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漠深处有奇景——这篇报导为什么不给照片 (图)

(2006-04-30 22:22:09) 下一个

 

大漠深处有奇景——这篇报导为什么不给照片


内蒙古新闻网 2005-07-18 11:04 


小图片浏览


  随徒步行军的拉练部队,行进在乌拉特中旗靠近国境线的戈壁滩上时,人有时会变得木然甚至很麻木。但当进入鬼谷风景带时,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会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鬼谷风景带位于边防某团哨所东南4公里处,景点由“荒漠榆林”、“山脊石墙”和“鬼谷岩画”三部分组成,是一处分布集中、特色鲜明、观赏价值很高的荒漠深处的奇景。

  首先进入视线的是大河槽中的榆树林。这里河谷很宽,两侧山地雨水汇集到这里,形成了适宜树木生长的条件。大漠中凡有河槽的地方,常能看到几棵生命力十分顽强的老榆树在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上独树一帜。但这里看到的榆树林却不是几株,而是茂密成林,排列有序,南北延续几公里,远看就像遇到了内地的村镇。虽然没有能称为树王的古木,但两三人合抱的老榆树并不少见。这些老树经历了千年沧桑,目睹了古今气候的巨大变迁,老枝承受不了岁月的重负和风沙的剥蚀,从主干上折断脱落了,新枝又在断裂处顽强地探出了手脚,让人不由感叹生命的顽强和生存的艰辛。荒漠中的树林没有雨水充沛地区那样优越的生存环境,枝叶便没有了舒展的线条和蓬勃的长势,但紧凑的树冠、短粗而曲屈的枝条,无不显现出抗拒恶劣自然条件、适应生存环境的智慧和决心,就像在这戈壁野滩中的生生不息的牧人一样,朴实无华却无比顽强坚毅。

  “山脊石墙”位于“荒漠榆林”东侧的南北走向山脉顶部。进入景区南端远远望去,在山脉的顶部有一道沿山脊线绵延不断的石质墙体,高高的墙体足有十几米,低矮处也有二三米高,外观上和八达岭长城有些相像,像古代人工建造的防御工事,又像自然天成的怪异山体,堪称荒漠一绝。爬上山脊近距离观察这道石墙,发现是由一种表面带有光泽、石质十分坚硬、像玉石一样的岩石构成的,有不少岩石上还有风蚀形成的美丽图案。墙体很平整,堆砌拼接平顺规范,犹如精巧技工的作品,但石墙上有不少巨型石块大如卧牛,让人不由生疑:如果是人力所为,那些石块采自何方?在没有起重设备和现代运输工具的古代,这么大的石材是如何搬上山顶的?如果不是人力所为,又如何生成这般人工堆砌一样的形状?莫非是外星人的杰作?外星人在这荒漠中筑这道石墙又是为了何种用途?有一些石块表面有一层像釉一样的黑色涂层和石体颜色截然不同,是烧制而成、还是自然分蚀的结果,难以断言。类似这样的疑点在这道石墙上还有许许多多。

  “鬼谷岩画”位于景区的北端西侧山谷内,蒙语名称为“毛敦呼热”,汉语意思是圈牛羊的山谷。由于山谷的崖壁上有先人留下的百余幅游猎岩画,反映的内容神秘莫测,而被当地牧民称为鬼谷。鬼谷是东北西南走向,宽度约50—60米,长约2公里,山谷两侧峭壁平整处多有各种岩画。有的画的是野生动物羊、鹿之类,有的画的是狩猎的场景,骑马持刀的形象清晰可辨,有的画像是某种神秘符号。站在这些古人创作的文化遗产面前,以我们现在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它,犹如穿越时空隧道和古人对话,从一个个具体的形象和符号的细节中揣度古人要表达的思想,窥探古人生存的环境和生活方式,感悟古人对我们的昭示,别有一番情趣。

  大漠虽荒凉,有景也奇特。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自然资源,让更多的人进入鬼谷风景带,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并借以了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的质朴和高尚,也是我们戍边人的一种心愿。





『 关闭窗口 』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作者:陈一   编辑:王冰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