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衰翠减话红楼

从明清易代史看红楼梦

如需音频版,可关注油管同名频道
正文

013 宝黛钗(之三) 其他

(2023-06-12 03:41:32) 下一个

宝黛钗(之三)  其他

【一】宝黛初会和金玉初会中的通灵宝玉

宝黛初会和金玉初会,都是红楼作者着墨很多的两个场景。

对于宝黛初会,作者先是强调二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呼应故事中木石前盟的设定,也对应历史上崇祯继位的合理性与宿命感。二人相见之前,先写黛玉自幼体弱,有癞头和尚说要不见外姓亲友,才能平安了此一生。评宝玉的两首西江月,也是在这个场景下写出。这两点我们之前分析过,是隐喻崇祯接手大明时,国家状况内忧外患,同时明朝的制度也决定了帝国终将崩坏的结局,而以崇祯自身的才能和性格,注定无法力挽狂澜,只能成为亡国之君。

从初次见面宝玉就摔玉的情节看,宝黛是注定的悲剧,金玉配是必然的结果。因为通灵宝玉的原型为传国玉玺,玉玺被摔,最著名的一次是王莽篡汉时,他派人去向他的姑姑王太后索取传国玉玺,王政君大怒,掷玉玺于地,摔崩一角,王莽命人以黄金镶补。所以无论是宝玉摔玉,还是后面的金玉之说,都是作者在暗示红楼的背景为政权更替,国破家亡的末世悲剧。

就在宝黛见面的当天晚上,黛玉开启了还泪之旅,并且自己伤心说:“今儿才来了,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来,倘或摔坏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这样一种谶语式的表达,也是作者在暗喻,崇祯虽然殚精竭虑的想要治理好国家,但是明朝政权的衰落,崇祯仍旧要负最大的责任。

 

对比宝黛初见面就相爱相伤,金玉初会似乎平和许多。然而,作者却在宝钗托起通灵宝玉时,插入下面这首诗: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前面四句是故事中的设定。

后面四句放在这里,和当时的气氛并不相符,甚至可以说是诡异。尤其是最后两句,脂砚斋在这里批语是:末二句似与题不切,然正是极贴切语。这里作者应该是影射清朝夺权的过程,虽然在史书上貌似平和,然而实际上却是暗藏了累累白骨。

同时“忘姓氏”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满清入关后,那些幸存的朱家后人,为了躲避满清的迫害,在国破家亡之后,纷纷隐姓埋名,或窜伏山林,或辗转流徙,开始了艰难的逃亡生活。比如崇祯之子朱慈焕,改名王士元,以教书为业,七十五岁时还是被康熙找到并被凌迟,两个儿子也被斩首。癸酉本中宝玉离开宝钗后,过着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生活;而巧姐则是嫁给板儿,隐居在乡间。这两种状态,基本是就是明朝皇族后裔的归宿,但是他们都必须隐藏自己的身份。第二层意思是指,在经过满清的奴化统治后,汉人渐渐臣服,接受剃发易服,忘记了作为汉人的衣冠礼制,丢掉了祖宗的训诫。这在明朝遗民眼里也是一种“忘姓氏”。

中间两句“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是作者感慨每一个朝代的兴起和衰落,似乎都有天意和运气的成分,可是却也逃不脱崩塌的结局。后一句“时乖玉不光”,是因为大明末期除了自身的原因也有小冰河期带来的各种天灾,才造成国运不济。而前一句则是预言满清早晚也会有运尽之时,毕竟两千年的秦制,没有哪个朝代可以逃脱历史轮回的周期律。

【二】宝黛钗住处的隐喻

先说宝玉的住处。进入大观园之前,宝玉和贾母住在一起,给自己的屋中题为“绛芸轩”。元妃让大家搬进大观园,宝玉选择了“怡红快绿”,也就是怡红院。最初,宝玉给这里命名的是“红香绿玉”,源于海棠和芭蕉两种植物。结合植物和颜色的影射,以及香玉代表政权。很明显,宝玉的住处,也是在影射朱明与满清对于政权的争夺。但是宝玉只是自称怡红公子,表示在明清之间,人心还是偏向明朝。

黛玉的潇湘馆,最初题名为“有凤来仪”。无论是潇湘馆还是有凤来仪,都在暗示黛玉的帝王身份。潇湘的典故源自舜。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寻至湘江水边,遥望九嶷山日夜恸哭,悲痛不已。血泪洒在湘江边的竹子上,形成斑斑泪痕。这个典故中是一个帝王去世,两个妃子投水。而在甲申国难中,也是一帝二后自尽殉国(崇祯帝、周皇后,和天启的张皇后)。潇湘馆外的竹子,既符合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之说,也符合湘妃竹的典故,同时“竹”还与“朱”谐音。

相比宝黛住处的明显喻义,宝钗的蘅芜苑的影射相对比较隐晦。蘅芜,典出东晋王嘉《拾遗记》,卷五《前汉上》,原文是:“帝息于延凉室,卧梦李夫人授帝蘅芜之香。帝惊起,而香气犹着衣枕,历月不歇。帝弥思求,终不复见,涕泣洽席,遂改延凉室为遗芳梦室。

书中提及汉武帝思念李夫人,夜有所梦,梦见李夫人手持蘅芜之香。汉武帝醒来后,香气仍旧弥漫在室内。下面宝玉的对联“吟成荳蔻才犹艳,睡足荼靡梦也香”,此处的“梦也香”,正有回应此典的内涵,可见蘅芜一词的来历正是出自《拾遗记》中。

而历史上最著名的关于李夫人的诗,则是李延年曾谱诗歌咏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再难得。”宝钗住蘅芜苑,后文取“蘅芜君”之名,是将宝钗比作“倾人国”的“北方佳人”,暗讽皇太极是倾覆大明的北方政权。

汉武帝思念李夫人的典故,出现在诗文当中也不少见,白居易、李商隐、李贺都写过《李夫人》的诗歌。蘅芜虽不常见,但李夫人的典故却常见,如唐代徐夤的《梦》一诗中的“武帝蘅芜觉后香”亦是此典。且在关于蘅芜的典故之中,必然是与李夫人典故有关的。

而蘅芜苑内,雪洞一般素净的房子,也是呼应“北方佳人”这个隐喻,影射宝钗是来自东北苦寒之地。

【注:值得一提的是,蘅芜苑的对联还出现了“荼蘼”,荼靡是春天开得最晚的花,开完之后,人间再无芳菲。苏轼有诗:“荼靡不争春,寂寞开最晚。”第六十三回占花签,麝月曾掣着的一只花签,上面便是一只荼靡花,题着“韶华胜极”四字,旁边一句旧诗:“开到荼靡花事了。”且又有脂批又在二十一回写道:“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这里出现荼靡,正是暗示了宝钗、麝月是在宝玉出家前,陪伴在宝玉身边的最后两个人。】

在第十七回中,描写蘅芜苑在园中的位置:“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己夹在此处的批语是:“补四字,细极!不然,后文宝钗来往,则将日日爬山越岭矣。记清此处,则知后文宝玉所行常径,非此处也。”这里批者提醒读者,要注意宝钗如果不是通过这个“朱栏板桥”,就要“爬山越岭”才能进到园中的其他地方,更加奇怪的是,批语还说宝玉却不常常用这条道。这里“朱栏板桥”应该是指的明朝控制下的山海关,喻后金如果不能通过山海关进入中原,则需要绕道蒙古。而宝玉不用这条道,是因为大明想进入辽东,途径则不限于山海关,比如登莱防线一侧的毛文龙就曾带领约200人突袭了后金要塞。

另外,作者写蘅芜苑中的植物是:“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没有花木花香,只有异草,喻意宝钗的异族身份。“翠带”、“金绳”指向满清后金。“丹砂”、“金桂”影射满清最终收服了林丹汗和吴三桂。

除了丹砂金桂,蘅芜苑中还有许多异草,大多出自离骚楚辞。或许暗示作者对宝钗的品格和能力有所赞许,即对皇太极作为一代明君还是肯定的态度。这和宝钗的判词“高士晶莹雪”意义相同。

 

 

【三】宝钗的生日

对于宝钗身份的暗示,作者除了在其住处有所影射以外,还有她的生日。

第二是二回中,贾母给宝钗过十五岁生日,凤姐和贾琏商量给宝钗过生日,凤姐说: “二十一是薛妹妹的生日”,此处却没有提月份。

细看文本,发现宝钗的生日非常混乱。似乎应该是正月二十一,但是结合前后文,却不可能在正月里。

正月十五,元春省亲后:“且说荣宁二府中,因连日用尽心力,真是人人力倦,各各神疲。又将园中一应陈设动用之物,收拾了两三天方完。

按十六、十七两天算,则正月十八,宁府唱戏,宝玉去了袭人家“良宵花解语”。所以及至宝玉给黛玉说“耗子偷香玉”笑话,至少在正月十九。至次日,“王熙凤正言弹妒意”,然后湘云来了。次早天明时,宝玉便跑到黛玉房中,并让湘云梳头,宝玉这晚不理袭人,到第二天和好,巧姐出痘疹,所以这天至少在正月二十二。

凤姐款留两个医生,十二日不放回家去。贾琏搬出外书房,十二日后送了娘娘,贾琏仍复搬进卧室。重复“十二日”,就是提醒读者:十二日后,显然到二月份了。

凤姐跟贾琏商量“二十一是薛妹妹的生日”,说这话时,是二月,所以这个生日不会是正月二十一,只能是二月二十一日。

宝钗过完生日后,又隆重地写猜灯谜!灯谜自古是元宵节这几天的传统活动,不可能到二月。那为什么要把看似二月二十一的生日,故意插入到正月十五的元春省亲和元宵灯谜之间呢?

因为二月二十一是努尔哈赤的生日,必须要藏,却故意露出破绽,让读者看出有问题,是惯用的错误提醒的方法。

二月二十一日,是努尔哈赤的生日,并非宝钗皇太极的生日,且生日宴上大闹天宫的金猴,也是努尔哈赤,却为何都说到宝钗身上?第一,这是红楼梦中惯用的手法,经常把这个人物的某事,放到另一个相关的人物身上,读者其实是很容易分辨的。就如宝钗的生日,绝不能用皇太极本人的真实生日,会让人一下看出来,用努尔哈赤的生日,再把它混到正月里去,真真假假,就能做到真事隐,不那么明显了。但算清了二月二十一日的读者,又看出宝钗是“金”阵营,那努尔哈赤的生日便可一眼看穿,不影响阅读。第二,这里作者让宝钗(皇太极)过了努尔哈赤的生日,实际是影射努尔哈赤之死以及皇太极继位,这一点与元妃省亲以及端午打醮有关,我们放到元春篇的第三篇再细论。

 

【四】贾母对于钗黛的态度

贾母对于宝钗的态度,也是历来红学讨论的话题。第二十二回,宝钗来到贾府中的第一个生日,贾母提出要替宝钗做生日,书中有这样一句:“贾母自见宝钗来了,喜她稳重和平。”第三十五回,贾母更是当众赞扬薛宝钗:“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算起,全不如宝丫头。”第三十八回,贾母听湘云说宝钗帮她预备了螃蟹宴,便夸奖宝钗:“我说这个孩子细致,凡事想的妥当。”这几处都是明写贾母对宝钗的欣赏之情。可是后来陪刘姥姥游赏大观园,来到宝钗的蘅芜苑,眼看这里素净得像“雪洞”一般,不仅明确表示这种风格不太适合年轻姑娘,还认为这会让别人以为贾府简慢客人,非要自己拿几样东西给宝钗来装饰一下不可。从这一情景来看,倒似有点“嫌弃”宝钗,这种嫌弃并非嫌恶,而是有一种看不起和不认同。总体的感觉,贾母对宝钗是真心欣赏,却谈不上喜爱,并且认为薛家在礼数和教养上有所欠缺。

结合宝钗和贾母所影射的身份,作者应该是要表达:假使朱家祖先在世,也会感慨皇太极比崇祯优秀了太多,不论是帝王胸怀、心术、城府、谋略、识人之明、礼贤下士、治国能力等等各个方面,皇太极都是全方位碾压崇祯。不过,即使皇太极再优秀,那也是“别人家的孩子”。欣赏会有,但是不会真心喜爱。

对比贾母说起黛玉宝玉,自己抱怨着哭,感叹:“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这才是真情流露。想来朱家先祖怨恨自己的儿孙不争气,同时心有不甘,眼见邻居家的孩子一个比一个优秀(除皇太极外,多尔衮、康熙、雍正,乃至顺治都比明末的几个帝王靠谱),国运衰败,江山易主,也是无可奈何之事了。

然而,满清虽然有几个才干优长的君主,在汉人士大夫看来,仍然属于蛮夷,缺少礼数和教化。这种心态上的优越感,就很类似于贾母这种几代贵族,看不起薛家这种皇商暴发户,书中用贾母不满蘅芜苑过于素净来影射这一点。

对于薛家觊觎与宝玉的姻缘,贾母也不是没有提防的。前八十回中,有几处暗示,但是并不明显。只能说贾母和王夫人,对薛家自称的金玉相配,采取了冷处理不回应的措施,就是在间接的拒绝薛家。到了癸酉本中后二十八回,贾母评十二生肖中,才千里伏线的回应了宝玉那个老鼠精偷香芋的故事,暗指宝钗心思深沉,在贾府各处收买人心,觊觎宝二奶奶的位置。

 

 

【五】钗黛的花签

黛玉的花签是“芙蓉”,题词是“风露清愁”,配诗是“莫怨东风当自嗟”。芙蓉即荷花,取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典故,可以理解为所有与满清抗衡的、忠于大明的人物。宝玉后来祭奠晴雯,也用芙蓉。香菱的原名“英莲”,也有此意。

“风露清愁”的意思就更加明显了,“风”“露”“清”都指向满清,自然是大明之仇,崇祯之愁。

“莫怨东风当自嗟”出自欧阳修的《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全文是: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诗中的“汉宫有佳人”、“绝色天下无”是案指大明的锦绣江山。“远嫁单于国”、“一失难再得”是指汉人政权被蛮夷夺取。“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是在讽刺崇祯无治国之能,致使国家内外交困。“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这几句几乎就是黛玉葬花词的翻版,喻国破家亡,汉族百姓被屠戮的血泪史。最后一句“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是指大明气数已尽,明亡其实并非亡于满清,而是亡于自身的问题。

 

宝钗的花签是牡丹,题词是“艳冠群芳”,配诗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牡丹是花中之王,艳冠群芳指满清消灭大明、大顺和大西政权,最终入主中原。

配诗“任是无情也动人”出自晚唐诗人罗隐的《牡丹》,原文是: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首句的“东风”指向满清。“倾国”再次出现,呼应宝钗的身份是大明王朝的终结者,与“蘅芜”的典故寓意相同。“芍药”、“芙蓉”都是朱明的指代物,所以面对牡丹只能是“为近侍”和“避芳尘”。最后两句“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喻皇太极虽实为清朝奠基者和开国之君,可惜最终却未能入关登基,早逝于东北。

这里着重讲一下“任是无情亦动人”一句。“无情”和宝钗的“冷香丸”相呼应,都是比喻皇太极以及满清铁骑的冷酷和杀戮。这就涉及到皇太极这个人物的历史复杂性。前面我们分析过,皇太极相比其父努尔哈赤,对汉人的屠戮少很多,尤其对辽东投降的百姓基本采取恩养的政策。但是,少并不代表没有,相比努尔哈赤的滥杀嗜杀,皇太极的杀戮是有选择性的、有策略的。与明朝对抗期间,对于抵抗的明朝百姓和军人,一旦征服,也是绝不手软。比如松锦之战收服洪承畴后,其余被俘的三千多人一律处死。两次征朝鲜,血洗平壤。破锦州,三日搜杀,妇孺不免;掠济南,城中积尸13万。

而对于有能力的汉族人才,皇太极则是很有心胸和手段来笼络人心,此即宝姐姐的“动人”之处。比如范文程、祖大寿、孔有德、洪承畴这些决定两个政权生死存亡的人物,都是因皇太极的人格魅力而归附。【以祖大寿为例:崇祯四年,大凌河之役。祖大寿在城内已经没有粮食,需要杀马杀人为食的情况下,无奈率部众万余人第一次献城投降。投降后的祖大寿以妻子家眷在锦州为借口,主动请缨要带人混进锦州做内应,帮皇太极拿下锦州。然而,祖大寿一离开皇太极大营,就借着大雾甩开了同行的大部队兵马,只带了26名亲信进了锦州,把城门一关,反悔了!对于祖大寿的降而复叛,皇太极没有恼火,也没有拿与祖大寿一起投降的部将子侄出气,反而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极高的气度,皇太极写信给祖大寿说,依旧信任祖大寿,并且会好好照顾他的子侄们。后面的十年间,皇太极没有放弃对祖大寿的招降,去过几次书信,还交过一次手,尽管祖大寿一直没有回音,皇太极仍非常有耐心。直到崇祯十五年,松山之战中,明军被团灭,总督洪承畴及祖大寿三个弟弟被俘投降。随后皇太极围困锦州,再次向祖大寿抛出橄榄枝,祖大寿仍坚守了一年,再次面临山穷水尽,才迫不得已投降。十年后,祖大寿与皇太极再次相会,皇太极既往不咎,仍任祖大寿为总兵,还把他编入正黄旗,至此除了在山海关一线的吴三桂部,祖家将大部分部曲全部降清。】

任是无情亦动人”基本上概况了皇太极作为一代开国之君的政治智慧和手腕。

在宝钗抽完这支花签后,叫芳官唱了一支《赏花时》,结合宝钗的影射身份来看,这支曲子可以解读为描述皇太极向南征讨明朝:“翠凤毛翎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您看那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教人留恨碧桃花。”尤其是“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一句,似乎影射皇太极在松锦大战中险些被曹变蛟刺杀。

所以,当芳官唱完,宝玉“只管拿着那签,口内颠来倒去念“任是无情也动人”,听了这曲子,眼看着芳官不语。”就是暗示读者,这一支曲子也是与宝钗的原型有关。

 

【六】宝黛钗的结局

最后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癸酉本中三人的结局。

宝黛在成亲的前一天,贾府被抄家。宝玉被流寇掳走。黛玉在贾政、邢夫人去世后,勉力持家。后来,却因为中了宝钗的离间计,误杀小红。(这一点在第二十七回中已有伏笔,宝钗在小红和黛玉之间留下心结。小红的原型为袁崇焕。)小红死后,贾府众人因黛玉的猜忌多疑感到心寒,无人再愿意出力保家。最终,贾府落于流寇之手。黛玉为免于受辱,在柳叶渚,柳树旁边的槐树上自尽而死。符合黛玉判词和判词中的画(“玉带林中挂”,两棵枯木加一围玉带),也符合崇祯煤山上吊的死法。

此外,黛玉在自挂之前,因为怕别人发现尸身却不知名姓。于是将当年宝玉病时赠与他的两个旧手帕,放进旁边的柳树洞里。一年后,宝玉发现黛玉的白骨,看见这两块帕子,才意识到白骨是黛玉。后来在宝钗的帮助下,安葬了黛玉的尸骨。黛玉死后的境况,呼应葬花词的谶语,也符合崇祯死后的遭遇。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二十二日,攻破北京已经三天的农民军“大顺皇帝”李自成,终于在煤山上找到了明朝亡国之君崇祯皇帝的尸首。而后李自成命人将崇祯尸首拖下煤山,与周皇后(崇祯帝皇后)的尸首一起在东华门示众。北京城的大小官民们,也因此看到了崇祯帝夫妇的“最后一面”:崇祯帝尸身以发覆面,还赤着一只脚,全身衣服凌乱,场景十分凄惨。崇祯帝的尸首被发现时,衣服里有遗书一封:“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李自成也是以此来确定崇祯的身份。而到了四月初三下葬时,崇祯的“后事”,更是冷冷清清。虽然李自成下令以“帝王礼”安葬崇祯,但是北京城里的前明官员,这些不久前的“崇祯臣子”,全都躲得干干净净,可谓“百官无一执绋者”。只有顺天府尹奉命雇了三十六名役夫,把崇祯夫妇抬到昌平的田贵妃墓安葬,期间还因为大顺政权拨款不够,连工钱都没给足,幸亏当地乡绅们凑了“三百四十千钱”,才叫崇祯夫妇入土为安。至清兵进驻北京城后,多尔衮再次对崇祯帝的坟墓进行了修缮,并且正式更名为“思陵”,思陵直到顺治二年才完成修建。当时的清朝国库非常缺钱,思陵还是在顺治帝不断的催促下才完成的。

 

黛玉死后,宝玉虽然伤心,还是很快和宝钗成亲。(第五十八回中,藕官祭奠菂官,被宝玉袒护,后经芳官解释,说了一篇关于续弦的道理,宝玉很是认同。即是伏笔黛玉死后宝玉续娶宝钗。)不过二人婚后三观不合,宝玉不愿效忠异族统治的朝廷,而宝钗却执意要宝玉求取功名。最终宝玉离家。开始时是出家为僧,但是很快发现庙里的生活也不单纯,最终沦落为乞丐。晚年与老去的湘云相遇。在湘云病逝后,宝玉独自划船至海上。在经历家破人亡,朝代轮转之后,宝玉主动纵身跳海,却没能死去,是被金刚大士拉到了太虚幻境。最征皇权的贾宝玉,乘坐浮舟漂泊在海上,是源自孔子的主张:“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暗示满清即使得到天下,却始终无法完全赢得汉人衷心拥护。宝玉跳海而不死,是寓意中国两千年历史,皇权轮转,却是不灭不死的。

 

宝钗在宝玉离家后,改嫁贾雨村。符合开篇“钗于奁内待时飞”的伏笔。后来雨村再次官场失势,被流放北方,宝钗与其一同流放,死于北方冰雪之地。结合贾雨村的原型洪承畴,宝钗最后嫁给雨村,是影射皇太极死前的最后功绩:赢得松锦大战和收服洪承畴。松锦大战时,皇太极的健康状况已经出问题了。海兰珠去世以后,皇太极常常昏倒,精神状态也很不好。松锦大战爆发,洪承畴带着13万大军前来,前线吃紧。而这个时候皇太极旧疾复发大量流鼻血(史书记载为“鼻衄”),这很有可能是由于高血压造成。为了不影响一国之主,一军之帅的形象,他用碗盛着鼻血,竟然就这么骑马走了三天,赶到了战场。一年多后,清朝形势大好,接连取得胜利。皇太极欣喜之余,多天举办宴席。正可能是因为这种情绪激动与过量饮食,为皇太极敲响了丧钟。崇德八年八月九日,皇太极回到寝宫,感到身体不适。可能在坐下缓解头晕等症状时,因高血压导致中风(脑淤血等)而暴死于沈阳故宫。宝姐姐的判词“金簪雪里埋”,以及结局中,因没有冷香丸致使热毒发作而死,即是影射皇太极因脑中风死于关外苦寒之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