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开国少将李震死因大白天下zt——千里 于 2006-05-09 18:32:03

(2006-05-10 08:25:29) 下一个

开国少将李震死因大白天下zt
送交者: 蓝凤凰

1973年10月初,根据毛主席关于工农出身的中央委员要参加中央读书班学习的指示,担任过河南林县县委书记的红旗渠功臣杨贵来到了北京。

开班的第二天晚上,周总理和其他领导同志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全体学员。周总理手拿花名册,一个一个点名和大家交谈,其他领导同志也不时地插话,气氛既热烈又轻松。总理点到杨贵时,他立即起立,总理示意他坐下谈。

“你是哪一年入党的?”总理问。“1943年。”“哦。已经有30年党龄了!”总理感慨地说。“杨贵同志,你做县委书记多少年了?”“加上兼职19年。”

总理又问:“杨贵同志,你现在工作是以省委为主、还是地委为主?”杨贵回答:“省委为主。”

10月29日晚上,王洪文来到读书班,通报了公安部部长李震突然死亡的消息。

此前的10月21日上午10时,周总理接到公安部副部长于桑打来的电话,说李震部长失踪了。周总理指示立即组织查找。到了中午,于桑电话报告,在地下热力管道的地道里发现了李震的尸体,是被绳勒死的。

23日至25日,政治局几次分析李震死因,多数人认为李震是他杀。为有利于案件侦破工作的开展,对认为“自杀”的于桑、刘复之两位副部长采取保护性隔离审查措施。

王洪文到读书班通报情况后,便着手物色公安部的人选。11月3日,他以工人出身的中央委员为主选定了十几个人。这些人大多是临时参与办案的,半天在读书班学习,半天到公安部办案。只有上海5703厂工人祝家耀和军人徐海涛是全天介入公安部办案。

在11月16日的政治局会议上,王洪文汇报了派往公安部工作的人员名单。周总理看过名单后说:“都是工人和部队的同志,我看还是让熟悉地方工作的杨贵同志去吧!”

12月12日,受周总理委托,李先念副总理找杨贵谈话说:“周总理听说你不愿到公安部工作,让我找你谈谈,还是去吧。调你到公安部工作是总理的意见,这是工作的需要,你可要理解总理的意思啊!”

华国锋在核心小组会议上宣布了周总理亲自草拟的10人破案组人员名单,明确吴忠任组长,杨贵具体负责。

杨贵进公安部之前,李震案件侦破工作已经开始。由于王洪文竭力坚持李震是被谋杀的,公安部机关的气氛非常紧张。从广州、天津、上海、北京抽来的侦破专家也吞吞吐吐,不敢把侦破的真实情况讲清楚。

杨贵看出了人们的心思和顾虑。经过反复做思想工作,开始有人敢讲真话了。杨贵还带着专家到现场观察和分析案情。李震的死亡时间大致在20日夜十一二点。从现场情况看,李震系服用大量安眠药后上吊身亡。由于地下管道低矮,死者双膝跪地,身体向后仰着,上衣口袋里还有剩下的一些安眠药。经专家组技术分析,初步认定李震是自杀。

杨贵向华国锋作了汇报,并建议:“既然李震案件已经查清,就应该解除对于桑、刘复之和其他同志的审查。”征得华国锋同意后,杨贵在核心小组会上讲了李震案件的侦破结论,并谈到准备对于桑、刘复之等同志解除审查的想法。祝家耀坚决不同意。会后,还到处煽风点火,提出了一个个所谓的疑点:“李震是在被杀后,有人背进地道里的。”“李震口袋内的安眠药是死后有人故意装进去的。”“李震办公室窗帘上的尼龙绳被剪断一截,但上吊的绳子和窗帘绳的颜色不一样,是有人做了手脚。”“李震房间玻璃门上有个小洞,正好对着于桑卫生间的窗户,他们说是有人枪杀李震不成才把他勒死的。”

杨贵带领破案组一个疑点一个疑点突破:地下管道口小,一个人进去都费劲,根本无法将死人背进去。

经医科院和血型研究所取样鉴定,李震上衣口袋里的安眠药上沾有李震的唾液,是死者从口中吐出一部分装进口袋里的。

化验结果显示:李震上吊用的绳子就是从窗帘绳子上剪下来的。颜色不一样是因为窗帘绳子的下半段经常拉动而染的污垢。

杨贵和技侦专家又察看了李震房间玻璃门上的小洞,周围没有放射状裂纹。为了验证圆孔的成因,破案组做了一扇同样的玻璃门,杨贵亲自持枪,按照于桑房间与李震房间等距离进行射击,一枪打去,玻璃被打得粉碎……经过反复论证,李震自杀的结论无可置疑!

但祝家耀等人硬说李震虽不是于桑、刘复之谋害的,也是被他们逼死的!

杨贵和华国锋就解除对于桑、刘复之的审查向周总理作了汇报。经总理指示,于桑、刘复之等同志才先后获得解脱。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