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红楼梦》问答:如果贾母知道袭人背地里说黛玉坏话会怎样?

(2024-05-13 06:01:05) 下一个

史湘云带着给袭人的戒指大热天去怡红院,袭人求她做宝玉的针线,聊起黛玉跟宝玉闹,剪了史湘云做的扇套,史湘云说她既能剪就叫她做。袭人说:“她才不做呢!好的一年做个香袋,这半年还没见动针线。饶这样老太太还怕劳碌着她。”

此时宝玉在旁边,没说话。

过了一会儿,有人传话贾雨村来了要见宝玉。宝玉一边穿衣服一边发牢骚,不愿出去。史湘云说宝玉也该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学学仕途经济的学问,宝玉立刻翻了脸,请她别人屋里坐坐,仔细他这里污染了“姑娘知经济学问”。他是正话反说,意思是你的仕途经济别污染了我这里的清净。

这时袭人为缓解尴尬,说起上次宝钗也说了这句话,宝玉反跟她生分了。其实说到这里湘云也就没问题了,袭人偏又拉上黛玉,说宝钗真真心地宽大,要是林姑娘早不知闹得怎么样了。

于是网上有人问:贾母如果知道袭人背地里说黛玉坏话会怎么样?

这个问题其实本身就有倾向性,现在网上讨论《红楼梦》,真是又向荒唐演大荒,网民们要选班站队,无论是黛粉、钗粉、袭粉,都用各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打压对方,大有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架势,把大观园闹得神鬼毕现、乌烟瘴气。

这是时代特有的现象,打着娱乐的旗号各种观念碰撞,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

提出这个问题的指向是打击袭人那个帮派,要引发别人联想让自己爽一把。现在流行的故事里满是戾气,出场人物都是死敌,个个歇斯底里,致人死地而后快,称之为爽。据说因压力大,一爽解千愁。

这个问题还真有可能让部分人爽一下,因为袭人这个做法确实授人以柄了。

其实,贾母就算不知道袭人背地里做的那些事,对她翅膀硬起来也有感觉。袭人妈死那次,聚会上不见袭人,贾母就偏问她怎么没来,说她现在拿架子,只派小女孩子出来。

听说因为袭人有孝,贾母对凤姐检讨道我们对下人太宽了,奴才跟主子讲不起孝不孝的话,“如果她还跟着我难道不在这里?”袭人在不在并不影响服侍,老太太是借题发挥,要拿她当反面典型,警告下那些因主子偏爱就不守规矩的人,以正家风。

只要有人凌驾于规则之上,就会衍生出诸如谄媚、腐败等弊端,是治家大忌。

凤姐花言巧语解释一番,老太太不气了,又说不知道她妈死了,不然该赏点银子,她不是家生子,没受过啥大恩典。凤姐忙说老太太赏了,她忘了。证实了贾母并不怎么关注袭人。

贾母原来把袭人给宝玉是因为她工作用心服侍得好,别的方面就乏善可陈。贾母说她少言寡语,是没嘴的葫芦,既是嫌她不够灵巧,又有认为她暗藏心机的意思。如果让她知道袭人背地里这些小动作,贾母对她的好印象一定灰飞烟灭。

袭人当着宝玉比较黛玉和宝钗,不仅是谈论两个人的脾气秉性,而是涉嫌用她的思想左右宝玉对两人的态度。远超出她职业的范围了。不要说她一个丫鬟评价主子,就算她是姑娘,比如是探春,这样带有明显褒贬色彩的话也是不宜说的。想象下现代社会,一个员工当着两个领导面评价另外两个领导谁高谁低,肯定让人想到她有什么目的。

史湘云在家里连黛玉剪了扇套的事都知道,可见表面井井有条的贾府底下暗流涌动、谣传纷纭。袭人的话如果传出去,平地三尺浪,对黛玉不好,对宝钗和宝玉也不好,至少坐实了宝玉跟宝钗生分的事。

贾母如果知道,不单会认为她说这些只是贬黛玉或夸奖宝钗,会认为她逾矩行事坏了规矩,搬弄是非破坏兄弟姐妹感情,袭人的准姨娘地位肯定保不住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