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一方客

收获了一种恬静的生活, 像一条波澜不惊的小河, 流过春夏 流过秋冬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是谁促成邓小平一锤定音恢复高考 (3)

(2007-04-14 19:15:44) 下一个
                  
                           
       
         ----教育部的"临时工"  摘自刘道玉《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 一书)  

粉碎"四人帮"以后,1977年4月初,一天,我突然接到教育部的通知,说要要借调我去参加筹备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时间多长,没有说明。

4月15日,我忐忑不安地到教育部报到。我被安排在办公大楼二楼的一间办公室里住了下来,室内有一张3尺宽的木板床和一套卧具,一个办公桌,一套普通双人沙发,一个文件柜,一个书架,一个洗脸架和面盆,两个热水瓶。这就是全部的家当,这既是我的办公室、会客室,也是我的寝室,我的两年"临时工"生涯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大约一个多月以后,我突然被任命为教育部党组成员、高等教育司司长。对此,我毫无思想准备,事前没有人征求我的意见,也无人给我打招呼。我大呼上了"借调"的当。但是我也不得不认认真真地干起了"临时工"。

那时,教育部党组成员9人,正副部长6人,除我以外,其他人都没接触过大学里的工作。因此,凡是涉及到高等教育方面的工作,一律压到了我的肩上。

1977年8月2日,邓小平在北京召开了科教座谈会,这是他复出以后第一次公开参加的重要活动。因此,这次座谈会,无论是对于邓小平本人还是对于灾难深重的科学和教育战线来说,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这次会议是根据邓小平的建议召开的,他要求从科学院系统和教育部所属大学,各挑选15名科学家参加会议。会议于8月2日至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参加会议的科学院系统的科学家有钱三强、张文裕、王大衍、柳大纲、林兰英、彭恒武、邹承鲁等;教育系统有周培源、张光斗、杨石先、苏步青、唐敖庆、史绍熙等。科学院的吴明瑜和我,分别代表科学院和教育部组成了会议的秘书组,负责会议的记录、简报和会议代表的生活问题。

在邓小平的亲自倡导下,会议的确开得生动活泼,真正出现了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大好局面。在谈到教育问题时,发言更是踊跃,纷纷列举大量事实,对"四人帮"破坏教育的罪行进行批判。

会议已进行三天了,来自武汉大学的一位代表一直没有发言。4日晚上,他找到我说:"会议开了三天了,听了其他人的发言很受启发,但是我本打算讲的,别人都已讲了。你看我讲点什么为好?"连日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十六字"招生方针,如果不推倒这个方针,大学招生质量就得不到保证,也不能在广大青少年中造成良好的读书风尚。于是,我向这位代表建议说:"代表们的确讲了很多意见,但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没有讲,那就是由迟群一伙在北京两校推行的'十六字'招生方针。会前,我在天津、顺义县作过调查,广大群众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开后门的方针,强烈要求推倒'十六字'方针,恢复统一高考,而且广大工农子弟说,他们不怕考。因此,希望你明天就集中讲这个问题,明确提出推倒'十六字'方针。"

------------


刘道那时是中国高教界的一颗明星级人物。他倡导的学分制、转系、选修、导师制等高教改革,在高校里主张宽松的学术气氛,你只要从80年代初全国流行的口号就可以一窥全貌了:

武大流行的是: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以及人性的讨论,和全国大学生的杂志《这一代》);
清华流行的是: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北大流行的是: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80年代中的《女大学生宿舍》,写的就是这位开明的、爱护学生的、奉献在高教战线的路石校长----余杉说,路就是路,石就是石,真正的校长就是他:道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林贝卡 回复 悄悄话 难忘珞珈上,怀念刘道玉校长。

记得当时,大学口试考完后,考我口试的教授是来自湘潭大学的教授,她对我的中学老师说,要我去湘大,我却对我父亲说,我要去武大。我父亲总是支持我,我如愿来到了武汉大学,真是美丽迷人的校园,让我梦魂萦绕。
苏乡门地 回复 悄悄话
原来是回忆录啊。 意义深远。

老的教育部大楼似乎离民族饭店不远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