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林一号

寡淡的水,加上些许诱因,有了足够的时间,就变成了酒。
正文

首次出国见闻记- 1

(2024-02-19 20:37:10) 下一个

一九九一年底,我随单位的一个技术考察团到美国考察。这个考察团是和部里另一个单位合并而成的。任务是考察美国三家短波通信设备生产商,从中选出一家作为产品及技术引进的对象。全团一共十个人,而我是这个团里唯一的工程师,还要兼翻译。

  1. 出国考察

我们单位去了一位公司经理,一位设计所所长,电子工业部科技司的一位主管干部,军方XX所的一位主管相关项目的军方代表。此外,因为当时企业没有直接对外贸易的权利,所以还要有一位当地外贸进出口公司的代表。而另外一个单位的代表组成更为奇芭,除了公司总工程师,设计所长,外经处长,还有一位当地银行的行长。据称把他加进来的原因是:引进技术要动用外汇,而外汇要经过银行,而让这位行长出国是银行提供外汇的必要条件。

说起考察,这是当年各公司企业都心知肚明的一件事。如今出门旅游已经不是个新鲜事。但那个年头,一辈子没离开过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大有人在。在有些地方,连跨省市出差都被视为福利。出国考察,更是几乎所有人都要削尖脑袋往里挤的事。当初我们单位曾有一款产品是引进组装的,在向国内用户介绍推销时,就有用户提出:我们可以订货,但需要安排到国外厂家考察, 为的是确保产品质量。说的是郑重其事,还要把这一条正儿八经地写进合同。听后无语,用了很强的毅力压制住了想骂街的冲动。

那时,但凡有一个新项目立项,很多人关心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哪儿引进?能不能出国考察培训?能去香港,是最低限度。去日本就很不错了,也是当时最多的。而能去欧美,则是最高境界。

在八十年代,新产品立项要以国外产品为参照,已经是公开的要求。眼光首先高起来的就是作为用户的军方。在国内生产厂家还没有几家有机会出去的时候,军方的各部门已经陆续有很多人通过各种方式出去开洋荤了。当时欧美各国极力拉拢中国,也知道中国军备水平极度落后,急待更新,所以也看准了这头肥羊要狠宰一刀。对出去的各类代表团的确也提供了不少方便。借此机会,出去的这群老少爷们儿,除了美美地享受了一番资本主义的腐败之后,也的确多少捞回来点儿东西。

中美双方在当时大的交易,诸如“黑鹰” 和“和平珍珠”等项目已经人所共知,早就不是秘密了。在通讯设备方面,对军方出去的这群人说来,可以说是眼花缭乱。当时欧美各国在通讯设备制造方面是争奇斗艳,各显神通。总的趋势都是在从传统的模拟通讯在向数字化通讯转变,但技术手段和标准并未统一。在众多的选择中如何取舍是件难事。说实话,以当时的国内行业水平,是没资格依据技术水准来做决定的,因为很多东西根本就不懂,所以也谈不上评估。而取舍的依据,往往就是技术之外的东西了。除了引进产品,能不能引进技术,是个重要因素。当然说是技术引进,不过就是“来料组装”而已。而不便说出来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能不能去“考察”。当时的外商进入大陆,亦有诸多限制,不能直接和国内单位接触,均要通过中间商,通常就是港商。而香港人对内地当时尚未开荤的土包子们的心理拿捏的很准,知道什么东西能打动人。在交谈的过程中,不经意地提一句,或暗示一下有“考察”这样的环节,往往会有奇效。

八十年代正是“全民经商”的年代,军队各部门都以各种名目成立许多公司,作为对外的“窗口”。而这些“窗口”的功能也真是五花八门。像“保利”这样倒腾军火的就不必说了,就是像总参通信兵部这样的单位也不甘寂寞,在靠翠微路的大院外墙上开了一个口子,装了个门脸,弄来两个兵,连军装都不脱,就是去了领章帽徽在那儿看门,扫地,招呼客人。当然,能有几个客人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不过,军人做买卖,终归是太难看了些。所以一般 情况下都是穿便衣。而且据说有纪律,会见外商时不准着军装。对这些猫腻那些香港人其实都心知肚明。为了赚钱,他们才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买卖能成,他们也乐得配合表演。记得有一次,一批通信兵部的人来我们单位谈事儿。那时他们刚刚换了85式军装,戴大檐帽,扛肩章,一个个穿戴的神气活现。偏偏那天有一个港商也来我们这儿,就在楼道中走了个对头。这双方其实昨天晚上刚刚在酒桌上称兄道弟的喝过酒,相互熟的很,可这时走了个对面,相互都视而不见,好像根本不认识,擦肩而过,互不理睬。我们在旁边看着真是觉得好笑。这共军和国军,为了一个共同的挣钱目标,竟然可以配合的如此默契。

这次出去考察的第一家是美国公司Harris。从搭上线,到考察成行,端的是费了一番周折。能看上眼的第一原因当然是货好。Harris的产品是当时美军的现役装备。虽然这现役装备是不可能卖的,但它的民用版毕竟也是包含了不少相关技术。其次是Harris在引进技术方面松了口。本来Harris就是打算直接卖整机的,对中方要求将整机拆成散件后进口,然后在中国国内再组装成整机后再卖给用户的做法感到莫名其妙。就是在今天,国人对这种脱裤子放屁的做法恐怕也很难理解。但是在当时,这却是几乎所有以 “引进技术” 为名来倒腾洋货的公司的标准做法,即所谓的“SKD”散件引进。仅进口整机再卖给用户,这不算“技术引进”,因为不涉及到生产,也就没有技术考察一说。将整机拆散,哪怕只是拆掉外壳,拔去单元间的电缆,分别装箱运进来,就算是散件 ,引进就会得到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因为涉及到了后期的组装生产,所以“技术考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要“考察“的事情一旦定下来,事情就有的忙了。谁领队去,要照顾哪些衙门,哪些关系必须列入名单,哪些可以忽略,林林总总,一番交易要耗费不少时日。我本来没有卷入这件事的准备,因为通常这种考察都是“头头“们的事。但是组团到最后发现,成员里都是“领导”,了解具体技术的一个没有。从进出口公司来的人虽然可以当翻译,可压根不懂技术。这样一旦出去了有涉及到技术方面的问题,无人可以应付。于是把我拉了进来,而且身兼两职,应付技术方面的问题,还要当交流的翻译。之所以选中我,我想无非是因为我从一开始就参加了这个项目的技术论证过程,有关报告也是我写的。当时国内尚无有关的技术标准,于是就把美国的军用标准直接搬了过来,翻译成中文,就成了自己的军用标准。这个翻译的活儿也是我干的。把我拉进来,好像也合乎逻辑。

当时的出国有很多程序,现在看来颇为好笑,但在当时却是必须的。其中之一就是“出国教育”。准备出国的这几个人,要在指定时间由团长带队,到上级主管部门去被“教育训话”。我们是电子工业部直属单位,但此次训话却要到市里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原因是因为企业没有进出口权限,“外贸进口”这事归外贸公司这个衙门管。所以尽管两个单位互不隶属,我们这几位也得乖乖地上门,被“教育”一番。

记得那天接待我们的是个什么处长,到也算客气。当时的“教育”内容除了一些基本的在国外的注意事项外,主要的内容是“不要跑”。当时“8964”过后,各种形式出国后不回来的事层出不穷。据说有一个外出团组在机场等回国的航班时,眼见着其中几个人提着包就走了,后面的人连声叫也不回头搭理。带队的人也不敢去追,因为害怕一旦离开剩下的人也跑了。所以后来再出去的团一过海关就把护照都收了集中保管,以免再有人跑。那个处长的谈话内容主要也是这些。因为毕竟不是一个单位的,话说得挺客气,我记得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那边是你的地儿吗”?意思当然是:既然不是,就别打那边儿的主意了。

除了这些事情,买机票也是件大事。因为是公务旅行,那时买机票必须要经过指定的旅行社。而且我们也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将要去的地方及出发返回日期告诉他们,然后由他们订票,怎么走他们说了算,绝不是今天自己在手机上鼓捣鼓捣就完事这样简单。

出发前,为了取机票我专门跑了一趟北京。因为要代理国际机票,所以这个旅行社好像也有了准外商的待遇,办公室设在一座高档涉外酒店里。因为要去几个地方,中间又要转机多次,所以机票有厚厚的一本,是手写的。我得把所有机票的每一页都看一遍,确认名字,地点,航班,时间都无误。旅行社的人看我在那里一页页的看得很仔细,以为我是个老出门的行家。其实,我是第一次看到这种联程机票,那些机场名字和航班号弄的我晕头转向,可是费了一番功夫。

我们这一行人,都是第一次出国,免不了一番忙乱。几分期待,几分忐忑。终于到了启程的那一天,我们到了北京,会合上共同组团的另一单位的一组人,登上了赴美的航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莫林一号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ager812' 的评论 : 看来当时各地规定大同小异。不过我们似乎没有告知不和台湾人接触。也许因为我们是短期出国,基本没有机会。不过我们在那里倒是真的有一次和台湾人打交道的经历。后面会说。
cager812 回复 悄悄话 我八十年代出国进修,护照在市外事办办。机票要到北京部里拿,还要到一个地方接受外事教育,很多条注意事项。现在只记得两项,1,不要和台湾人接触,2,不要和以色列人接触,3,回来即上交护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