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房地产调控失败使得房价和物价互相推升不可阻挡

(2023-05-15 00:18:51) 下一个

房地产调控失败使得房价和物价互相推升不可阻挡

            2010年12月23日

何必

在酝酿近一个月后,中服地块招标终于尘埃落定……(略。)

怎么样?

就在中南海眼皮底下,北京又创出新的地王了吧。

房地产宏观调控,结果就是这个模样耶。

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体的相关文字。

(何必注,略。)

来自俺收到的电子邮件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呵呵。

现如今,央视以及其他电视台等官方媒体,都不准使用“地王”这个词啦。并且,官方媒体不准报道的领域越来越多,房价不许说,物价不许说,治理交通拥堵不许说,更不用提什么群体性事件、食品安全、收入问题等等啦。如此,能够说的越来越少,几乎无话可说了。由此可见,宣传部门的丰功伟绩是何等光辉灿烂了吧。

就这样,冼岩还说,他“赞成”限制言论自由。呵呵。

地王频现,连广州那样相对理性的城市也产生了地王,太让人兴高采烈了吧。

从上面的文字里就可以看到,从今年4月15日开始的本轮房地产宏观调控,到现在成了什么样了吧。

一言以蔽之,一败涂地。

必须要看到的是,这次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使得物价上涨成为必然。

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委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刺激经济,超发了大规模的货币。这些货币都去了哪里?委府再三强调,要让这些个资金去应该去的地方,在实体经济领域发挥作用。这样的表态意味着什么?资金大部分都去了不应该去的地方,去了虚拟经济领域。其中,股市和房地产成为集中地。

这里面,股市由于其规模和样态以及越来越多的股市投资者看到委府谋财害命的嘴脸,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而房地产领域则是涉及到了千家万户、并且由于房地产相关领域太多而使得该领域涉及到了每一个在中国的人,具备了财富再分配的财政功能。

从2008年末到现在,房地产价格上升了多少?短短两年时间,房价就从千元数量级一跃到了万元的层面,彻底告别了千元时代。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地区,房价出现十万元单价的也并不罕见。也就是说,两年间,房价翻了几倍甚至十几倍。

如此巨大的涨幅,就像张开巨大的血盆大口的恶魔,吞噬着国民财富,更是吸收着大量的资金。按照如此涨幅,需要有多少流动性才能支撑?从金融体系,到开发商自有资金,再到购房者的个人财产,以及全中国各地委府的资源(土地、信贷、以及各式各样的社会资本),累计起来,是个天文数字吧。

如此巨大的数字,使得房地产领域作为一个蓄水池,吸收了大量的原本可能在其他领域兴风作浪的流动性。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房地产价格一飞冲天,中国的通货膨胀恶果早就显现出来了。易言之,房地产掩盖了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千钧一发危在旦夕的状况,房地产的泡沫化遏制了物价上涨。

但是,中国经济的房地产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久前发布的中国社科院房地产绿皮书,就旗帜鲜明地警告说,要防止中国经济的房地产化。社科院能够把如此问题当作一个必须面对的危险,实际上告诉咱们,中国经济的房地产化已经如火如荼病入膏肓。类似的就是,中国社科院几乎在同时发布的中国社会蓝皮书,主题词就是群体性事件和自杀,也就告诉咱们,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和自杀已经到了什么样的严重程度。

中国经济缺乏基本的自我循环能力,中国制造现如今已经成为全世界假冒伪劣的代名词(这个问题另当别论于此不赘),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房地产对于中国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以至于太多地方委府的财政收入当作大大高于半壁江山的比例都是来自于土地财政,也因此,强制性拆迁比比皆是,相关的自杀和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已经对我党统治形成了致命性的威胁,让胡锦涛、温家宝击鼓传花的稳定压倒一切的得过且过混吃等死的执政路线构成了越来越直截了当的威胁;同时,中国经济的房地产化也让胡温们在央地博弈之中越来越处于下风,对地方委府的胡作非为无可奈何。

万不得已,中南海开始了此轮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媒体煞有介事地说,这次宏观调控力度空前,中央(其实,官方媒体如此说法非常不负责任,现如今哪儿还有什么中央,中南海根本无法驱动新华门外的各个王府,党政军部委局办各自揽权卸责,中南海一筹莫展)下定决心要治理房地产乱象。

结果是什么?房地产进入了僵持阶段,全社会都在翘首以待,看看房地产调控到底会鹿死谁手。

当然啦,俺应该是在至少五年前就说过,中国最大的开发商是谁?委府。委府进行房地产宏观调控,自己来调控自己,左手打右手,其效果妇孺皆知。

新华社口口声声,要让房价下降到合理水平。人们欢天喜地地说,中国官方终于明确表态,要让房价下降。至于说什么是合理水平,琢磨去吧你。

但是,住建部可不这么看。作为房地产的行政管理部门,住建部与中南海唱对台戏,说宏观调控只不过是要遏制房价上升过快的势头,并不是要房价下降,而且,对于有住房的人来说,房价下降意味着财产缩水,对于社会稳定并不是什么好事。

嘿嘿。

俺就说嘛,如果房地产价格下跌,中国将血流成河。金融最先遭殃,财富蒸发导致大规模动荡在所难免。只要我党还在执政,房地产价格就不可能下降。宏观调控就是个花拳绣腿的扯蛋,无非是胡温这些个傻手忙脚乱的荒诞不经之举。

也因此,不久前人民大学发布研究报告说,2011年房地产价格将下降20%。此结论甫一问世,立刻招致全社会的口诛笔伐嬉笑怒骂,认为现如今中国的专家学者丧心病狂指鹿为马到了如此匪夷所思的地步。

如此,大量流动性从房地产领域里溢出。资金才不会理睬什么宏观调控或者僵持呢,逐利的本性使得资金分秒必争,寻找可以折腾的领域和题材。这样,才有了今年的什么蒜你狠呀、姜你军呀、糖高宗呀、豆你玩儿呀,等等。

众所周知,在中国,三农是距离权力中心最远的地方,也是资本为非作歹最容易得手得势的地界儿。中国历次物价上涨,都起源于农产品价格上涨。

接下来,物价上涨态势就从农产品蔓延到了其他领域,酿成了价格总水平的节节攀升一发而不可收。

也就是说,房地产宏观调控造成了以农产品价格上涨为首和标志的物价攀升,超过货币的恶果伴随着胡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毫无章法的窝囊废治理终于显现了出来。

而面对物价全面大幅度攀升,全社会的恐慌心理汹涌澎湃,人们在如何让自己可怜巴巴的财产得到保值增值方面殚精竭虑苦思冥想,想方设法让不可避免贬值的现金通过购买可以保值增值物品得以固化和物化,其中,购买房产又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之一。

这样,房价与物价之间,就完成了这么一个非常荒唐但却合理而必然的循环。

房价雷打不动,物价上涨,房价跟着上涨,房价和物价互相推动,并肩携手突飞猛进。

就这样,昨天,国家发改委还是上调了成品油价格。

对此,发改委解释说,上调成品油价格,是为了抑制石油消费。

按照发改委的说法,此次涨价,已经被推迟了,而且涨幅是被控制了的。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发改委心慈手软,成品油价格早就一飞冲天了。在发改委那里,人们应该对此次成品油推迟了的并且被压低幅度的上调千恩万谢感恩戴德山呼万岁才是,哪儿来的那么多废话?

他妈的,普天之下有这么王八蛋的说辞么?

发改委当然不会说,为什么中国的成品油价格比美国还要高。

发改委也不会说,高房价是为了抑制住房消费;农产品价格上涨是为了抑制食品消费,医疗卫生价格上涨是为了抑制病患消费让国民少生病,教育价格上涨是为了抑制教育消费使得国民最好都目不识丁,殡葬价格上涨是为了抑制殡葬消费让国民都长生不死,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价格上涨及其假冒伪劣质次价高是为了抑制公共品消费让国民生不如死……

反正,现如今中国无论到了什么惨绝人寰的程度,也拦不住我党渔翁得利,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房价涨成了这副模样,叶檀们还在呼吁,要增加房产税,在国民已经不堪重负的税负伤口上再加一把盐。所以嘛,贾康说了,明年房产税不开征是“不可能”滴。

物价上涨催生人们砸锅卖铁买房的现象,而北京二手房量价齐升使得房地产价格不断冲高,房价物价就这么一唱一和配合默契。

还要目不转睛的是,房价是物价当中的重中之重。房价居高不下并且节节攀升,物价岂有不一飞冲天之理?

中国CPI当中根本没有房价,这本身就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如果将房价考虑到物价之中,CPI会是什么样?涨幅早就超过30%了吧。

所以嘛,房地产宏观调控一败涂地,物价调控就能够大功告成?痴人说梦去吧。

由是,咱们这些个在中国奄奄一息的主儿,能够怎么着?死不死啊你。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