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CollegeStreet手机扫街的起点也是Bathurst路口,街上建筑的状况明显比上次走过的Dundas好多了,看起来更景气。 街上有一家中餐泰餐结合的Fusionrestaurant,上次来过。那次是太座入职25年,她公司有一笔钱可供家人庆祝。儿子对那一带熟悉,推荐了这家餐馆。前后十来道菜,做工精致,味道也很独特,上一道菜用完后才来下一道。很喜欢这种上菜顺序,各道菜之间不会串味。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今天要走的街是DundasStreet,照例起点在西边的Bathurst街路口。 Dundas街很长,东边起自多伦多的东约克区,然后穿过市中心和多伦多西区,不过没有终止于多伦多界內,而是继续向西延伸,穿过邻近的密西沙加市,沃克维尔市,最后终止于伯宁顿市北部,全长将近八十公里。这条街的街名来自一个人的姓名,他是安省前身上加拿大的首任总督JohnSimcoe的好朋友。几年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今天要走的街是QueenStreet,起点还是和Bathurst相交的路口。 从Bathurst到唐人街所在的Spadina街,这一段是老的商业区,沿街基本上都是有上百年历史的多层砖楼,下面是店面,上一层是办公室或者住房。QueenStreet两边的街区是老居民区,大都是一两层的平房,基本上没空地像南边KingStreet那样再建新楼,当然也就不会有大量的年轻新住户,消费力没啥增加,所以街面上变化不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0)

KingStreet是多伦多从湖滨算起的第三条大街,这次手机”扫街”的起点也是Bathurst大街的路口。 这一段称之为KingWest,曾经很肃条。但过去十几年旧城LibertyVillege改造时兴建了不少中等高度的住宅楼房,里面住的不少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消费能力強,KingWest很快出现了不少为之服务的酒吧和餐馆,变成了一个很时尚的街区。 不久就到了KingStreet和多伦多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8)

这次多伦多手机"扫街"要走的是相邻的前街FrontStreet。前街和湖滨大街隔着高架公路和铁路线,以前到了前街才算进城。前街中段是多伦多的中央车站,对面是箸名的皇家约克酒店,另外多伦多两大地标CNTower和天穹体育馆也在附近,所以说前街应该是多伦多的门面担当。
前街西端的起点在BathurstStreet,那里有一道铁桥横跨下面的铁路线。站在铁桥上左右了望,西边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好久没去多伦多的湖边了,听说这几年湖滨一带变化很大,正好这一阵天气好,于是有了去湖边溜达溜达的念头。 湖滨最西面是多伦多中央岛机场的航站楼,机场本身在中央岛上,航站楼和登机处之间隔着一片湖水,要靠机场专用的轮渡接送乘客。这个机场不大,以前只供业余休闲活动使用。2003年多伦多亿万富翁DeluceFamily成立了PorterAirlines,争取到了机场的使用权,但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这次从重庆回加拿大,中间要在南韩首尔仁川机场转机,其间有八个小时的中转时间。呆在机场实在太长,当时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去首尔城里溜达一圈。 仁川机场在首尔西边的海岛上,到首尔有四五十公里的距离,幸好有直达城中心中央总站的列车快线,所以去首尔不是问题。快线车站就在机场大厅旁边,路标有英文,很容易找到。在机场还换了些韩元,一加元可换一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2)

回加拿大我的航班是上午十点,当天出发去机场来不及,所以我提早一天先到重庆住了一晚。 虽然在重庆只有一晚上,我也不想错过漫游重庆这个山城的机会。最初打算在市中区朝天门刚落成不久的地标来福士几幢大楼找一家酒店入住。上网找酒店时,忽一转念想到来福士大楼虽然很壮观,上面可以远眺长江和嘉陵江,但要看到来福士大楼群这个地标本身的壮观景象,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8)

今年五月底六月初,回国内去陪伴了母亲三周。 两年前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先在大弟家住了一年,然后又去小弟家住了半年。两个弟弟对母亲照顾得很好,只是时间一长,母亲还是觉得不如当初在自己家里方便。大弟半退休,时间倒是比较多,但有一个八九岁的女儿在上小学,是弟媳去世后再婚生的。女儿上的小学离家有段距离,早上一大早就要送去上学,中午要接回来吃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8)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