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商务部又在蛊惑人心啦

(2023-01-23 23:39:13) 下一个

商务部又在蛊惑人心啦

                                    2007年10月31日

何必

商务部的有关调查显示,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明显提高,170多种中国制造的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略。) 

俺昨天写的文字又被博客网址删除啦:

消息标题:system message

敬爱的网友:你好

    你的文章《全国各地都在欢迎代表归来》已经被删除

希望你以后多发文章            博客网

这种行径,已经让我说得都不耐烦了,更不用说别人了。所以,今天是我自己登录那个垃圾博客的最后一天。从明天起,我将这种垃圾文字贴到垃圾博客的全部事务委托给他人。

毋庸置疑,商务部发布的消息,必定是对商务部有利的。类似进出口与吸引外资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这种题材绝不会从商务部出来。现如今的公共利益部门化的倾向,在所有衙门当中都有所表现。重要的像是否该改变比如计划生育这种国策,被国家计生委坚决反对,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如果改变,计生委也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了,计生委的贪官污吏也就无从在现有的位子上中饱私囊了。而像内外企业所得税合并的问题,国家税务总局与商务部针锋相对,前者赞同税制统一,而后者则反对,显现出没有人会为什么抽象而空洞的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考虑的衙门行为方式。

中国已经有170多种产品产量还出口量居全世界第一,这是个多么让我们中国人弹冠相庆的事情啊。以中国的资源、环境、社会福利为代价,换取如此全世界享受中国人艰苦奋斗而且每况愈下才得来的首当其冲的物美价廉,这就是咱们勒紧裤腰带豪情万丈地解放地球上三分之二受苦人的光荣使命和责任的具体表现。

其实,当左右为难的局面出现后,到底是应该坚定不移地实施市场化,还是维护民族利益,这本身就成为一个让各方非常敏感而又很难从技术上寻求平衡点的事情。去年7月7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报道,(何必注,略。)

这种对于招商引资、特别是吸引外资态度上的本质性变化,折射出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现在的确是进入举步维艰的局面。孙立平说改革动力基本消失、改革共识基本破灭,我觉得现如今还出现改革成果基本否定的倾向。即使是在所谓右派当中,也有着彻底否定改革的说辞,与左派不同的是,诉求于宪政。

人们注意到,现如今高层的方针在究竟是左右开弓还是左右逢源上摇摆不定。所谓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是对右派的一种积极回应;而所谓和谐社会,也是对左派的安抚。于是,意识形态向左转,社会政策向右转的路径依赖被强化着。左右为难或者说为难左右,也就成为了一道新的景象。

这种情况意味着,改革的空间日益逼仄。而按照张五常的说法,社会转型过程中,就是在考量到底是转型本身与这种转型所不可避免附带的风险爆发二者速度的较量。现实情况却实在无法让人具有哪怕稍微的信心,认为我们可以避免风险躲过致命的一劫。

在吸引外资方面,也是如此。各方的基本立场并不是什么民族利益或者国家利益,只不过是出于本部门乃至部门头头脑脑的个人利益的考虑。去年8月10日快讯,(何必注,略。)

这种各部门为了自身利益而面红耳赤甚至不共戴天的情形,让我们越来越习以为常了。在是否应该保护民族产业的问题上,各方有着极为迥异的思路、诉求和举措。去年5月17日快讯,(何必注,略。)

但即使如此,人们还是能够看到,中国的纺织品行业前景呈现着并不让人乐观的态势。去年8月28日快讯,(何必注,略。)

纺织品行业如此,其他领域也过得不是那么轻松。比如在中国产业经济当中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家用电器行业,就是如此。去年5月12日快讯,(何必注,略。)

经历了快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企业却还是一帮扶不起来的阿斗。而在同样的时间里,日本和韩国却从最初的贸易立国转变为技术乃至品牌立国。到现在,中国的核电技术几乎全部被日本人所把持,以至于有人发出了“中国的核按钮到底在谁手下?”这种骇人听闻的发问,并用大量资料和数据显示,虽然日本不拥有核武器,但已经掌握了全世界核技术当中的核心,中国的核电建设已经被日本全盘掌控。对此我将另行专门讨论。

内忧外患。中国在行政权力大量介入企业和市场、造成市场的严重扭曲的同时,国际上却没有因此而放过那些可怜的中国企业。去年3月21日快讯,(何必注,略。)

北半球如此,而在新一轮排华浪潮当中,中国产品在南半球也也未能幸免。去年1月18日快讯,(何必注,略。)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被中国人当作是顶礼膜拜偶像、言必称美利坚的米国人,号称是自由化和全球化的领军人物。但是在对待中国汹涌而来的产品上,也悍然采取了绝无仅有的措施。一方面,在WTO框架内,对中国频繁动用反倾销的措施,让中国这个在全世界已经由于是遭遇反倾销首位受害者更加千疮百孔;另一方面,在美国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情况下,却采取了只有对市场经济国家才使用的反补贴制裁手段。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的报告所包含的内容,对全球化有着极为不利的结论。这让中国的自由派们恐怕很是不爽。实际上,从全世界来看,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纷争失去了基础,美国式的治理模式一股独大,纵容了美国的单边主义。(有趣的是,曾经为美国副国务卿、并在任上发明了中国是美国“利益相关者”称谓并被中国人视作友好人士的佐利克,现在当上了世界银行的行长。这几天他又花样翻新地提出了“多边主义”的提法,让全世界耳目一新。)而美国式的自由主义经济,以及通过IMF、WTO以及世行来迫使发展中国家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敞开国内市场大门的风潮,在后冷战时代也被人类和平景象的温情脉脉所裹挟,让全世界忘乎所以。

但是,伴随着所谓金砖四国以及VISTA五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固有的G7(所谓G8不过是普京凭借着能源外交而加强俄罗斯复辟到帝国争夺国际事务话语权的一幕戏剧,因此还是应该回到G7上)富人俱乐部寡头垄断局面遭到了挑战。

事实上,WTO多哈回合谈判的久拖不决以及破裂,就是多边主义的失败。区域经济的旺盛,折射出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搁浅。

如此情况下,中国在内外事务有别的传统里面,却依然抱残守缺,通过打压国内价格的方式,维持着“广覆盖低水平”的虚幻稳定;而在国际上,却对所谓闷声发大财的古训视若无睹,频繁出现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互相恶性竞争的局面;同时,中国委府部门也常常发出彼此矛盾的声音,比如声称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类的斩钉截铁,就让人们担心,这种结论将遭到国际上更为猛烈的抨击,以及因此而失去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待遇。

商务部故意将中国170多种产品产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这恐怕除了让中国人在民族主义情结里歌舞升平之外,在国际上恐怕还会招致新一轮的制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