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何必随例作埃尘

(2023-04-03 22:25:14) 下一个

历来有三皇五帝的传说,以之泛指远古时代。关于三皇五帝,历来说法不一;但一般以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为三皇,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位居五帝第四帝尧,帝喾之子,古唐国君主,历史上为旷世贤君《史记·五帝本纪》:“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可见尧是远古传说中一位优秀的君王;更由于有尧舜禹禅让的传说,使得尧舜时代成了“公天下”的楷模。而自禹之后,中国就进入“家天下”;后世为了这张龙椅,伏尸百万,流血漂杵;骨肉相残,烛光斧影,直令后人倍感“公天下”之可贵。

据史书记载,帝尧有九子,但却没有将天下给儿子,而是坚持“天下德者居之”这一原则传位给天下的贤者帝舜,充分体现了帝尧“天下为公”的高尚品质

《史记·五帝本纪》:“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以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按司马迁的叙述,尧不把天下传给儿子丹朱,是因为他知道儿子不贤,于是选贤任能,天下传授给了舜。在尧看来,把天下传给舜,那么天下都能得好处,只有丹朱一个人不满但如果把天下传给丹朱,那么天下都不满只有丹朱一人得到好处。为了天下安宁,苍生幸福,帝尧弃子而任贤,这正是符合儒家“公天下”思想的道德规范,故一直为后世所崇仰。

关于尧禅位于舜及其儿子丹朱的结局历来也有不同说法,由于年代久远,后人也无法考证。比如《竹书纪年》夺权,禁了尧,并把丹朱禁闭在别处,使父子不得相见说后稷放逐尧子丹朱于丹水。《太平御览》卷六十三引《尚书》逸文说尧子不肖,舜使他居于丹渊,并保持诸侯王的地位,因此称为丹朱,后世一般依照此说。但丹朱不肖,放逐,并因之而得以善终,这是人们比较采用的观点

按照这一传说,我们就有了讨论的话题。丹朱所封刘国,其子孙以国为姓,史称之为刘氏正宗因此,丹朱是为刘姓始祖。丹朱去世之后,刘姓子孙繁衍,累立功勋,乃至还建立了影响至今的大汉王朝。丹朱十八世孙刘累,为夏帝孔甲养龙有功,孔甲赐他“御龙氏”。刘累,被史学界所认同的刘姓历史上第一位名人,成为国内外刘姓所信奉的始祖。丹朱二十一世孙被商汤封为豕韦国君七十五世孙便是刘邦。自后,刘姓扎根中华大地,子孙繁衍,所谓“十里不断刘”,刘姓遍天下,涌现出无数杰出英才,成为中华民族四大姓氏之一。尽管刘姓来源复杂,尤其是如刘邦赐功臣项伯姓刘一样,历代刘姓皇帝赐姓较多;但刘氏一姓,始终是以丹朱十八世孙刘累后裔为主脉。

丹朱不肖,不如父,这大概属实,但从有限的文字记载来看,丹朱其实不是混蛋,更不是,只是顽皮贪玩,不爱学习而已。尧用尽了种种办法教导他,据说,尧为了教育儿子,甚至发明了围棋,以此来训练儿子的智,培养儿子的个性但是,丹朱始终成不了大器,就连下棋,也没有达到的境界。因此,尧在彻底失望之下,把帝位传给了舜,被后世尊奉为“公天下”。

对于尧不传子而传外姓,如果用今天世俗的眼光看,尧干的是傻事,一个好端端的天下白白送给了别人。论才智,丹朱至少比司马衷强,而暴虐残忍则远不若胡亥杨广;如果尧把天下传给了丹朱,就可能没有夏王朝了。当然,历史没有如果,后人也只是“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而已

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制高点去审视,就不得不佩服帝尧的智慧和高明;正是这种最伟大的政治智慧,成就了他最高尚的政治道德,让千秋万代,崇尚其为“天下为公”的楷模。而最为重要的是,他因之而保全自己后代子孙。如果当时由丹朱即位主宰天下的话,也许可能会放大自己的恶就可能会为一个非常残暴的昏君;那么,丹朱迟早会被天下抛弃的,甚至会因为民怨沸腾,导致族灭。如是,则尧的后代子孙,可能会死无噍类,还有什么“十里不断刘”?更别说有四百年的大汉天下了

方惟深古柏》诗云:“四围乔木尽儿孙曾见吴宫几度春若使当时成大厦亦应随例作。”诗人借柏喻世,当年柏树如果飞黄腾达,有幸成了建造吴宫的栋梁,那有今天满山的子孙?而吴宫虽然显赫一时,但世事风云,早已是断壁残垣,化为尘埃矣。

于是,就想起了朱元璋,做了皇帝,便一反前朝惯例,实行建藩制,使全国遍地皆朱姓王,俸禄丰厚,穷奢极欲,强占民田,怨声载道;史载,当时山西一年的财政总收入,还不够全省大小藩王的俸禄。等到王朝覆灭时,皇室子孙被起义军全部杀尽,几乎无一幸免。真是子孙封王“成大厦,亦应随例作埃尘”,较之帝尧,二者高下判若云泥;这既是政治智慧,也是因缘果报芸芸众生,固不可人皆为尧舜,但可以不学朱元璋,为子孙计祸子孙,何必随例作埃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