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禁令生效后电视台依然大规模违法乱纪

(2023-01-06 00:47:03) 下一个

禁令生效后电视台依然大规模违法乱纪

                        2006年8月2日

何必

虽然丰胸减肥等五类电视购物节目都被叫停,消费者还可以拨打电话86091111举报,但是各种打着擦边球的类似广告依然如此泛滥,……(略。)

记者在建议观点里写道:(略。)

7月下旬,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工商局联合发布政令,要求从8月1日起,所有电视台都不得播放那五类电视购物广告。

这种政令的出台与生效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原本,电视在当下的媒体竞争中就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由于电视媒体介乎于最传统的纸质介质和新兴的网络媒体之间而显得不伦不类,中国电视走近千家万户还是在1980年代,相比起纸质媒体来说要晚了约半个世纪。而电视节目由于其传播的广泛性、收看的免费性,使得电视媒体由于开放性和非排他性,从纸质媒体的读者当中转瞬间夺去了大部分受众,再加上电视信号覆盖的区域开阔性、信息的即时性等等特质,让从编辑环节开始就逐步落后于电视制作、并在排版、校对、印刷以及依靠人工投递方式发行的纸质媒体愈发相形见绌,电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强势传播地位。

与电视机进入家庭同时伴生的,是中国大举改革开放的浪潮的甚嚣尘上。公共媒体也从单纯的意识形态传声筒的属性演变为既当婊子又立牌坊的双重角色,既要保持政治正确,又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取越多越好的份额,一时间,媒体收入表演中以央视黄金时段广告招标成为最大的亮点,凸显出电视在争夺出卖权方面的称王称霸。

而中国市场经济的进程,是在政府角色转换过程中进行的。后者的全部变化,就是权力无限大而责任无限小的趋近历程,由此,中国的市场经济就形成了一个举世罕见甚至闻所未闻的怪胎,多少肮脏龌龊血肉横飞的勾当假市场名义而行,市场体系的规则荡然无存,权力对于市场的干预却日甚一日。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对市场建设没有助益,却在越来越大的范围里攫取着市场化的成果,并不遗余力地将公权力市场化,借着打破计划经济的理由放弃政府责任。

于是人们看到了严重的二律背反,政府与市场成为尖锐对立但却又珠联璧合的一对怨家,原本无法融合的两个体系却在与时俱进当中非常中国特色地狼狈为奸了。

在此过程中,作为官方宣传重要工具的各级电视台当然会反射出这种矛盾和尴尬的局部,并且在几乎所有上星卫视频道中午夜节目里都是形形色色的充满女色和肉体的各类丰胸减肥等方面的广告。

通看这类广告,从其内容方面看,都与现行《广告法》的规定相抵触。但违法广告被各地电视台竞相播出,这也算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中一个非常奇特的景象了:法律成为可有可无之物,无论中国特色的媒体作为政府宣传机构而天然肩负着维护政府公信力使命者,还是换个角度将媒体单纯看作是市场经济主体因而必须服从市场规则遵守法律的机构,在目前却成为首当其冲的违法乱纪者,并通过媒体的传播效应对全社会起到了视法律如狗屁的示范作用。

在如此情形下,才有了广电总局和工商总局的政令的出现。

但这种政令本身就很怪异。

不管是法治还是法制,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社会治理的基础要义。可现在,全国的电视台都违法乱纪,不能依靠法律而要由政令来禁止,很是荒唐吧?

这种政令高于法律的尴尬局面,彰显出中国社会的岌岌可危。

广电总局出手了,广播和电视被纳入有效射程了,再往下呢?工商总局再联合新闻出版署收拾纸质媒体,联合信产部归置互联网?如此,还要法律干什么?政府全权包办不就完了嘛。

更耐人寻味的是,该项政令生效之前的几天里,全社会都由于该政令的出台密切关注电视台那几类广告,发现简直是像发疯般地,各地电视台不约而同地大密度播放这些违法广告;更有趣的是,政令生效的8月1日凌晨,观众们惊奇地看到这类广告在各地电视台依然铺天盖地,纸质媒体也发出了对如此匪夷所思景象的惊呼。

当电视台为表率和先锋的媒体、以及举国上下都明目张胆地违法乱纪时,当行政主管部门的政令也逐渐失效时,当人们失去任何禁忌之后,最终连法律都可以视若无睹并且任意蹂躏践踏时,我们能够对社会的走势做出什么样的基本判断?

开篇节目中记者介绍的所谓的专家,就是节目中出现过的中消协的律师。面对此情此景他的说辞固然颇有声色,说商家组织协会优胜劣汰,这听起来不错。可这样的效果出现必须具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社会对于法律的崇敬和畏惧。当规则总由超然物外的力量破坏之际,所有的游戏都会沦为在丛林法则当中赤裸裸的以强凌弱。如此,只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舍此无它。

而且人们却注意到,中消协专家总是对社会现象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就在节目播出的两天前,中消协自己悄然取消了从2000年3月15日兴起的中消协对产品质量的315认证标识。其起因无非是今年3•15期间欧典地板假借德国地板名义欺世盗名被媒体揭露,弄得中消协非常尴尬,收了厂家的钱就频频颁发如此认证,在根本不具备中国《认证认可条例》中所规定的认证机构必须取得国家认监委授权的情况下就擅自发布3•15认证。

中消协作为这个国家里唯一的为消费者权益进行维护的专业组织尚且如此,见钱眼开惟利是图,与商家共谋欺骗消费者,我们还能指望其他的什么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