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叫的苗

基督徒中的写作者,爱神爱道爱文章
正文

神爱的孩子---第七章 不是她的奴才

(2023-09-21 13:41:49) 下一个

        晓君不逛街的决心实施了几个星期。周六一大早,她就摆出大扫除的架势,吸尘、擦地、洗一锅床单、一锅衣服,大做忙碌状,不给土豪太太机会开口。美国谚语说,要形成一个习惯,必须坚持六个星期。可惜很快到了感恩节,之后的黑色星期五,向来是商家大促销之际。晓君自个儿也动了念头去淘些便宜货,悠悠也约了个朋友那天一起逛mall。于是旧戏重演。开车的路上,晓君不无遗憾地想,实在是天时不对,希望就破这一次例吧。

        晓君和土豪太太先在Macy’s买了羊绒衫,土豪太太说既然大减价,就别看衣服了,美国衣服本来就不贵、能省几个钱?去买几个包吧。两人来到Coach包店,与其他店里的熙熙攘攘不同,Coach店里空荡荡的,没几个顾客。晓君看看门口、货架,没一个减价的招牌。晓君就问一个非裔大妈售货员:“黑色星期五,你们一点儿折都不打吗?”

        非裔大妈蛮热情,介绍道:“你用facebook吗?到脸书上赞一下我们的产品,就可以拿到25%的折扣。”

        晓君犹豫道:“脸书的帐户我倒是有,可很久没用了,算了吧。”

        非裔大妈没有别的客人招呼,努力想促成这单生意,不遗余力地提供帮助:“没关系,我把我的ipad拿给你用。你只要能上了脸书,我来教你怎么拿coupon。”

        晓君看看土豪太太两眼放光,手上已经抓了两个包,大有血拼一把的架势,叹口气,安心来搞定折扣券。她的用户名、密码都忘了,试了半天,只能要求脸书把登陆信息发到她的邮箱。等了一阵子才收到,然后进入脸书,一步步按非裔大妈的指导,前后足足折腾了二十分钟,才算拿到一个code。钱真是不好省啊。

       土豪太太也感到折扣来之不易,左挑一个、右挑一个,然后又和国内的亲友嘀咕一气,换换这个、调调那个颜色,足足两个钟头。晓君本想去逛些其他店的,土豪太太不让她走,晓君看她也确实搞不定,连个颜色都说不全,只好在旁边陪着。土豪太太最终定下来七个包包加钱包,花了两千多元。晓君陪着的功夫,自己也看看,心想自己辛苦搞定的折扣,干嘛不享受一下?琢磨着冬天全是深色的衣服,买个大红色的包吧,也增添一点亮色。土豪太太一迭声地夸好看,鼓励她买。最后晓君花两百四十元,买下一个红色坤包。

        晚上王施喜下班回来,听说晓君买了coach包,看看实物,脸色就不太好。等到两人睡下,王施喜唠叨起来:“人家土豪买coach,你也跟着买coach!有这个必要吗?你什么场合用?你根本就不爱背包的人,花这个钱干什么?而且还买个大红的,你中年危机了吧?那最不实用的颜色!我看你一年能背几回?最好回头去退了。”

        晓君不悦道:“我觉得好看就够了,用不着你操这份心。”

        王施喜道:“我在机场见得多了,有的是好看的包。花两百多块买个大红的,又那么小,根本不值!明天去退掉!”

        晓君怒气上来,反击道:“平时我买便宜货,你说是买回来一堆垃圾。今天买个贵的,你又说不值。你存的什么心啊?看我花钱就心疼是吧?”

        晓君冷笑道:“是,这个包是可买可不买。有本事你陪土豪太太去逛街,我眼不见心不烦,自然不会买。可既然是我陪了,我当然要买点东西。你把我当什么人呢?奴才陪着主子逛街?只有鞍前马后伺候的份儿,自己还不能买东西?告诉你,王施喜,你不要欺人太甚!”

        王施喜怒道:“谁欺负你了?按你这个逻辑,我经常带她逛街,我该买多少东西了?你不要扯别的,咱们就事论事。你平时上班背个帆布包,逛街有个挎包。这个包也就是去教会背背吧?这个尺寸、这个颜色,实用吗?你就是自己没主见,人家买什么,你也就买什么!你能和人家比?人家千万富翁,几百一个包玩儿似的,你有那个财力?”

        晓君冷笑道:“说到头,还是心疼钱!你不是不计较钱么?土豪随便给你两个小钱,你都是没问题、好好好!怎么我花点钱,就让你气急败坏成这个样子!你怎么不把这笔账算到土豪头上?不陪他老婆逛街,我也不会买这个包!这么着,你就当土豪这个月少付了你三百,反正只要人家开口,你都是没问题!生意不是生意,朋友不是朋友,一家人的生活搅得乱七八糟,就围着土豪转!我不发脾气,你倒来劲了!你揽回来的破事儿,责任都落我身上,你知足感恩吧!每个周末你拍拍屁股走人了,我替你招呼、我得陪着她逛街!你以为我稀罕吗?有种你把她送到加州去,我保证一年不逛街不买东西。既然你做不到,就别管我花钱。我陪她算帮你忙了,你该付我工钱,我上街买东西等于按劳取酬!”

        王施喜怒道:“又来啦!又扯到土豪身上去!你不要转移话题!我不是见不得你花钱,问题是你豆腐花肉价、花了钱还没买到精品!你什么眼光,一个大红的包你什么场合背?人家土豪都比你会买东西…”

        晓君冷笑道:“原来如此,土豪眼光好、会买东西…难怪前两天土豪老婆说墙角该摆盘植物,你马上就颠颠地买回来。我还说家里来了人,你搞起形象工程来了,舍得几十块钱买盆植物。感情是人家眼光好!哼,我这辈子,还就瞧不起人云亦云的跟屁虫。我觉得好就够了,你看上看不上我不care!真好笑,我还忘了说了,土豪说这包棒极了,她后来也买了一个。你最好想想清楚再发表意见,别和你的主子两岔了,让人笑掉大牙!”

        王施喜叫道:“你胡说什么呢?谁是你的主子?!”

        晓君冷冷说道:“你声音再大点儿!把全家人都吵醒,再让土豪老婆听见才好呢?你在人家面前不是和蔼可亲、学识渊博、又勤快又体贴脾气又好么?怎么现在像只疯狗似的?”

        王施喜略略压低了声音,气狠狠地道:“好,我像疯狗,你照照镜子,看看你自己像什么?土豪来家几个月,你就给了我几个月的臭脸色!你不是书香门第吗?你不是美国的大博士、教育水平高吗?看看你的为人处事,连个小市民都不如!人家土豪怎么说,也是朋友的朋友。一个月付你三千块,也对得起你。我就不明白,你有什么好气不顺的?亏你还是信主的人,说什么爱啊、包容啊,全是假的!以后少假惺惺去教会了,装得什么似的!也别和我说什么恩爱夫妻营了,老子概不奉陪!”

        王施喜这句话一出口,晓君顿时气白了脸。

        恩爱夫妻营是北美家新协会举办的一个活动,已经在教会进行了四五年。每对参加过的夫妻都赞不绝口,对夫妻增进感情、有效沟通有很大帮助。土豪太太没来之前,晓君就提过几次,希望王施喜能陪她一起去。晓君一直觉得她和王施喜之间缺了些什么,虽然这几年孩子大了、两人不太吵了,但生活中的磕磕碰碰,距离晓君想象的夫唱妇随、琴瑟和鸣还有很大距离。晓君时常幻想,经过营会的培训,她和王施喜可以心平气和地交流、多多达成共识。在美国干什么不要培训啊?连按摩都要学几百个小时、考一个执照;两个不同的人要有效沟通、和睦相处,怎能不付出心血和努力?

        晓君和王施喜说起这个愿望,王施喜总是回答“我还用学那个?我自己就是专家!”或者“只要你什么都听我的,咱俩好得很!”

        晓君无语,心中反击道:“你还配称专家?道听途说些零碎,就自封专家了。真是越无知就越狂妄!”。“我怎么可能什么都听你的?我是你的妻子,我们是平等的,神还要我帮助你!那就说明有些地方你还不如我,需要我帮忙。我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你天天看电视连续剧、浪费生命!”

        但晓君一直坚持、总还是心未凉、期盼着改善。说了几次,王施喜本已松了口,甚至以去恩爱营作为让土豪太太来的交换条件;现在王施喜却自食其言、还拿不去夫妻营来要挟她,晓君一下子爆炸了。“不去就不去!谁求谁呀!哼哼,我算看清你了,根本就是扶不上墙的阿斗!难怪你伺候土豪太太那么上赶着,根本就是一路货色。没文化、不求上进、就知道削尖脑袋往钱眼里钻!真他妈让人瞧不起!”

        王施喜真生了气,反而不叫不嚷,不说话了。夫妻二人从此开始冷战。每晚聚在一起吃饭,王施喜总会找出话题和土豪太太聊天。晓君冷眼旁观,从不接话;为了不让饭桌上的话语权让外人霸占,晓君便抢着和孩子说话、让王施喜也插不进嘴来。夫妻两人互相不理不睬,居然还能热热闹闹地谈笑风生,倒不得不归功于有个外人在家!

        不愉快的日子过得也并不慢,转眼到了年底,离一月中旬夫妻营开始的日子一天天近了。教会里的负责同工来问晓君时,她抱歉地推辞道:“恐怕去不了啦,真不好意思,每年都说要参加,总有突发事件。”

        然而事情却峰回路转。和晓君同一个团契的另一对夫妇,早已报了名交了注册费,没料到十二月突然工作变动,先生被派往中国,一月初就得过去。太太郝潼和晓君一直要好,郝潼对晓君说:“我家老爷这一走,恩爱营没戏啦。你们两口子去吧,报名费我都交了,难得的机会,候选名单一长串儿呢!我可是专门把机会留给你。”

        晓君道:“干脆我陪你去吧?咱们假装同性恋夫妻——”

        郝潼打断道:“开什么玩笑啊,姐妹!别看社会上嚷嚷着同性恋婚姻要合法化,教会里永远坚持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咱俩去?人家非把咱们轰出来不可,您砸场子哪、想要?”

        晓君道:“唉,你知道我想去的,可我们家王施喜绝对不肯。家里又有个孕妇…我们都快一个月谁都不理谁了。”

        郝潼惊讶道:“真的吗?你怎么早不说?冷战这么久,你怎么受得了?!难怪我看你最近憔悴得很。”

        晓君一下子眼泪就涌了出来,把买包的争吵一五一十说了。郝潼总结道:“这种情形,更得去!王施喜那边你别管,我来做工作!”

        一直到夫妻两人开车去宾馆的路上,晓君都感觉做梦似的。土豪太太倒是表现极佳,说他们辛苦了,轮到她帮忙照顾孩子,她保证让孩子吃好睡好。开车的一路两人仍然无话可说,晓君一直闭着眼睛,一大早就觉得疲倦,只想不被打扰地睡上一天一夜。她奇怪王施喜怎么被说动的,问郝潼,郝潼只是说,王施喜其实很爱她,要她好好去接受教育。晓君想问问王施喜,是不是因为郝潼已经交了报名费、他乐得捡个便宜;她试着给郝潼支票,被郝潼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晓君想着回头怎么报答郝潼,几百块钱呢!想和王施喜商量一下,又懒得开口。算了,来日方长,总有机会。

        去到宾馆才知道房间下午才可以入住,九点半报到后,大家就在会议室等,十点就开始了。参加的十六对夫妻先介绍自己、说说对营会的期望。晓君观察每一对夫妻,虽然在陌生的环境里大家都客客气气的,看似平静;但三言两语,就可以感觉到有的夫妻很平和喜悦;有的则是暗波涌动、很多挣扎和无奈。

        轮到他们时,晓君先讲道:“我根本没想到我们能参加这个营会,实在是教会姐妹的爱心和热心促成了这件事。我们结婚快二十年了,总的感觉像两条平行线,不能说没有交集、或者说共同目标吧:毕竟大家都是有责任感的成年人,都想把孩子培养成材、照顾好双方老人,完成应尽的职责;也希望日子能过得更好、夫妻相处更和睦。但事实上我们就像平行的两条铁轨,虽然都承担了重负,但彼此没有交集、没有那种夫妻同心、什么事都共同担当的感觉。有时甚至觉得很多重负都是人为的、完全可以避免的。”晓君瞟了王施喜一眼,看不出他脸上有任何歉疚之色。她继续道:“要是过去,我对恩爱营有很多期望;但现在,说实在的,我只想放松一下,身心得到休息,就当休三天假吧。”

        王施喜接着站起来说道:“相信很多先生和我一样,我是一直不愿意参加这个营会的;但我太太一直想来,说过好多次了。这次也是巧合,算帮朋友一个忙,因为他们临时工作变动,先生现在已经在国内,所以我们就顶上了。我没什么期望,就是满足太太的心愿,让她高兴点儿,家和万事兴嘛!”

        四周响起理解的笑声。晓君心想,“哼!总是会说漂亮话!在外面,王施喜永远是通情达理、好像对太太多么体贴的好好先生。实际呢?只有他能一句商量没有、就把土豪太太请回家一住几个月!这么久冷战下来,没事儿人似的,照样红光满面、滋润得很!”晓君心中又涌起一股怨气,她再次闭上了眼睛。心里犯愁,这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就算拿到房间钥匙,可怎么溜出去睡觉呢?

        介绍完,正式的program就开始了。带领夫妇调暗了灯光、放起舒缓的音乐,请大家旧梦重温、回想第一次约会的情景。

        晓君的父亲和王施喜同在教育系统工作,1989年七月,全国通联会在太原举行。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王施喜、和另一位江西教科所的老同志参加了会议。会后东道主安排大家去五台山旅游,晓君父亲是主持工作的副所长,就让晓君跟着一道去玩玩,正好她放暑假。时隔多年说起来,王施喜常开玩笑,说是老丈人先看中他的。

        晓君回想第一次见到王施喜的情形,记得当时他穿一件湖蓝色的运动衫,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在一群暗淡衣着的中老年人中显得青春洋溢、引人注目。在五台山旅游的一路,他们两个年轻人自然地走到了一起。晓君得知他的头衔是编辑时,好奇问道:“你这么年轻就是编辑啊?有几个人供你使唤?”王施喜笑嘻嘻地回答说:“什么呀!人家使唤我呢!”白天旅游,晚上打牌。王施喜打牌很厉害,几把下来就他赢得多,手气越打越顺,摸到一把好牌,就得意地给身后观战的晓君显摆一下。其实晓君根本没玩过拖拉机升级,只是看神色知道牌好,顺水推舟地祝贺他,“你怎么总是这么好运气?!”王施喜乖巧地奉承“漂亮女孩给我观战,自然手气好。”晓君不由皱皱眉头,原来王施喜不是只会批评抱怨的人嘛,那时候嘴不很甜吗?怎么现在就没一句顺耳的话?

        晓君又想起从五台山回太原的路上,他们去参观阎锡山故居。中间问路时,司机还没张口,王施喜就问道:“阎锡山家怎么走?”仿佛去看朋友似的,让晓君好笑了半天。隔了近二十年回过头去看,即使用刻意挑剔的眼光,王施喜也还是可爱的。晓君不由感慨起古人的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好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这时带领夫妻请每对夫妻彼此分享,晓君仍然带搭不理的,简单说了几句。王施喜接道:“我回忆的可不仅第一面,我思维跳得很快。从五台山、到第二年又去太原看你;后来去南开、又在南京见面。还有暑假你第一次来南昌,一幅幅画面切换得好快…”

        晓君心中反感道:“你总是这个样子!人家要你想这么多吗?题目是第一次约会好不好!什么都是快快快,麸皮潦草,没有一点深度!”晓君闭上眼睛,有点哀大莫过于心死的感觉。她自问,如果当初有今天的眼光,会看到今天的不和谐吗?他们恋爱时就狠狠吵过几架,可她那时的感受却是每吵一次、感情深一层,因为吵完和好后两人会特别贴心、如胶似漆一阵子。晓君沮丧地想,完全是自己愚蠢!加上逆反心理!如果当初母亲没有激烈反对,也许她会在大学同学中找一个?她确实对几个男生颇有好感的,悔不当初啊!

        正胡思乱想着,带领夫妇提出新要求,让大家想一副图画来反映他们的夫妻关系。王施喜马上接口道:“我脑海里就是一群动物,就说狮子吧。我是带头的那只公狮子、领着一家往前走。你呢?”

        晓君猜疑道,他想影射我母老虎吗?可明明说的是狮子。有用母狮子形容凶悍妇人的吗?管他有没有。再说,专横、凶悍、强加于人的是他,我干嘛往自己身上想?

        王施喜等了等,又追问道:“你的画面是什么?”

        晓君懒懒道:“刚才我就说了,铁轨。我们就像两条铁轨,挨得很近、但没有交集。”

        王施喜态度良好地道:“从没交集过吗?”

        晓君反感道:“你不是想提性生活吧?无聊!”

        王施喜白了她一眼,低头翻起讲义来。

        晓君看出他恼了,也觉得无趣,闭着眼睛自问,有交集吗?偶尔有的。最近她借到杨绛的《我们仨》,大为赞赏。看完后放在桌上,王施喜也看了,还在餐桌上给土豪太太推荐,说他也很喜欢。哼,不知道是故意套近乎呢,还是欣赏水平见长了?有时王施喜连续剧看腻了,找出个新电影,也会邀她一起看。当然她大多数是拒绝的。她哪有时间看国产电影?图书馆借来的得奥斯卡奖的片子还看不完呢!想想刚来美国时,两人一起看《还珠格格》,简直像上辈子的事了!那会儿没孩子,有大把的时间,和朋友聚会,打扑克…晓君还是跟着王施喜才学会了打牌。王施喜打牌确实有两下子,事后能一把一把复述出来,告诉她哪里出错了牌,应该怎么打。她曾经是很佩服王施喜的,至少打牌这件事,王施喜比她高明多了。可惜这些温情,被一次次的龌龊、争吵磨得精光!晓君想起坐火车的经历,到达城市边缘,铁轨交叉分道,那种X形,短暂的、纷乱的,正如土豪太太把她的生活搅得乱七八糟。晓君睁眼瞪了王施喜一眼,接着又闭上眼睛。

        接下来第二讲,带领人请夫妻双方画出童年时期印象最深的家居格局,并回答一些问题。比如在你的童年,有自己房间吗?个人隐私是否被尊重?你的家人如何表达关心、亲密感?你的家庭带给你哪些正面的价值观?有哪些东西是你不希望带进你现在婚姻的?

        晓君对这个原生家庭的影响并不陌生,她早听说过,你选择一个人、捎带也选择了他的家庭。晓君生长在校园中,住的就是妈妈任教的职工楼。一家一户的单元房,邻居都是点头之交,鲜有串门的事。王施喜家在南昌近郊,二层的房子邻街而建,每家都房门敞开,大人小孩随便出出进进。镇子上的人多少还沾亲带故,王施喜每次回去,这家转转、那家聊聊,就能消磨一整天。

        晓君想,这就是用意吧?你配偶的行为受原生家庭影响,所以要接受、要体谅?诚然王施喜的生长过程中没有生存空间一说,可他十八岁就参加工作、住单元房的年月远远超出敞开式的童年了。而且在美国也生活了十几年、怎么就能随便把个外人请回来一住五个月呢?而且又是这么demanding的家伙?晓君自问,如果土豪太太知书达礼、能和自己聊得来,我还会这么反感吗?他们倒真是一路人,丝毫距离感没有。所以土豪太太也呆得踏实。他们冷战这么久,土豪太太照样逛街购物,一点儿没察觉似的。这也罢了。但王施喜该吃吃、该睡睡的,晓君的郁郁寡欢对他毫无影响,就令晓君大大不爽,觉得这厮只会对外人热情,对自家人够绝情的。

        而这一点她现在才觉得受不了,以前干嘛去了?晓君想起他们恋爱期间的一次大吵。一个炎热的夏天,王施喜接到电话、朋友邀他去家里吃饭,二话不说,就拉着晓君颠颠跑去了。路远天热,吃了顿辛辣的午饭后,王施喜又和朋友打起牌来。那家人也奇葩,家里居然一本书也没有!晓君百无聊赖地等了三四个小时,终于拉下脸来问王施喜,你要打到什么时候!王施喜这才停了,还奇怪,“好端端生什么气啊?周末不就是放松一下吗?”晓君想,那时就该明白和王施喜不是一路人,难怪要讲究门当户对,家境相似,才有共同爱好、生活才容易。年轻时相信爱情、瞧不起仿佛世俗的门当户对,真是错了!

        接下来又轮到夫妻分享的时间。王施喜和晓君僵持了一会儿,周围的夫妻都交谈甚欢,他们不理不睬实在显得格格不入。最终王施喜打破沉默道:“我给你讲讲我们家的格局吧。你去扬子洲的时候,老房子已经烧毁了,你没见过的。”说着指着他画的平面图,讲起他父母一家、带着奶奶、还有大叔叔一家生活的情形。果然不出所料,王施喜从小和奶奶一起睡的,没有个人空间这一说。王施喜又讲到在造纸厂当工人的大叔叔收入高、伙食好,小时候常和姐姐偷吃叔叔家的剩菜。两户人家共住了许多年,直到大叔叔在城里分了房子才搬走,听起来互相照应、还算其乐融融。王施喜最后总结道,他家孩子多、比较穷,父亲也是常发脾气,这是他不希望带进婚姻里的。但他的家人都很善良,彼此帮助,是很好的影响。

        晓君心中叹了口气,觉得王施喜还是坦诚的。这些情况以前她也有耳闻,只不过没像现在如此分析而已。一个人的童年,对他的一生是多大的印记啊?晓君想起王施喜以前讲过的,他和妈妈去卖了菜,他饿了,想吃个烧饼。妈妈都带着他走向烧饼摊了;但越走越迟疑,想想、捏捏手中的两毛钱,还是转身回了家。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现在在美国也算中产阶级了,王施喜还是处处节俭。家里买菜的任务王施喜基本包圆,因为他买的东西又便宜又好。王施喜眼光厉害,一眼能看出减价货里哪些值得买。一次晓君带了个橙子,又甜又水,微信给王施喜,让他再多买几个。王施喜回复道,可遇不可求滴。晓君顿时反应过来,那是一元一袋的减价水果。里面有时会有organic的水果,比正常价格买的四字头水果还味道浓郁。此外,王施喜的记性也派上用武之地,每次买了菜他都会仔细看收据。减价商品却收了原价,根本逃不过他的眼睛。很多超市为了保证服务,收错钱的经常就退还全价。于是经常听到王施喜乐呵呵的宣称:感谢主,Kroger/Harris Teeter又送礼啦!晓君也不是假清高,这种便宜她也是高兴占的,只不过她不会刻意去找减价货、而且也经常不看收据;就算发现错了,一两块钱她也懒得去排队找客服,因为但凡她买菜,都是家里急等着用的,她时间更宝贵。

        王施喜曾经和她算过帐,如果常规是晓君买菜,一次多花五块钱是轻而易举的。一个月买四次就损失二十元,一年下来就二百四,十五年就是三千六,差不多一个月工资啦!王施喜得意地点评道,发大财靠命,发小财靠算。他的精打细算,给家庭节省了可观的开支呢。正是因为他的理财有道,他们买的第一所房子五年内就还清了房贷;因为悠悠升初中,王施喜毅然在最好的学区买了第二所房子。从决定到搬家,也就三四个月。空出来的第一所房子出租,全是王施喜张罗,几乎没空过一天。想到这些,晓君不得不承认,持家理财,王施喜比她高明多了。买那个包的不愉快,也没什么可抱怨的,王施喜确实可以几年不买任何衣物。他的节俭至少是从自己做起、一视同仁地要求每个人。

        王施喜讲完,晓君也态度良好地讲了她的童年家居环境。当她提到家人通过送礼物来表达关爱时,王施喜道:“难怪你这么爱买东西!”晓君反唇相讥:“有什么不好吗?我就看不上你们啥都是送钱,钱钱钱!花心思买份礼物多personal,人家每次用起来都会想到你。几张钞票有什么含义?就是一个数字!而且显得世俗、铜臭!”

        王施喜道:“送一堆没用的破烂不烦吗?有钱我买什么不好?”

        晓君道:“我不想和你争这个!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希望咱们彼此尊重、互不干涉!”

        王施喜道:“好,不争就不争。你还没说完呢!你的原生家庭带给你哪些正面的价值观?”

        晓君道:“求知好学、淡泊名利。还有,我希望带进自己婚姻的特质是包容、不强求别人和自己一样。”

        晓君想表达的是对王施喜成天看连续剧浪费时间的反对、以及对王施喜总管她花钱购物的不满。不料王施喜笑着说道:“好啊!家里住个孕妇、也是帮朋友忙没办法,你就对土豪太太多包容点吧!”

        晓君没有接话,心中的无奈又渐渐升起来。她早已清楚,她和王施喜实在是迥异的两类人,这就是神的配合吗?简直像个玩笑。晓君希望悠悠洋洋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将来一定找个门当户对的配偶。然而心中一个声音提醒道,当初正是母亲的反对,促进了自己嫁给王施喜的决心。难怪教会里经常教导,要早早为子女的配偶祷告。晓君想,真的,要开始为这个祷告了。悠悠已经十五岁的大姑娘,当初她认识王施喜,也就十六岁!而且悠悠是早熟的孩子。好几年前,悠悠和一个女孩子在滑梯顶上坐着聊了好久。晓君问她聊什么,悠悠神秘兮兮地不肯说。后来晓君悄悄问洋洋,洋洋不屑地说了句,crush stuff。当时晓君觉得新鲜有趣,就开始喜欢异性啦?现在真到了这个年龄, 反而觉得忧心忡忡起来。晓君真诚地希望,自己两条平行线的婚姻模式,千万别在两个孩子身上重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