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父母在,不远游

(2007-01-12 16:39:11) 下一个
刚刚在文学城的博克上看见一位网友以这个题目写了篇文章,大意是说他的父亲胃出血,虽然治疗及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却让他忽然意识到父母的年事已高,遂决心放弃在美国的一切,回国定居陪伴在父母的身边。

读了他的文章,很是感动。

前阵子论坛上风风火火讨论来美多年的经历,大家均把自己这么多年在美国的奋斗艰辛,成果成就分享出来。看见其中一位网友的经历引起了大家激烈的讨论,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身世凄苦的他求学来美20年,竟然只回国一次探望年轻守寡的老母,而且是在来美17年之后。面对大家的责难和不解,他的解释是“未成家立业,功成名就,无颜见母亲,无颜见江东父老。”

也许他有自己的苦衷,可是老母又还能有多少个17年来等待自己的儿子功成名就,等待自己的儿子荣归故里? 人游海外,作为第一代移民,那种艰辛,那种孤独,的确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文化的冲击,远离亲人朋友的寂寥,身份,工作,家庭等等问题压在身上。“出国其实是一条不归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选择出国,可是一旦出来了,就很难再回头。可能生活会好一点,可是在得到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东西,而且有些东西是几辈子也无法弥补的,比如儿女失去了中国根,比如亏欠了对父母的孝。

我认识的很多朋友中来美十年也没有回国探望父母一次的人大有人在,不是因为他们不孝,而都是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我想身份问题是最主要的。没有绿卡,不敢回国,不愿承担风险,怕永远无法归美。而以学生身份来美,博士一读就是五六年,博士后做个两三年,再开始找工作,办绿卡,这样一晃就是10年左右了,所以不回国真的很普遍。而因为中国人探亲签证的困难,很多父母一再被拒签,导致两代十几年都无法相见。

可是父母渐渐的老了,到了知天命的年龄。经常听说父母的这位朋友,那位同事突然因为什么病去世,才恍然意识到父母已经不再是我们幼时那年轻力壮的父母。他们的疾病开始多了起来;他们曾经坚实的脊梁也开始弯曲;父亲满头的乌发开始谢顶,妈妈也双鬓斑白;曾经炯炯有神的双目开始浑浊;曾经谈笑风声的脸庞已然沟纹纵横。其实我想,当我们年老时,最期盼的不过是可以和儿女团聚,看一家团圆,享受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这两年来美留学的学生们和我们那时大不一样了,很多学生基本上每年都会在放假时回家。我问其中一位,“你不怕签证签不了,回不来吗?”他说,“管他,回不来就不会来了呗,反正我也无所谓。”不尽慨然!依稀记得圣经上耶稣曾经对他的门徒说,“当你的财富越多,你上天堂的路就越难。”当我们奢望的,顾及的东西越多,我们的包袱就越重。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那是何其的悲哀。身为子女,可能会因此内疚自责一辈子,因为那是你永远也无法弥补的伤痛。你可能会一辈子都内疚为什么没有多回去看看父母,为什么没有多打几个电话,为什么没有......

要过年了,想家的心情更加沉重。愿海外和身处异地的儿女们都能找个机会常回家看看。

看大家纷纷写帖子,我也算是有感而发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rurumama 回复 悄悄话 很发深省!我来美八九年回去了六七次,可是还是很想念父亲。母亲现在美国与我同住。总怕有一天“子欲养而亲不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