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谷专页

已故著名画家柳子谷专栏
正文

名 人 名 家 评 说 柳 子 谷 (图)

(2006-03-12 12:13:15) 下一个

名 人 名 家 评 说 柳 子 谷 民 国 时 期 有 关 的 评 述 和 报 道 1996年“柳子谷作品(北京)研讨会”美术界知名人士发言摘要 廖静文:柳先生是悲鸿的老友,徐悲鸿纪念馆还收藏了他的作品。柳先生这么多 年来被遗忘了。他是我们中国美术史上为中国画改革做出了贡献的一位画 家。 姚有多: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子谷先生画好,人也好,是一位很难得的画家。 《抗美援朝画卷》是非常有价值的。虽然他遭到那么不公的对待,但他还是 对国家、对民族那样热情洋溢。他的画既高雅又那样有生命力,有朝气。他 的功力颇深厚,而且不拘一格,吸收传统的东西,又借鉴了西画的表现形式 和长处,很自然地揉进去,这是很不简单的。 邵大箴:柳老作品的风格很鲜明,传统很深厚,格调很高。在他的画作面前,我 们不可能冷漠。他的书法也好,诗书画是非常全面的,而且达到很高的水平。 他受到的政治待遇是很严苛的,但他忍辱负重,对国家、对民族、对新社会 都充满了感情,这是很不容易的。对这位老画家不仅在政治上要恢复名誉, 在艺术上也应给予一定的位置。他的展览在那里,大家一看就认为柳老在中 国美术史上应该占有不应被忽视的地位,他是一个很重要的画家。 孙 克:过去没有见过柳先生的原作,没能像对黄秋园、陈子庄那样展开大力的 宣传。这次看了画展,感到他的作品有很高的成就,艺术功力十分深厚,他 的山水风格湿润明澈,十分清雅;花鸟画成就也非常高。他是继任伯年之后, 造型能力突出的一位画家。他的艺术会在近代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李树声:我感觉,第一点柳先生是爱国的,第二点他的艺术是创新的。他本来是 可以不留在大陆的,但他还是留在这个国家,尽管受到不公的待遇,但从他 的作品、诗文里体现出老先生很豁达。他的笔墨是在很细致的当中见功夫。 这样深厚的功力,这样好的传统水平,正是当前国画界所缺少的。 李松涛:柳先生的人品,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是很可贵的。 尤其值得敬佩的是他在生活最坎坷的时候,创作了抗美援朝画卷,花了那么 大的精力,那么投入,而且画的面貌也很新,这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品质。 他的画路非常宽,成就很高。他和张书旗都致力于中国画的创新,走出了一 条新的路子来。 张彦青:我从1961年就和柳老在一起,对他比较了解。柳先生做人老老实实,平 易近人,从未摆过老前辈的样子。他提倡雅俗共赏,所以他的画群众非常爱好, 同时也可登大雅之堂。对于柳老,无论是做人,还是他的作品,都是值得推 崇、值得标榜的。 白振武:解放后这么多年,看了这么多中国画,像柳老先生这样画政治领域、战 争领域的题材,是很难得很少见的。抗美援朝画卷的政治意义特别伟大。我 感到柳老先生也是伟大的。 郎绍君:知道柳子谷的名字是从47年编的《美术年鉴》上,但没有看过他的画, 不了解他的历史和艺术,现在我们知道了,他近30年没被介绍宣传过。柳先 生的花鸟画确有相似于张书旗的地方,但柳画比张画更强调空间的表现。柳 先生的画竹曾享盛誉,香港文史家周简段称他为画竹圣手。他的墨竹确实生 动、有力、耐看,当代人画竹鲜有画得这么好的。更多的收集、整理柳子谷 的作品,对他加以研究,并做出一个实事求是的评价,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杨悦浦:我看了柳先生的作品之后,有一种很震惊的感觉,他在创作最辉煌的时 候还没有我们这一代人。关于对中国画本质的思考,从柳先生的画上体现得 非常明确。现在我们也在思考这些问题,相比之下感觉我们今天所谈的继承 和实践的结果就比较简单了一些,这个简单是历史造成的,我们很难看到过 去的作品。我想有众多的画家在三四十年代为我们国家创造了一段非常有价 值的历史,应当有一些机会把他们展示出来,让搞创造的人看到我们的前辈 已经做过的业绩,我们的得与失,让我们有所思考。 张守义:大家都谈到了柳先生是个入世的画家,艺术创作搞的好的就是要入世, 入了世有了感情才能画得好。我认为抗美援朝画卷是一幅很有个性很有历史 意义的作品,柳先生是我敬重的老一辈画家之一。 陈瑞林:今天感慨很深,读其画如见其人。柳先生的人品和画品通过这次画展都 得到了展示。最近,又传来了中国画消亡、没落的论调。通过柳先生的画展, 可以看到这种论调是站不住的。柳先生的画既有很深的传统功力又有新意, 很值得后辈艺术家特别是青年艺术家们深思,好好学习的。 卢 沉:如果没有这次画展,我还不知道有这样一位杰出的画家柳子谷,虽然我在 教学岗位几十年了。柳先生山水花鸟人物都能画,是一位很有天分才华的画 家。他画什么都不费劲,画得那么得心应手,非常不容易。在那么困难的情 况下,还画出那么好的作品,令人震撼。可惜几十年被埋没了!这是中国美 术事业的悲哀。他的画有朝气,又儒雅又简洁,有很高的修养在里面。我希 望能把他的作品都收集起来,有机回再展览一次。 王鲁湘:感想有两点,一是“与世纪同行”。中国美术界如果要找一位在本世纪每 一个脚步都和时代同行的画家,我想柳子谷是一个比较恰当的人选。他不仅 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一个重要对象,也应该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一个重 要的文化对象。二是“野有遗贤,当途者之耻也”。他被长时期“冷冻”,这 是时代的悲剧。柳先生是一个全才,对艺术非常敏感,才分是很高的。这样 的老画家难得一见。《山村新貌》当时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堪称是个奇迹。 董仁堂:柳先生是很顽强的。就像他画的竹笋一样能把压在上面的大石头顶起来, 长出来。他的作品,不管30年代初的还是80年代中的,感到他艺术上的才 华和顽强的表现力始终没有减弱。从他作品上,几乎看不到他坎坷人生的反 映,这在传统文人画中是不多见的。 赵力忠:我的感受。看了画展是清风拂面。先生的功底很深.,他的花鸟画是一种 推陈出新。 关 明:柳老的每一幅画,对我来说都是生动的教材。先生的一生和中国革命历史 的发展是同步的,共鸣的。他始终站在革命的一边,和人民同呼吸,共患难, 就凭这一点,他是伟大的画家,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杨松林:柳先生是被埋没、被忽视、被遗忘的世纪老人,而他的艺术成就,恰恰 是中国画中值得很重视的财富。他在艺术上很好地解决了传统与创新、功力 和修养、画格和人格、生活和艺术,以及山水、人物、花鸟;诗、书、画的 有机融合等方面的问题,这些仍是当今中国画家以及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重要 问题。 1996年山东美术界知名人士对柳子谷其人其画评论摘要 朱 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我认为柳先生的艺术确实是发展了中国画。他 许多山水画稿、花鸟画稿都是来源于写生,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创作。他用现 代人的审美观点来改革、升华传统笔墨的技巧,将时代审美观点加了进去,在 笔墨技巧上确实作出了很大的创新。 刘晓刚(省新闻美协主席):柳老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画家,可惜过去宣传的很少。 我和他有所接触,对先生我难以忘怀,我非常敬佩他的人品和画品。 杨 耀(山东工艺美院教授):我是柳老的私人学生,当时黑白龙老师点名让我拜 柳老为师,他具有中国知识分子典型的美好品德,可以说是高尚的。 谭英林(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当年先生讲课常采用挂图形式,技法程序,一目了 然。他边挥洒,边口授,遇到重点、难点还反复演示。其敬业重道、为人师表 对学生影响极深。先生对中国画如何表现时代,作出了卓越贡献。 陈凤玉(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柳老治学态度相当严谨,每天都在作画,你去了一 问,他就马上给你示范,十分热情。 张联珠(山东师范大学教授):他的绘画语言非常朴实,感情非常细腻,诗书画结 合得很好。北京画展非常轰动,为山东有这样优秀的画家而宣传得这样晚感到 可惜。我觉得美协、艺术学院还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加强宣传。 吴泽浩(省美协副主席):感谢艺术学院为我们办了一个令人骄傲、为我们后人引 以为法的展览和座谈会。柳老的骨气,他的正直是他一生创作的一个基本点。 爱国主义,热爱生活,是柳老艺术上的基本调子。柳老故去十年,后人很少提 起,但他作品一端出来,立即光彩照人。山东有柳老是山东的大幸! 毛云之(原山东美协驻会副主席):今天我感到很内疚,我曾在美协做了十七八年 的驻会工作,那时我们对柳老的认识非常不足,是我们无知,没有把这样一位 很优秀的画家在活着的时候宣传出去。我感到,美协也好,大家也好,国家也 好,应当从中汲取一些教训。 刘如朴(山东画院一级美术师):那时柳老教我们花鸟,对待我们,就像对待孩子 一样,手把手地教。他那种对学生的爱护,那种诲人不倦的精神,至今给我留 下了深深的印象。 杨松林(山东省美协主席):柳老作品得以展出,是山东美术界一次有重要意义的 活动;通过北京的展出和研讨,证明这也是中国美术界一次有重要意义的活动; 是对中国美术史的一个贡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