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简帛档案

(2006-04-10 05:05:47) 下一个
    简帛档案   ⊙西汉武帝末年,鲁共王坏孔子宅,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据《汉书·艺文志》) ⊙汉宣帝时,河内某女子拆旧屋,得《易》、《礼》、《尚书》等古佚书各一篇。(据《论衡·正说篇》) ⊙西晋武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掘战国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经整理为75篇,10余万言,有《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据《晋书·束皙传》及《世说新语·雅量》注引《文士传》) ⊙晋武帝元康年间,有人在嵩高山下,得一枚东汉明帝显节陵中的策文简。(同上) ⊙南宋建元元年,襄阳楚王冢出土战国时期竹简《考工记》十余简。(据《南齐书·文惠太子传》) ⊙刘宋升明二年冬,延陵县(即今江苏武进)季子庙的井中得一木简。(据《南史·齐高帝纪》) ⊙北周末年,居延一古屋遗址中得有字竹简。(据《太平广记》卷368引唐德裕《玄怪录》) ⊙北宋崇宁初,甘肃皋兰天都山,出土载有东汉章帝章和年号的木简札。(据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27) ⊙北宋政和年间,陕右出土东汉安帝永初二年(108)的讨羌檄书。(据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上、赵彦卫《云麓漫钞》卷7及陶宗仪《古刻丛钞》) ⊙1901年2月,英人斯坦因(Mark Aurel Stein)在新疆尼雅发掘简牍44枚,1906年10月,斯坦因又于尼雅收走简牍11枚,在故楼兰遗址发现木简173枚。 ⊙1901年3月,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 Hedin)于古楼兰遗址发掘魏晋简牍121枚。 ⊙1907年3-5月,斯坦因于敦煌西部榆树泉盆地掘走木简、纸、文书近千件,仅汉文木简便达708枚。1914年3-4月,斯坦因又在同一地区及玉门等地出土汉代木简166枚。 ⊙1909年日人大谷光瑞等在新疆海头故诚发现“李柏文书”和木简5枚。 ⊙1913-1915年,斯坦因第三次来华,于海头发掘木简48枚。 ⊙1920年,周炳南在敦煌小方盘古城掘得木简17枚(现存敦煌博物院)。 ⊙1930年4月,中国、瑞典合组的西北科学考察团于居延获汉简万馀枚,出土地共30处。其中破城子出简5200枚,红城子出简3500枚。 ⊙1930、1934年,黄文弼两次于罗布沼尔获汉简71枚。 ⊙1942年,向达于敦煌南湖古董摊收购木简10馀枚。 ⊙1944年夏鼐、阎文儒于小方盘城以东得木简49枚。 ⊙1949年前,湖南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被盗掘帛书一幅,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1949-1966年,先後于湖南长沙五里牌、仰天湖、杨家湾,河南信阳长台关,湖北江陵望山等六座楚墓中,出土七批战国楚简共800馀枚(详见商承祚《战国楚竹简汇编》)。 ⊙1959年7月,甘肃武威磨咀子东汉墓出土以竹木简书写的《仪礼》九篇,总字数约27400馀。 ⊙1972年,武威旱滩坡东汉墓出土木简78枚,木牍14方,内容全为医方。 ⊙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竹简4974枚,多为兵书。 ⊙1972-1982年,居延地区先後采集、发掘、核查出土简牍近20000枚,其中包含70多部完整和基本完整的简册。 ⊙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西汉宣帝时的中山怀王刘修墓出土竹简100馀枚,有《论语》《文子》等书。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汉代帛书26件,120000馀字。 ⊙1973年,湖北江陵纪南城凤凰山三座汉墓中,共出土竹简428枚,木牍9方。 ⊙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竹简遗册410枚、《养生方》竹木简200枚和木牍7方。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秦简1155枚,绝大部份是有关法律的文书。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出土竹简6000馀枚,有《诗经》《周易》等书。 ⊙1978年夏,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汉代木简400枚,内容多与军事有关。 ⊙1979年10月,敦煌马圈湾出土简牍1217枚。 ⊙1983-1985年,湖北江陵张家山五座汉墓共出土竹简2787枚,至今尚未全部发表。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秦简460枚。 ⊙1989年冬,湖北云梦龙岗出土秦简283枚、木牍1枚。 ⊙1990年,湖北江陵杨家山出土秦代简牍75枚,沙市关菹秦汉墓出土秦汉竹简500枚。 ⊙1990-1992,敦煌效谷县悬泉置先後三次出土汉代简牍近20000枚。 ⊙1993年春,江苏连云港尹湾村两座汉墓出土木牍24方、竹简133枚,共40000馀字。 ⊙1993年,湖北江陵王家台出土秦代竹简800馀枚。 ⊙1993年10月,湖北荆门郭店出土战国楚简800馀枚,其中有字简730枚,计13000馀字。 ⊙1996年,湖南长沙走马楼出土三国孙吴嘉禾纪年简牍10万枚以上,目前正在清理中。   刘贻群据《文史知识》1999年第8-9期 谢桂华教授《百年简帛》一文摘编   返回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