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德沃夏克】第九e小调(新世界) 交响曲(from 肖萧)

(2007-03-03 10:25:37) 下一个


万分感谢来自肖萧的问候,让我们共享这美丽的乐章……


来源: 肖萧07-02-28 20:46:38 @YYKD







本贴播e小调(新世界) 交响曲属理疗性音乐. 特别是第二乐章应景永远的思乡之情, 深邃而感人, 第四乐章激情激荡, 向着梦想, 向着新世界, 向着新生活永远地挺进着…(肖萧特注)。


本贴播特为本人最爱之交响曲, 特别是第二乐章念故乡感人肺腑, 在远离故乡的远方聆听, 常独怆然涕下, 此曲也是父亲最爱, 小时候常听父亲哼唱念故乡曲, 本贴播曾在国内网站首播, 在此贴播特邀秋儿一起来聆听, 感谢在非常的忙碌中致贴, 和交流, 这里是一个将梦想变成现实的土壤, 德氏这部伟大的交响曲向我们展现了当年的新移民们, 为了梦想而开发美利坚这块神奇的新大陆的创业历程和伟大的自由精神, 每听一次都会被深深地激动和强烈的感染, 请秋儿放着慢慢听, 仅希望收到问候, 并感谢真挚的友情, 但一定不要回复了. 再祝秋儿快乐的忙碌, 并一切顺利安好! (肖萧再特注于2007年2月28日 23:30PM)


本贴音乐概述


◎收藏类属:世界著名交响曲经典, 我的最爱之一

◎音乐家: 安东·德沃夏克(捷克)

◎ 资源类型:MP3

◎ 演奏乐团: 维也那交响乐团和以色列交响乐团

◎ 指 挥: ISTVAN KERTESZ

◎ 本帖文字和音乐编辑:肖萧


仅供网络试听, 喜欢请购买支持原版, 特注特谢!







伟大的作曲家: 德沃夏克小传




安东·德沃夏克是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19世纪后半叶,欧洲以及世界各地的各个民族群体的民族意识日益高涨。这位后来成为国民乐派最伟大的作曲家的安东·德沃夏克,一八四一年诞生于波西米亚的乡村,父亲是当地一家小客栈店主。波布米亚,外人称"波希米亚"为"全欧洲的音乐学院",近代波希米亚的音乐豪杰辈出。尤以德沃夏克为代表的民族乐派,不仅在音乐史上占了相当重要的一页,而且在欧洲各地文化与精神的交流上,也有其不可磨灭的功绩。


德沃夏克从小对音乐就有着高度的志趣。父亲法朗悌瑟克·德沃夏克原是镇上小客栈兼肉店的老板,但他能弹得一手好齐特琴,并会拉提琴、长于歌唱。母亲安娜·史黛妮克是位贤妻良母善良勤奋的女人,对于孩子的教育、丈夫的事业,是极注意的。


老德沃夏克,由于过去家境不佳,所以希望自己的后代,有一个丰衣足食的好环境,因此不让孩子与音乐为伍。可是,德沃夏克志在音乐,结果使得父母颇为不满。





德沃夏克自小学毕业后,就在舅父的门下,当杀猪宰牛的学徒,后来经过李曼宝老师的鼓励,于是不顾父母的反对,冲破困苦,进了布拉格风琴学校。
一八五九年,德沃夏克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布拉格风琴学校。日后忙于生活工作、创作、演奏、教学……不断努力,终于在音乐界出了头。他因受李斯特与布拉姆斯的赏识与提拔,成为音乐院教授,其作品遂驰名内外。后受英国的邀请,赴英国指挥演奏自己的作品,博得佳评与赞誉。此后多次访英演奏,于一八九一年获剑桥大学赠予名誉音乐博士,同年又获得祖国布拉格大学的哲学博士头衔。后他的盛名远播世界各地。一八九二年应美国的礼聘,至1895年间旅居美国任纽约音乐院艺术院长之职这一时期的作品融合了美国和波西米亚的影响使得他在国内备受尊重。于纽约音乐院任职四年后,德沃夏克即归国担任布拉格音乐院教授,一九0一年升任为艺术院长。不久获奥国政府颁授的终身贵族院议士,他是音乐家中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一人。


德沃夏克对于民族风格的音乐,有其伟大的成就。他不但是波希米亚国民乐派先驱希克路波的继承者,同时也是民族音乐的发扬者。他在音乐上的地位,并不亚于当年的韩德尔及莫扎特。


德沃夏克一生有着辉煌的贡献,他为自己的民族国家建立了不少殊荣,也为世界人类带来了永久的光辉。他同时代的大批评家社兰斯基曾说:"他的心灵是那样晶莹纯洁,他的内心是如此不为生活中的贪鄙潮流所玷污,所以他就像巨人一般的超然于世俗的纷扰之外了……。"


作为作曲家,早在1859年,十八岁的德沃夏克就发表了自己的作品。1865年,他的第一交响曲《茨洛尼斯的钟声》问世,此后便开始了他源源不断的音乐创作。1878年,他创作的《斯拉夫舞曲》获得很大成功,从此奠定了他作为作曲家的地位。1892年,德沃夏克来到美国,担任了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当时德沃夏克已经六十岁高龄了。德沃夏克在自己一生的音乐创作中,始终把民族性这一重要因素放在首位,无论在歌剧、交响乐或室内乐作品中,他都努力把将民族性、抒情性和欧洲古典音乐传统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尽可能完美的境地。他在美国任教期间,以美国黑人音乐为素材,创作了著名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黑人四重奏)和他那光辉的代表作《新大陆交响曲》。


德沃夏克一生的作品很多,体裁也很广。他共创作了十二部歌剧,十一部神剧和清唱剧,九部交响曲,五部交响诗,六部协奏曲,三十二首室内乐重奏曲,此外还有大量的钢琴曲、小提琴曲、序曲和歌曲等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狂欢节序曲》、《F大调弦乐中重奏》和歌剧《水仙女》、《国王与煤工》等等。


1904年5月1日,也就是在他最后一部歌剧《阿尔米达》首演后不久,德沃夏克因中风在布拉格逝世,终年六十三岁。 (根据网络资料编写)



德沃夏克第九e小调(新世界) 交响曲赏析




安托宁·德沃夏克 Antonin Dvorák
德沃夏克(1841-1904)是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捷克历代音乐家中,他的声誉最高。德沃夏克在音乐创作中,始终把民族性这一重要因素放在首位,他的全部音乐都有一种自然的新鲜感,这种感觉往往掩盖了构成乐曲的精湛技巧和构思一个主题所费的苦心思索,仿佛是天赐的旋律。对他一生影响最深的是斯美塔那、勃拉姆斯和瓦格纳的音乐以及捷克民歌。





e小调第九号交响曲《自新大陆》伟大的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由于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深受古典乐派的影响,所以他的作品结构坚实、牢固。另外,由于德沃夏克具有天生的旋律才能和丰富、敏锐的旋律感,因而他的作品充分发挥了旋律的魅力,而不像传统的古典交响乐那样单纯地炫耀技巧。这就是德沃夏克交响曲的特殊之处。


德沃夏克的管弦乐法,并不反映当时的潮流,虽然没有华丽绚烂的色彩,却显得十分朴实可爱。正因为如此,他的管弦乐法遭到当时某些乐评家的误解。实际上,德沃夏克的交响曲不但能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而且在乐器的组合运用方面,更具有无穷的妙趣。
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院长,德沃夏克应邀赴美。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 (也有的版本译为“新大陆”或“新世界”交响曲)


《新世界》交响曲是他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世界交响音乐宝库中的珍品之一。


在《新世界》交响曲中,德沃夏克运用了大量的黑人音乐素材,又溶入了他的波希米亚情结和斯拉夫音韵。纯朴的五声音阶、独特的切分节奏使《新世界》交响曲充溢着浓郁的异国情调,有着丰富、强烈、新奇的斑润色彩。



交响曲四个乐章详尽结构二版本赏析




《新世界》交响曲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序奏,慢板,e小调,4/8拍子。此序奏部分颇为宏大,其主题与相继的主部快板部分有极其微妙的关系,担负一种连贯全曲的特殊任务,甚至可称之为全曲精神的中心旋律。乐章的引子部分由弦乐器、定音鼓和管乐器竞相奏出强烈而热情的节奏,暗喻了美国那紧张、忙碌的快节奏生活;乐章的主部主题贯穿全曲的四个乐章,其特性与居住于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境内的马札儿民族固有的民俗音乐具有共通的性质。这一特殊主题靠着巧妙发展,转达了不同于以往音乐世界的“新世界”的消息,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德沃夏克当时背井离乡,乡愁蕴积,故而引用了他少年时期耳熟能详的民俗歌曲特质,以遣思乡念国情怀。乐章中另一段优美的旋律透露出浓浓的乡愁,恰是作者这种心情的体现。


赏析又解: 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阴暗、悲戚的引子深藏着不安与险恶,但又饱含着被压迫着积极的意志和英勇的力量。呈示部主部主题由前后两个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气势磅礴,威武雄壮;后半部分的附点音型则是一个舞蹈般的形象。经过连接部的准备和铺垫,音乐进人抒情而充满民歌风的副部第一主题。副部第二主题源自美国黑人灵歌《马车从天上来》,这个主题有着号召性的英雄性格。展开部发展了主部主题和副部第二主题,号角阵阵,充满了不安和躁动的戏剧性场面。再现部继续保持着紧张度。尾声中极具号召力的铜管将音乐推向高潮,乐队全奏表达了悲剧性的斗争形象。


第二乐章:最缓板,降D大调,4/4拍子,复合三段体。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整个乐队的木管部分在低音区合奏出充满哀伤气氛的几个和弦之后,由英国管独奏出充满奇异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题,弦乐以简单的和弦作为伴奏,这就是本乐章的第一主题,此部分被誉为所有交响曲中最为动人的慢板乐章。事实上,也正因为有了这段旋律,这首交响曲才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爱。这充满无限乡愁的美丽旋律,曾被后人填上歌词,而改编成为一首名叫《恋故乡》的歌曲,并在美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本乐章的第二主题由长笛和双簧管交替奏出,旋律优美绝伦,在忽高忽低的情绪中流露出一种无言的凄凉,仍是作者思乡之情的反映。本乐章的第三主题转为明快而活泼的旋律,具有一些捷克民间舞蹈音乐的风格。


赏析又解: 第二乐章是慢板,三段曲式。引子中木管乐器、铜管乐器低音区呜咽的和弦悲惨而凄切。定音鼔轻敲,弦乐加上了弱音器,一幅暗夜般的大自然景象。第一段是著名的慢板主题,音乐孤独、寂寞和愁怅。旋律感人至深,令人难以忘怀。这也是交响乐文献中最美妙绝伦的慢板之一。中段的旋律涌起了少许的激动,倍大提琴拨奏着步伐般的节奏,与第一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木管奏出了活跃的音调,第一乐章号召般的音调穿插进来,兴奋而强大。第一段似抒情风景画般再现,温馨而伤感,抽泣般断断续续。引子再起,首尾呼应,第二乐章平静地结束。







第三乐章:谐谑曲,从“海华沙的婚宴”中的印第安舞蹈得到启发,舞蹈由快而慢地不停旋转。音乐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轻快活泼,带有跳跃的情绪;第二主题清丽、明快,富有五声音阶特色;两个主题彼此应和、模仿。乐章的中间部分主题悠长婉转,是典型的捷克民间音乐风格。


赏析又解: 第三乐章是光辉的谐谑曲,三段曲式。强烈而充满舞蹈性的引子后面是一个斯拉夫民间舞蹈的海洋。第一段激越的舞曲成为发展的动力拥主宰全乐章的灵魂。另一个抒情而忧郁的旋律也具有罕见的魅力。中段是大调的捷克舞曲,粗犷而豪放。第一段再现后,尾声中第一乐章号召般的音调再次鸣响。


第四乐章:快板,奏鸣曲式。气势宏大而雄伟,这个总结性的乐章将前面乐章的主要主题一一再现,同时孕育出新的主题,彼此交织成一股感情的洪流,抒发了作者想象中和家人聚首时的欢乐情景。  乐章的主部主题由圆号和小号共同奏出,威武而雄壮;副部主题则是柔美、抒情性的旋律,由单簧管奏出。这一切经过发展之后,形成辉煌的结尾.


赏析又解: 第四乐章是奏鸣曲式。剧烈骚动的引子后,呈示部主部主题似勇士的步伐,果断而有力,好象是人民力量获得解防的热情澎湃的战斗颂歌。三连音型的连接激流般奔腾向前,荡涤着一切污泥浊水。跳跃的音型又象是民间群众性的轮舞场面。副部主题由单簧管奏出,气息宽广,情调温存,大提琴动情地呼应着主题,飘散着缕缕乡愁。展开部发展了主部主题后,第二乐章慢板主题一改凄婉的形象,以宏大的气势穿插进来。再现部主部继续着高潮的轰鸣。副部大提琴演奏的主题广阔无垠,温暖而深情。尾声,音乐以雷霆万钧之势结束了全曲。


(肖萧根据网络资料编辑 , 感谢原撰写者的资讯网作)






第九e小调(新世界) 交响曲点击下载



第一乐章:序奏,慢板,e小调



第二乐章:最缓板,降D大调


第三乐章:谐谑曲


第四乐章:快板,奏鸣曲式



来自肖萧的问候和祝福! (2007年2月28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Autumn 回复 悄悄话 EZL好!

开心与你共享这美丽的诗篇!这是来自朋友肖萧的一份厚礼,朋友的馈赠为我博客增色了许多,再能到到更多朋友们的共鸣最为快慰不过了。

谢你诚挚的留言。《沙器》听说过,可惜没有读过,电影也无缘看过,谢你推荐,我一定找机会观摩这部影片。
EZL 回复 悄悄话 谢谢秋的帖子,这也是我最喜爱的交响曲之一,也有过不同的版本。的确这首交响乐是写给这个新大陆的,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震撼。不知你有没有读过《沙器》这本小说(作者是“松本清张)?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不错,如果你看了这部电影你会对这首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再次感谢你的作品,每次浏览你的部咯格,都会有所收获,谢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