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戊戌变法闹剧 《启蒙下义和团》之《晚清义和团》5

(2024-04-25 22:22:58) 下一个

这是一个喜庆的日子,这是一个大清子民盼了很久的日子:万寿庆典。
大清朝廷下令:所有衙门学堂,外省驻京办事机构全体放假一天,所有京城商户统一张灯结彩,二十四小时营业。所有六十岁以上老人赏酒一壶,寿面五斤,钱五百文。并在总理衙门(大清外交部)办酒十几桌宴请各国公使和驻京洋人。

一大早,光绪亲率王公大臣,六部九卿,在京二品以上大员一百多名在颐和园门口候着,等待太后接见。原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大人作为老同志代表特邀参加觐见。园子里的宫女太监身穿节日盛装,浑身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准时打开颐和园大门。

太后盼这一天也盼了很久了,当年亲手提拔重用起来的官吏现在一个个的又见了面,都老了,也都历练的精明了,全无当年的锐气朝气。。。光接见大员就见了一早上,用完午膳,下午自由活动。听戏的听戏,泛舟的泛舟,游园的游园。。。

昆明湖泛舟,官员分了两拨,洋务派的全上了汽艇,清流派的全上了太监手滑的龙舟,清流派:还是坐这个安全,晃晃悠悠多舒坦,别瞅着那汽艇快,风一来就翻船。。。还有个政治觉悟敏锐的,发现了问题:那户部的陈大人不是俺们一派的吗,怎么也上了汽艇,以后大家要和他保持距离,划清界限。。。。

太后和皇上带着帮老臣在听戏,太后一瞧李大人坐在最后一排,和翁大人商量:你坐后面去,让李大人上来。翁大人不乐意了:我是一品大员,首席大臣,又是个在职干部,让我坐后面不合适。太后脸一沉:你难道打定主意一辈子坐第一排,说不定哪天连最后一排也坐不上!

以上省略三十万字, 闲话少说,转入正题:光绪皇上要闹变法,为此还到颐和园去请示太后,太后没见他,让人拿了幅手书给他:皇上办事,太后决不阻挡。皇上拿回去裱了裱挂起来,这下群臣没个敢反对的了。光绪为啥要变法,要硬把大清这艘破船驶入深水区,这全是导师温师父撺掇的。翁师傅自从甲午之败后开始放下邸报(内参)看香港上海的新闻纸了(报纸),那报上全是新思潮自由浪,呼吁朝廷学习西方,变法图强。翁师傅看的多了也慢慢转过弯来了,也请洋专家到家来讲授西方史,从历史地理讲到经济政治制度,然后翁师傅进宫和皇上讲去。师徒俩越学越觉的大清再这么走下去迟早玩完,而且南边已经有革命党在衙门里扔炸弹了。

变法可不是闹着玩的,皇上和翁师傅天天激动的睡不着觉:怎么变(也没个理论基础)靠谁变(本来该依靠洋务派,这帮人很多都是朝廷重臣大吏,但翁师傅是清流派领袖,这个面子怎么也下不来),时势造英雄,理论家来了,广东康有为,梁启超。。。康南海先生以前组织过公车上书运动,是个公众人物,意见领袖,还专门去印了两本小册子,居然宣称孔子是个改革家,是变法的第一人(儒教没教皇,不然非把他绑火刑柱点了祭天,宣布他是异端)。

翁师傅代表皇上去见了南海先生,回来赞不绝口:有理想有抱负,难得一见的青年才俊,大清多几个这样的人才,成强国指日可待咧!
康梁师徒没几日就完成了读书人一辈子的梦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南海先生还在京组织个强学会,大清官吏一窝蜂去入会,都明白太后老了,以后得跟着皇上走,要改变观念,与时俱进!
不过入会得献金,李鸿章大人献了五百金,强学会退还:当南海先生什么人!其他朝官明白了,南洋大臣张之洞献五千金,刘坤一大人六千,裕禄大人八千。。。南海先生脱贫致富:这钱俺拿去办报办学堂,各位大人的功德,利在千秋。

问题是康梁师徒俩,既没上过新式学堂(当年也没有)也没留过洋得过西太平洋大学文凭,南海先生私塾毕业立志做个儒学圣人。这样的人天天鼓吹变法,只能说他俩是政治投机分子。(后来变法失败,光绪让贴身太监给南海先生传了两个字:快跑。住在广东会馆的南海先生连睡在隔壁的亲弟弟康光仁都没通知,就狂奔流亡海外去了,人品可想而知。)

南海先生成了皇上跟前的红人,权也有了利也得了。召集了一帮同志,开始策划变法大业,搞共和那是大逆不道,无君无父。还是搞君主立宪,符合国情。皇上也在朝廷里学太后拍桌子砸板凳:你们要解放思想,跟上形势,还是那死脑筋,早晚被潮流所埋葬。。。康梁领导的维新党天天给光绪上密折:这批人反对新政,礼部某某,御史某某,户部某某某。。。

颐和园这下热闹了,被免的官吏天天在门口哭着喊着要求太后接见,太后一概不见让宫人回话: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千年也无不灭的帝家,皇上为了大清变法图强,等到建国一千年的时候,你们的子孙后代会明白的。。。光绪和太后也有约:朝廷要罢免二品以上官员,必须要太后同意。所以一帮维新党只罢了些小官,也不至于让朝政动荡。

1898年,光绪下诏变法,其实该叫康梁变法,一道道变法诏书发下去了:取缔私塾书院,开办新式学堂(道理不错,但教材在哪里,老师又在哪里),大兴实业开矿办工厂(懂经营的经理在哪里,懂技术的工程师又在哪里,资金又在哪里)。。。大清最缺的是人才。。

变法到这个时候,才发觉懂西式文化的人才太少太少,各国驻京机构个人纷纷致电总理衙门,对变法表示支持。宪政鼻祖英国还上书大清中央:首先要制定宪法,明定国是,然后变更官制,改革六部,不可操之过急,一定要渐进改良,一步一步来。。日本国:本国搞君主立宪已经很多年,有丰富的经验,本国当年主持明治维新的伊藤博文大人已经卸任在家赋闲修养,可以来大清帮助搞新政。。。大清光绪还真发了个电报邀请伊藤博文先生来华做顾问。

西方各国为什么对大清变法这么热情,说到底是希望中国文明开化起来,希望中国富裕起来。以前洋人刚到中国,都激动的了不得:这么大个国家,这么多人口,如果一人买一件睡衣,每户都买个座钟。。。该赚多少钱啊!很快他们就失望了,大明大清的老百姓根本没购买力,从1517年葡萄牙人到达中国开始做买卖,西方的钱就哗哗的朝东方流,连墨西哥秘鲁银矿开采出来的银子装上西班牙大帆船直接运到东方和中国做贸易,中国光卖不买,西方苦恼的不得了,一直找不到对策,直到英国人找到了鸦片。这么多钱到了中国,老百姓没有富,大明大清也没有强,而且说完蛋就完蛋。钱都进了各级贪官污吏的腰包,被他们挥霍浪费了。

西方认为民富国强,大清认为国富民强,西方希望中国的老百姓富裕起来,有了购买力,西方对华贸易才有钱赚,才能持续长久,这对双方都有利。让穷人富起来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该做的事,也是政府的义务。大清官吏完全反对:穷人就该穷,因为他们从来就没富过。。。

变法到了地方全走了样,这不能全怪下面,确实不知咋搞,只好把书院牌子改成学堂,里面天天还是之乎者也。在衙门外面再挂块牌子:大清地方矿业公司。

维新党也急的上火,恨不得一天当一万天用,学习西方天天闭门开会,找到原因了,变法得先动中央在动地方。

中央该怎么动,这是个问题。先从浅的来,要汰撤冗员。结果谁也汰不了谁也撤不了,反而激起全体大清官吏同仇敌忾:今天汰了他们俺们不说话,明天撤了他们俺们也不说话,后天就该轮到俺们拉。。。这下维新党成了朝廷公敌,政令出不了维新办。

康梁领导的维新党都是一帮热血中青年,都激愤的不得了:变法就要流血,得拉些一二品大员出去砍了,看谁还敢反对。。。变法就是革命,革命才是真变法,看英国革命,先把查理二世拉出去剁了,法国革命把路易十六拉出去剁了,然后。。。当然,皇上是自己同志,这个不能砍。

维新党把目标瞄准了太后:如果不是她躲在后面充当黑后台,保护伞!那些朝官敢这么嚣张,这么狂妄。变法早成功了! 沉痛的是枪杆子没掌握在同志门的手里。。。

翁师傅瞧着要出事,赶紧和皇上密商。第二天皇上下诏翁师傅致仕(退休)。翁师傅先回乡避风头去了,如果变法失败,也可脱了干系,过两年大不了让皇上再启用。翁师傅狡猾狡猾地,不过他再也没机会进京了。

翁师傅离开京城,光绪皇帝本来就是个就没什么主见的人,这下维新党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也忘了罢免二品以上官员要太后同意的约定,一口气罢了六个高官。

朝官怒了,写了联名信大家都签上名,选了几个代表去颐和园面见太后控诉。太后知道事闹大了,赶紧安慰大家:这孩子,怎么能这么做啊。。。这些人我都知道,踏踏实实做了多少年的工作,一步一个脚印的升上来,做个官容易吗!

代表们听的眼圈都红了:还是太后圣明啊。。。太后接着说:不过皇上也是为了江山永固,是好心办错事,过几天他来请安,我好好训训他,以后这朝廷的事啊,还要靠大家一起来办,那西洋朝廷办事要是意见不合,就投票决定,我看这个行!

代表们犯迷糊了,啥叫投票。太后和他们大谈了一番投票(太后咋也这么新潮起来了,自从光绪变法,太后也想接触接触西学,到时皇上来请安,也好谈谈新政,让荣禄帮着订阅了些报纸杂志,天天让宫女念给她听,听多了就学会了很多西方用词。

代表们回去的时候全满面春风:对,投票!那些维新党小蚂蚱送它五十票也输定咧,俺们人多力量大,太后太英明咧。。。

第二天上朝,所有朝官全来了,维新党挺得意:罢了六个,这下怕了吧。。。皇帝升座,那就议政吧。

大清朝廷迎来了第一次民主浪潮,朝官不分满汉全嚷嚷着要投票,朝官里人才也不少:要学西方咱们就学个彻底,要搞议案,民主投票,今天俺们就民主了,一人一票,这比耍阴谋诡计强!

这下说的维新党哑口无言。皇帝也没折了,那就投票,维新党提了第一个议案,投票结果:八票赞成,八十八票反对,议案作废。接着投了一早上票,变法后朝官们从来没这么扬眉吐气过!

中午维新党全气得吃不下饭去,朝官们个个多吃好几大碗,吃嘛嘛都香。

下午维新党反击:皇上也要参加投票,皇上是天子,所以皇上一票算一百票!

朝官们当然不干,你们拿出论据来,哪本西洋书上写过一票算一百票,在投票面前人人平等!玩不了你们可以辞职。。。

维新派决定不在和这帮朝官玩了,既然这么不知好歹,不明大势。那就玩大的,这可是你们逼出来地。。。

要掌握枪杆子,用洋枪和他们说话,找来找去,看上袁世凯大人了,叫大人也是看得起他,袁大人级别低,但练出来的小站兵确是精锐中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皇上亲自召见又把袁世凯连升两级,晚上谭嗣同大人就去了袁世凯的住处密谈:皇上有密诏,要你起兵勤王,清君侧!袁:不知皇上要清谁!谭:这个你别管,你只管先杀了荣禄,再围了园子,其他事我们来办!袁:要干你也给我密诏看看,不然做不了。谭:做不了,现在俺俩都要死,不然这么大个秘密给你知道了,传出去要死很多人得! 谭伸手做掏枪状,袁:行,我回去准备准备,先做思想政治工作,把那些不坚定份子全清除掉,然后大事可定。谭同志放心而去:等通知再动手,别太早了!

袁一夜没睡,这拱卫京师的部队有十几万,光新式陆军就有五支,俺练的武卫右军才六千人,这清君侧的任务难度系数也太大咧!

袁大人到了天亮也下了决心,也没见到诏书,这谭大人要造反,和皇上无关(大清刑律,谋逆是大罪,知情不报是要诛九族的)。袁去密报了北洋大臣荣禄,荣禄听了大惊:还有这等事,这谭嗣同是不是喝多了,也许是突发失心疯,得找个西医给他做个精神鉴定。袁:这个先不管,得先报告太后,说不定他还联络了其他部队。

这谭同志为啥要杀荣禄,荣禄掌握着大清中央警卫团,杀了他然后让皇上下诏换上维新派,大事可谋了。然后围了园子把太后拉出来咔嚓了,接着把反对变法的那些也拉出来咔嚓咔嚓了。。。

太后听了汇报,差点气背过去,俺当年亲手选了他,又亲自培养他,又把朝廷交给他,想不到是这么个白眼狼,这还有天理没有啊!

太后让荣禄召集部队,天还没亮太后就进了紫禁城在太和殿把从被窝里拖出来的光绪一顿连哭带骂:痴儿痴儿,今日无我,明日有汝乎。。。

天一亮,太后就在紫禁城召开批判控诉光绪大会。满朝文武个个抢着发言,都激动的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说的都是维新党如何如何胡作非为,如何如何凌辱朝官,紊乱朝政。。。控诉了一天都没控诉完,最后太后做了个总结:这维新党如此胆大妄为,如此十恶不赦,发展到最后竟敢造反谋逆,这和皇帝一贯的纵容包庇是分不开的。。。所有变法以来被免官的,全体官复原职,那些在此期间和维新党不放弃原则对着干的,年底考评一律评为优等。。。那些新政期间升官进阶的一律罢免所有职务,赶出朝廷,永不叙用。皇上圈禁思过(大清的圈禁,就是把卧室边上房子全拆了,造一圈围墙围起来,只留一小口,每天的饭从小口里送进去,一直到人死了,才扒开围墙进去收尸),大臣们吓坏了,都跪下哭谏,毕竟是皇上。最后决定禁闭在瀛台。

太后再次临朝,大臣们跪请太后听政。太后反对:还要搞垂帘听政?皇上都没了,这次就叫训政!到了这时太后才想起来,忙问荣禄:那些维新反贼抓起来没有?荣禄:这不开了一天会,您也没下旨。。。太后下令:关闭九门,全城大搜捕捉拿维新党。

这时的南海先生早已经逃出京城,到天津上了船一路不停换船,漂洋过海最后到了美国。然后在美国开了个保皇公司,还卖保皇股票(等皇上还政,这股票加倍还本付息,还能给买股票的兄弟捐个官,买的多的赏穿黄马褂),没几天南海先生就实现了美国梦,成百万富翁咧!等梁同志发现不对,北京城已经闭门搜捕了,梁急投日本大使馆,政治避难去了。谭同志明白自己创了大祸,哪也不去,坐等被逮(还是他有点血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