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北汽收购欧宝惨败让咱们唏嘘不已

(2023-03-07 13:56:37) 下一个

北汽收购欧宝惨败让咱们唏嘘不已

                           2009年7月26日

何必

在欧宝出售问题上,德国政府和通用汽车意见并不统一……(略。)

这是汽车界大名鼎鼎的贾新光的署名文章。

北汽收购欧宝大败而回,也算是最近一个热点啦。

来看看相关的内容。

王未名从美国给我发来世界日报的相关报道。

(何必注,略。)

洋鬼子的中文媒体的相关报道。

(何必注,略。)

来自我收到的电子邮件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崔之元发来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而北汽收购欧宝的最新消息则是如此这般。

(何必注,略。)

呵呵。

很波澜壮阔起伏跌宕吧。

最终,北汽收购欧宝,还是以一败涂地而告终。

这又是个奇耻大辱吧。

这些日子,通用汽车可是没少折腾咱中国人。腾中收购悍马,被有关部门掺和。国家发改委反对,商务部支持,形成了颇为有趣的部门利益之争公开化的局面。

而对于腾中掌门人李炎的原罪,则成为此收购案里的背景音乐。这昭示出,中国的市场经济如果从改革开放开始算的话,那么没有一个人能够在违法乱纪方面独善其身,个个都有着马克思所谓资本来到世上每个毛孔都流淌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那样至理名言的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简言之,没有一个他娘的好东西。

腾中不服气,要绕开中国当局,成立离岸公司,非得把悍马拿下不可。

而中国的贪官污吏在类似维京群岛、百慕大等号称避税天堂的地界儿注册企业洗钱并以如此贪赃枉法中饱私囊的中国纳税人血汗钱摇身一变成为外资到中国投资享受超国民待遇,也成为改革开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边,北京市的汽车产业重头戏的北汽,对欧宝的收购,也算是全力以赴志在必得。

北汽如此行径,要吸收通用的核心技术。

但这是可能的吗?

众所周知,美国政府并不拥有军工企业,而是采取向企业购买武器的方式来维持庞大的世界上独领风骚的军事力量。通用就是美国军用汽车的主要提供商。在悍马收购案上,米国人就质疑会不会把这款在伊拉克战争中大出风头的汽车的核心技术暴露给专制主义中国。因此,各国在核心技术上对王八蛋中国的戒备森严,也可为不约而同。毕竟,谁也不知道,专制集权体制下的中国当局,说不定哪天狗急跳墙,就会干出什么出人意料的事情来,让那些向中国提供高科技的国家吃不了兜着走。

北汽收购欧宝,也是试图通过通用百年老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气势和架构,兵不血刃拿下其在全世界星罗棋布的营销网络,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走向世界。

想当初,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也是做着如此的黄粱美梦。

但是,联想铩羽而归,也算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范例。

当然,还不用说TCL收购阿尔卡特之后败绩的惨不忍睹。

最近,秘鲁工人结束了为期10天的罢工,而资方就是收购了当地资源型企业的中国首钢。

北汽收购欧宝,还有个如意算盘,就是以欧宝的品牌影响力扩大自己在国内的市场份额。

这种显而易见的搭便车行为,也算是中国人急功近利不思进取总痴心梦想着能够天上掉馅饼一步到位的德行样,根本不会向日本和韩国那样在经济快速增长中培育自己的品牌,以至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中国竟然没有一个可以登堂入室的货真价实的企业。人们津津乐道中国进入福布斯排行榜的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实际上都是名义上是国有企业的官有企业,与改革开放什么关系都扯不上。

北汽收购欧宝,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使命和目标,就是确保北京市能够在李荣融那个王八蛋加强国有企业垄断地位而实施的要将国有企业数量缩减到100个的举措当中,能够在汽车产业里拥有一席之地,不至于让排在二流非常有可能被李荣融大鱼吃小鱼政策而被兼并的北汽成为历史销声匿迹,好满足北京市的贪官污吏可以在房地产、文化创意产业、金融等行业之外还可以有一个汽车产业来进行洗钱和中饱私囊。

也正因此,北京市对北汽收购欧宝才会如此披挂上阵,急赤白脸地表态支持。

说穿了,北汽的收购行为,哪儿是什么企业行为呀,整个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北京市当局的行为。

现如今国内人们逐渐在如梦方醒的是什么?通过力拓案、通过陈同海案,越来越多的人在发问,肖亚庆是企业家么?陈同海是企业家么?显然不是;如果结论分析出来竟然会是如此,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中铝是企业么?中石化是企业么?

如此推而广之,以国有企业欺世盗名的官有企业,哪个是货真价实的企业?中石油、工商银行、平安保险、国航、国电、中国建筑、中铁、北汽……?其中有哪个是可以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捶胸顿足认为自己是企业的?

还可以从官有企业再往外推,柳传志杨元庆是企业家么?黄光裕是企业家么?刘永好是企业家么?张瑞敏是企业家么?王传福是企业家么?褚时健是企业家么?赖昌星是企业家么?仰融是企业家么?……

1990年代,我在与经济日报下属《中国企业家》杂志负责任刘东华聊天时,他就认为,中国没有企业家。

这种状况,到现在不还是在继续么?

北汽方面想得天衣无缝,认为这简直就是探囊取物一般。但是,北汽犯了中国人习惯性的毛病,那就是揽权卸责死不认错,难于换位思考。通用原本就在热衷于卖国求荣的上海有了自己的企业和市场模式,为什么平白无故再弄出个竞争对手来把中国市场搅得乌烟瘴气?这种自毁长城的做法,除了中国的企业们会如此,否则这是商家的大忌。

温家宝臊么搭眼掷地有声说,中国要用外汇储备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这就是社会主义?全世界,咱可听说过哪个国家的总理会说出如此寡廉鲜耻的话来?毕竟,外汇储备并不是国家财富,不是政府资产,而是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的欠账。政府领导人竟然敢于说出拿着国民血汗钱去胡作非为的话来,还被官方媒体恬不知耻地歌功颂德,这叫什么玩意儿?

由是,全世界在中国越来越丧心病狂地在全世界进行收购之际,也逐渐领会到,中国企业所有的海外收购,都不是什么市场经济行为,而是充满了政治化色彩的勾当。说到底,不管是收购汇源那样的中国企业,还是被中国企业所收购,都不是个市场行为主体之间的交易,而是一方是企业,另外一方是政府(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的委府)。这种一方是经济、另一方是政治的交易,如何进行?普天之下,迄今为止,还没有过这种经济与政治交易的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照方抓药就万事大吉了的规则。

阿尔弗雷德•斯洛恩《我在通用汽车公司的岁月》中说,“商业判断以后的重要工作是发现和认识关于技术、市场,以及诸如此类不断变化的事实和境况。现代科技的快速变化使得发现新生事物是永远必不可少的。”(转引自比尔•盖茨《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

那么,对于全世界来说,就不得不将其改作,商业判断后,如何在中国模式或者北京共识走火入魔的情况下,习惯于类似低人权扩张那样的、经济与政治乱七八糟混为一体的状况。

或者,这也算北汽收购欧宝一败涂地事件给咱们的些许警示吧。

哈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