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空巢怎么办才合适

(2023-01-01 23:07:47) 下一个

空巢怎么办才合适

                                         2006年4月24日

何必

空巢家庭寂寞无助,传统观念遭到颠覆……(略。)

《‘空巢’怎么办》,是这期节目的标题。从题目上看,这期节目似乎是在探讨应对空巢问题的解决之策。而其背景,就是在前些天该节目播出了空巢老人的节目,引起了很大反响。

这期节目在策划初期,时值正在播出另一期节目“可怜天下父母心”。笔者周围一些狐朋狗友看了那期节目,认为做得很到位,特别是能够触动人们那根敏感而脆弱的情感共鸣底线,有些人在收看节目的同时,对于节目中展示的父母为孩子赴汤蹈火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情愫和精神感动得潸然泪下。做父母心这期节目的记者,也许是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并且有着女性特有的叙事方式,细腻而悠缓的刻划着人物的命运并埋藏着节目的主线。虽然父母心这期节目还有着太多的粗糙与疏漏,还是引起了甚至是电视人的称道。

其实,与《首都经济报道》这种应该坚持信息量、时效性以及短小精悍的资讯类节目不同的是,以一个20分钟时长的深度报道节目,《城市》完全有容量和空间提供煽情的回旋场所。而从节目形态上说,原本就应该有理性分析型、数量计算型、现场热闹型、话题讨论型以及情感共鸣型等若干门类。央视很多节目恰恰是在这个类别和层次的区隔上有着策划低级失误,导致节目同质化题材单一化报道方式一体化的毛病。

可这期节目的操作记者虽然也是女性,但是在煽情手段的运用上却有着明显的差距,并没有将原本很感人的素材利用好。

而且,节目做成了为解决空巢养老问题献计献策的路数,就会有主题不清晰的陷阱。到底是机构养老和是社区养老抑或居家养老,这种问题已经完全模糊了更重要的主题。

节目中那个很失望到了混吃等死程度的老人得到了京郊一个农民的热诚关怀,这个场景的展现并没有深入刻划情感线。尤其是,这是个穷人帮助穷人的典型案例。北京的沙尘天气中,京郊农民乘坐万恶的公交车单程就要两个小时,去探望空巢老人,并且以后还要将此行为常态化。这种现象折射出来什么?如果社会都“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吗?穷人帮助穷人,与商业广告中“大家帮助大家”的叫嚣有着什么样的区别?其中蕴含着怎样的辛酸和凄苦?穷人帮助穷人的方式该如何评价?是否应该鼓励为社会常态?面对未富先老的中国,空巢家庭的数量迅速增加,那么是不是都要由穷人来自行互助颐享天年?

其实,节目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话茬被莫名其妙地忽略了,那就是农业大学那个长期研究中国老龄化问题的教授所谓“咱们传统的文化体系——所谓‘孝’的观念也好、‘养’的观念也好,已经是在崩溃当中。”就此,节目完全有了更大的讨论空间,就是在目前的国情当中,传统文化崩溃的状态下,我们的社会还能如何的广泛而深切的问题探索。

我的朋友、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徐月宾博士在参与完成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师范大学联合课题组《北京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中指出,近二十年来中国的家庭结构和稳定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承担传统责任的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与家庭相关的社会问题明显增多。这集中表现为:(1)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赡养压力。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近年来人口的快速老龄化,使中国家庭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家庭承担其传统的赡养老人的责任面临着巨大压力。(2)婚姻和家庭的稳定性下降。婚姻和家庭的稳定性下降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变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离婚率的持续升高在中国已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从1978年至2000年,中国每年的离婚数由17万对增加至120多万对,离婚率增高直接导致的一个现象是离婚式单亲家庭的数量大幅度上升。(3)家庭暴力和青少年犯罪问题增加。近年来,家庭暴力和青少年犯罪问题在国内受到普遍的关注,虽然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数据,但一些研究显示,在中国,家庭暴力,特别是以妇女为对象的暴力现象是一个具有很深文化根基的社会问题,目前在城乡广泛存在,并且有上升的趋势。据估算,中国目前的家庭中有近34%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并且受害者以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主 ,而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在中国的刑事案件中占到了70%以上。

而这种思路,为节目的延展到更为令人关切的领域而不是轻描淡写给人以避重就轻之感偏离主线去似是而非地探讨养老的具体形态。如果节目的主体成为“传统文化崩溃状态下应该如何养老?”之类的的警醒与问询,大概也势必会突出“观点影响社会”的节目宗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