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免除地震倒塌房屋债务人责任把银行拖入泥沼

(2023-02-04 01:13:36) 下一个

免除地震倒塌房屋债务人责任把银行拖入泥沼

                 2008年6月23日

何必

此次汶川地震工程震害科考队取得了世界级突破……(略。)

吼吼。

中国地震研究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地震死亡人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么?

反正,汶川地震,国家地震局并没有向全社会公开发布预报,而灾区军工企业和重要设施所在单位,却得到了信息。

反正,接下来的日本地震,提前发出了预报,结果只死亡了10人。

反正,中国官方宣传部门下禁令,不准国内媒体就地震预报与死亡人数与这次日本地震相提并论。

反正,胡星斗总结说,中国的非常死亡人数均占全世界的70%以上。这恐怕也应该绝对算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了吧。

王未名发来BBC和世界日报的相关报道。

(何必注,略。)

洋鬼子的媒体也对地震相关信息孜孜以求。

(何必注,略。)

来自我收到的电子邮件的内容。

(何必注,略。)

(老潘注,该文的作者,就是平素里人们可以看到的那个“秋风”。这也是与中国当代著名右派刘军宁在同一个民间公共事务研究所里的同事。从其言论里面,不难看出,绕来绕去就是要限制公权力。)

(何必注,略。)

(老潘注:这恐怕也是海外学者当中宣扬普世价值最为卖力的吧。这位学者曾经由于指责中国国内名副其实的经济学家不足五人而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人们对他作为非经济学领域研究者对内地经济学说三道四不以为然。不过,从我看到他各式各样的说辞里面看,实在言必称美利坚。以他与我电子邮件交往的经历看,也很喧嚣哎。)

以下还是来自我收到的电子邮件的内容。

(何必注,略。)

而现在还应该在美国的崔之元则发来官方信息内容。

(何必注,略。)

老周发来的内容,还是与崔之元视野有着耐人寻味的区别。

(何必注,略。)

(老潘注,上面这篇文字,倒是老周和崔之元先后都发来过。)

让人眼花缭乱是吧。

其中,很有趣的问题是,地震当中倒塌的住房,很多都是在最近全国性的房地产开发热潮当中建造的,是在新三座大山的大背景下成就的诸多房奴。

如果住房财产诉诸于保险呢?郝演苏早就说过,中国保险业泡沫至少有40%,一旦进入理赔高峰期,将会很麻烦。而中国的保险公司对于地震这种保险都列为保险公司的免责条款,也就是说,除非单独针对地震购买保险公司的附加险,否则保险公司是根本不可能就地震所造成的财产损失进行赔付的。

地震了,中国没有个人破产法,住房的债权债务怎么办?中国的右派们忙不迭地祭出产权理论和所谓宪政原则,在举世还沉浸在地震所造成惨不忍睹悲恸之中时,就发出从法律上看,即使房屋荡然无存,但债务人对银行的责任却不能因此而免除。

一副冷面杀手的架势。也让哀伤中的人们对右派怒不可遏,指责其丧尽天良。

当局见势不妙,赶紧出面声明,地震中倒塌房屋是可以免除债务人相关责任的。这是中国相关法律规定里早就明确过的。

这就是说,银行将成为地震倒塌房屋的买单者。

姑且不谈银行为此买单,最后还是要委府动用财产收入进行注资,核销银行由此、以及其他五花八门的倒行逆施所造成的呆坏账,最终还是纳税人买单。只是看,银行为此买单,将会对银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针对中国的各式各样的银行的呆坏账状况,我说过不少啦。那么,如果听任银行核销地震当中倒塌房屋债务人的债务,将大大提升当地银行的呆坏账比例,把银行拖入一个非常难堪的境地。

众所周知,中国的银行一直把房地产当作品质优良的贷款项目。尽管北京当局三令五申进行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但是,政令出不了中南海的情况下,各地银行干脆置央行和银监会的指令(其实,央行与银监会本身就是让政令出不了中南海的贩夫走卒)于狗屁,只听命于当地委府的耳提面命。本来嘛,凭什么北京当局在放权让利的名义下揽权卸责?在财权与事权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委府自然要寻求自己的财路。而进行房地产开发,是最为快捷的渠道。在很多地方,房地产开发所带来的收入,找到地方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而银行的工作人员,都要包围在地方关系之中,家庭或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要依靠地方,也就完全可以把业务上的直接领导——北京当局跑到九霄云外。

事实上,司法审判也好,纪律检查也好,环保执法也好,审计监察也好,通通饶不过这个庞然大物。央地博弈几乎在所有犄角旮旯里展开,而北京的权威逐渐被消解着。即使采用空降兵的方式,像薄熙来、汪洋、俞正声等平调异地任职方式,还是无法解决最根本的地方割据问题。

既然中南海能够揽权卸责,那么地方委府为什么不可以呢?对地方委府来说,比起北京当局来,有着更大的操作空间,可以欺上瞒下游刃有余。

具体到银行来说,北京方面明确指令,地震倒塌房屋债务人可以免除相关债务,那么买单自然也得北京承担。

可是,摇摇欲坠的中国的银行体系,如果牵涉到如此大规模免除债务举动,会对银行体系造成巨大的冲击。

要知道,如果中国经济出大问题,必定是中国金融出问题,而且必定是中国的银行出了问题。

到现在,地震倒塌房屋相关债务免除数字到底是多少,国家财政要为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具体到纳税人头上要增加什么样的苛捐杂税,都还不清楚。

很让人翘首以待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