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从微型企业老板看现如今中国人是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最坏的

(2023-10-01 00:32:53) 下一个

从微型企业老板看现如今中国人是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最坏的

   2012年4月23日

何必

A型血人的职场特点……(略。)

职场人生耶。

网上的段子是这么说的。

(何必注,略。)

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体的相关文字。

(何必注,略。)

呵呵。

装修噪音里的写作。

先来看一段电子邮件的内容:

(何必注,略。)

这是一个此时此刻在北京的公司的老板写给员工的电子邮件的内容。

这是一个总部在上海、据说在长三角一带大名鼎鼎有志于的企业、在北京的分部的老板给下属的说辞。

“我们这个行业”是个什么行业呢?建筑设计。

据说,这个行业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工作量是美国的50倍。

自从2003年底俺每天一篇文字以来,越来越宏大叙事,关注的都是些个什么宏观经济啦国际关系啦等等。其实,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下同)好大喜功的情结深入骨髓,具有着宏大叙事的倾向,特别是经历过文革之后,中国人无论大事小情,都喜欢上纲上线,遇到任何事情不自禁地要追根溯源,并且高屋建瓴。因此,关注这种微观领域里的事情就显得很不时尚。

以前,俺曾经给很多报刊撰写职场方面的文字,那些个外企在中国的职场小故事曾经很是受欢迎,并且也曾经人模狗样地在中国最著名的求职择业网站担任在线咨询师也被当时媒体炒得不亦乐乎。那时候,俺曾经给不少企业担任顾问,在营销、广告、策划、市场、管理等领域说三道四,也深知太多小企业的问题在哪里。俺为什么对很多专家学者不以为然?就是因为他们丫闭门造车异想天开的太多,而对于实际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比如,劳动合同法研讨会上,俺就先发问——在座的各位有谁打过劳动争议官司并且明明是在企业克扣劳动报酬的情况下却因为企业财大气粗手眼通天而导致劳动者仲裁一审二审全部败诉?这种事情俺却亲身经历过。因此,很多专家学者对中国事务评头论足,俺一看就知道,只不过是秀才酸溜溜的胡说八道,就像美国魏京生煞有介事盖棺论定如果中国发生茉莉花革命军队不会开枪一样不靠谱——如果没有设身处地在水深火热之中,根本不可能有着如此场域的感同身受。这还不说,俺在官方媒体里骗吃骗喝了太多年,对官方媒体内部的用人机制、以及报道对象里企业的劳动关系了解得滚瓜烂熟。不管俺在央视还是北京台,什么智联招聘啦中华英才网啦等等都忙不迭地要上着杆子要合作。而其中,求职择业乃至办公室故事等等,当然就是不可避免的内容咧。

俺为什么说现如今的中国人是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最坏的?这里面的“中国人”,当然是包括自然人,也有法人了。对于中国企业,俺嬉笑怒骂的太多了吧。去年,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成为丑闻的群体,俺就曾经专题传播并且说三道四过吧;中国的那些个大企业,俺早就挨个说过不?想当年,俺在中央党校《中国市场经济报》上也有专栏,其中对什么海尔啦联想啦等等都疤丁解牛过吧;更不用说,像富士康、苹果、微软、沃尔玛等等在中国的外资企业,来到中国就立刻变成了刽子手,这已经尽人皆知了吧。

人们津津乐道于,现如今的世界基本上是由企业构成的,企业构成了现如今人类社会的基本单元,特别是在西方个人主义至上的地界儿,家庭观念日趋淡薄,形成凝聚力并且反映社会性的组织也就是企业为重中之重,甚至有人不无偏激地说,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企业服务。由此可见,企业在现代经济乃至全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之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了。也因此,判断一个国家,大体上是可以从这个国家的企业状况看出个子丑寅卯来的。那些个人模狗样的专家学者,很多都是从校门出来就进入研究机构,对于企业状况知之甚少,就算是平日里经常去企业坐而论道也不过就是高屋建瓴居高临下,根本不具备企业生活,也就无法理解熊彼特所谓“企业家精神”的说辞。而如此,这些个知识精英们对中国事务的评头论足也就难免隔靴搔痒南辕北辙。

那封电子邮件的内容,就是现如今满大街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的一份子的说辞。这是个女老板,年届五旬,学建筑专业出身,而建筑专业里,结构和建筑是不同的区域,现如今国家认可的注册建筑师和注册结构师在能力与薪酬上也有着不小的差别。马克思所上蜜蜂与建筑师的差异,没有说结构师吧。而那个女老板,对于建筑和结构都属于专业荒废的主儿。

该老板是如何操作企业的呢?对员工声嘶力竭,没日没夜地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骚扰,经常出现深更半夜给员工发电子邮件并且要求立即回复的情况。

从电子邮件的内容称谓上,就可以知道这个老板处于什么档次了不?“同志们”……现如今,“同志”这个称呼早就被偷梁换柱得本末倒置了吧,就如同“小姐”等词汇一样,具有着太过鲜明并且妇孺皆知的贬义,通常情况下,这个词汇被用来指称同性恋者,但凡具有当代意识者,也不会使用如此词汇来称呼企业员工。十多年前,俺就专门针对企业内部的称呼撰文说三道四过,不同的企业称呼,可以让人立刻分辨出该企业的所有制等属性状况,而究竟什么样的称呼最深入人心,是不是个问题?

她的习惯说法是,老板发工资养活了员工,这点,从电子邮件内容里就可以知道了吧。如此说法,就可以看出来这个老板对于企业机制基本上处于混沌无知的状况了吧。如此结论的基本脉络是什么?俺不厌其烦说的“帝制心态”,也就是现如今中国出现百年倒退乃至千年倒退里的重要现象。国家到底是领导人的还是草民的?是国家养活了国民,还是国民养活了国家?胡锦涛新三民主义里,故意把“权为民所授”给忽略不计了,由是,权力来源的问题被闭口不谈;习皇储虽然明确了“权为民所赋”,但习特勒不可能在此有一星半点儿的所作所为。对此,俺专门说三道四过吧。在企业问题上,老板的权力来自何处?权力合法性机理如何?因此,到底是老板养活了员工,还是员工养活了老板,与西方人“无代议者不纳税”的问题如出一辙吧。

人们曾经比较过中国和西方(尤其是欧洲)企业的利益分配次序,如果把企业利益分配的主要对象只分作股东、员工和消费者的话,那么中国企业把员工放在了最后,或者说,员工是最不值钱的货色。这点,与中国不拿人当人的状况殊途同归一脉相承。也因此,中国发生通化钢铁那样把数以千计的工人众志成城北京派去的老板活活打死的情况才会发生,同理,中国在赞比亚企业的工头枪杀赞比亚员工引发当地群体性事件也就不可避免;再看中国在国外(比如非洲)企业员工接连不断被绑架杀害的状况里人们发现,企业根本没有为员工配备任何安全措施,而西方人通常都聘请专业保安公司来护卫其在非洲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科索沃战争时,西方人大量从战火纷飞之地撤出,但中国企业怎么样?青岛双星老板汪海语出惊人——“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进入,战争期间人们也得穿鞋”!如此,企业道义是不是高下立判?

而那个建筑设计企业女老板也时不常说,企业是大家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以企业为家。这之中的自相矛盾一目了然吧。企业到底是老板的还是员工的?如果企业是老板的,员工当然不应该也不可能以企业为家,而只能是个打工仔的身份和心态;而如果企业是员工的,那么就应该按照股份制的方式来进行权力分配,所有员工都应该自然而然地成为企业的股东。

这个女老板曾经在开发商那里干过,于是乎东施效颦把开发商很多管理方法在建筑设计企业如法炮制,文牍主义倾向非常浓厚,习惯于“表格化管理”,什么项目流程啦进度啦等等,定期向上海总部方面报告表格状况,借以赢得青睐,全然不顾设计企业与施工企业完全不同的业务属性。而且具有女人的特质,朝令夕改,没有一定之规,让员工无所适从,大量消耗了太多人力资源。

该女老板早就离婚了,因此俺怀疑,是不是青春期和更年期混搭串味儿了。她在公司里实行打卡制度,但自己却从来不在列。如此,只要有人能够超脱出制度之外,那么如此制度就别想公平正义。她基本上不去公司,成天到晚在外面,并且没有休息日,也要求员工如此,加班加点,披星戴月。并且,这个老板经常让员工加班时连饭都不许吃。如此严重违反劳动法的行径,现如今比比皆是不?

从这个老板身上可以看到,她太不适合做老板了,连最基本的企业管理常识都不具备,对于人力资源等等更是一无所知。

常言道,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老板差劲,员工倒霉。此言不虚吧?这就如同胡锦涛温家宝是窝囊废,中国才连个菲律宾都不敢触碰一样。麻烦的是,中国这种老板数不胜数,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经济能够一飞冲天?痴人说梦了吧?

那么,这个女老板又是如何处理自己家庭事务的呢?独自带着个女儿,反对女儿的婚事,女儿考了个三本大学,感觉无聊退学了,可老板却死乞白赖望女成凤,非得要强制性考研究生,考什么呢?马克思主义;成绩不好京津沪没戏,去哪儿呢?边远地方;女儿怀孕怎么办呢?请保姆带孩子,自己今年秋季开始读研究生……如此安排,全部出自老板之手。由是,也就可以知道家庭里权力是如何横行霸道了不?

这种人,适合做母亲么?

如果不适合做老板,也不适合做母亲,那还能干什么呢?

女老板成天到晚大吃大喝,甚至面试应聘者时也能够酩酊大醉语无伦次;胡吃海塞时,总是员工一桌,自己的爹娘女儿女婿七大姑八大姨一桌,最终刷卡结账一张发票万事大吉。如此餐费,都列入企业开支,既没有员工的份儿,也不会让上海总部方面知道。这是什么?腐败吧?要不然俺说经年累月地全民腐败没完没了呢。

够可以的吧?

别以为俺和这个女老板有什么过结,俺和她没有一星半点儿的关系。

从这个老板身上,咱们也就可以看出来中国所谓小微企业的基本状况了吧。

中国企业淘汰率甚高,生命周期很短,中国员工跳槽率甚高,这都是尽人皆知的吧。

俺经历过太多企业了,太知道企业老板都是什么基本状况了。从根本上说,中国大大小小的企业,老板是个非常惨不忍睹的地界儿。要不然《中国企业家》刘东华对俺说,中国根本没有企业家呢。

很多国家,在扶植中小企业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对于这种经济体的企业主进行专项培训。

但是,中国企业的问题是培训可以解决得了的么?

中国企业能够制造出三聚氰胺、员工十几连跳、以及3Q之争来,还指望这种企业德高望重高风亮节么?

说到底,中国的问题是中国人的问题,中国企业的问题是企业老板(和员工)的问题。中国崛起必须是中国人的崛起,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必须建立在中国企业所向披靡上。俺早就别有用心地列举过日本和韩国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后产生了多少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而中国三十多年后到现在居然没有一个世界性品牌的尴尬境况吧?说到底,中国企业的问题是中国人的问题。

当然喽,中国人坏,如果区分男人和女人的话,那么中国女人更坏。如此话题另当别论于此不赘。

就这样的中国人,是不是恶贯满盈?就这样的中国人组成的中国,不分崩离析还等什么呢?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