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杀了三鹿事件投毒奶农于事无补

(2023-03-20 00:55:21) 下一个

杀了三鹿事件投毒奶农于事无补

                            2009年11月27日

何必

震撼中国2008年重大事件之一的三鹿案终于“开花结果”……(略。)

呵呵。

看到了吧。

这就是现如今中国新闻评论的水平。

显然,浮皮蹭痒,蜻蜓点水,南辕北辙,距离问题的实质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啊。

这两天,国内外媒体的一个焦点,就是三鹿案件的两个奶农被执行死刑的消息。

又杀人啦。

可是,杀了人,情况就会好转了么?

来看看俺多年的朋友许峥发来的内容吧。

(何必注,略。)

嘿嘿。

这是许峥发来材料当中的部分内容。

看得咱们也是心惊肉跳吧。

这是能够避免的么?

三鹿事件,暴露出中国如果不完蛋,简直天理不容的基本状况。

实际上,三鹿出现问题,早在去年奥运会之前就已经被发觉,但是,为了奥运会,为了稳定压倒一切,各级委府都将此事压了下来。也就是说,我党为了与全中国的国民毫不相干奥运会,宁肯放逐纳税人的健康和生命于不顾,隐瞒真相,默许乃至纵容三聚氰胺继续为非作歹草菅人命。

这种路数,与坊间流传去年汶川地震早就被预报出来,但我北京中南海为了稳定压倒一切,也是隐瞒不报的行径异曲同工。

三鹿东窗事发后,又怎么样了呢?

三鹿成为三聚氰胺的罪魁祸首,而其他著名大型乳制品企业,像蒙牛、伊利、光明等等也纷纷涉案其中,一些大名鼎鼎的外资企业也未能幸免。蹊跷的是,受到责任追究的,只是三鹿,其他企业毫发无伤。

但凡从奶农那里收购奶源的企业,几乎都涉及到此案;而此前被指违背社会分工原则自己养牛的北京三元,此时却歪打正着,成为了正面的标杆,巍然屹立,幸灾乐祸。三鹿最终被三元并购,也成了业界的笑谈。北京市和河北省宣传部门对于所辖官方媒体在报道这俩“三”的合并上的命令禁止,就可以知道其中的倒行逆施。这种对现代化明目张胆的反动,竟然会得到如此让人啼笑皆非的成果,反映出中国的改革开放,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亡羊补牢贼走关门。各地纷纷加强了对奶源的控制,乳制品制造企业争先恐后自己发展奶牛养殖基地,掀起了一轮奶牛基地大干快上的大跃进式的高潮。业内人士称,奶牛基地存栏数的最为经济和科学的规模,应该在3万头,而现如今的乳制品企业,来不来就弄个10万头的规模,好大喜功,形象工程,不仅仅让规模效益边界模糊不清,更是大大增加了瘟疫传播的可能性,使得风险高速度积聚。这种态势,让乳制品行业奶源危险性与日俱增,几乎到了不堪一击的程度。

而外资也借着中国乳制品企业大规模发生灾难几乎全军覆没的大好时机,大规模抢占中国乳制品市场份额。

蒙牛股份被中粮收购,被中国左派兴高采烈地称之为国有化的杰作。而牛根生面对蒙牛介入三聚氰胺毒素的质问时顾左右而言他,则昭示出中国企业违法乱纪的德行样。

就这么一个三聚氰胺,让中国乳制品行业土崩瓦解。

乳制品行业的崩溃,仅仅是个开始。

哪个行业能够独善其身呢?

反过头来,咱们可以扪心自问,现如今还有什么食品是可以放心大胆食用的吗?

咱们可以睁开睡眼惺忪的小眼睛,看看现如今的食品安全状况,到底是越来越好了,还是越来越坏了?换句话说,胡温亲政后,中国人餐桌上的十面埋伏毒素无处不在的状况究竟是不是越来越恶劣了?这恐怕不言自明吧。

开篇那个煞有介事的评论,说的无非就是,杀了奶牛,也应该杀三鹿的员工和高层。这种对杀人的嗜好,很让人毛骨悚然吧。

那么,除了三鹿方面该被问责之外,其他涉案乳制品企业,是不是该被问责?其员工和高层是不是应该被杀?三鹿所在石家庄的市场监管者的委府官员乃至高层,是不是该被问责?是不是应该被杀?现如今中国权力体系当中最重要的中转站的省级委府官员乃至高层是不是该被问责乃至被杀?负责食品安全的国务院相关部门的官员和高层、乃至分管的国务院总理、副总理是不是该被问责乃至被杀?……

从那则评论真刀真枪所指对象看,本身就没有任何公平正义可言,还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那一套。

河北省胡春华到现在风光无限,三鹿事件对其没有任何影响,李克强还是人五人六,所有这些,都只不过因为他们丫是团系胡锦涛一派的。如果对他们兴师问罪,团系将面临家破人亡的结局,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发生的。

刚刚收到李延明转发来的邮件,是杨佳就义周年的祭文。

我党就这么杀吧。

反正中国本来就是个屠宰场。

是被执行死刑,还是被有毒食品杀害,抑或矿难交通事故豆腐渣工程等等致死,殊途同归。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