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免费师范生服役期会导致教育边缘化

(2023-01-19 00:40:01) 下一个

免费师范生服役期会导致教育边缘化

                         2007年5月24日

何必

5月18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的相关情况,……(略。)

记者在建议观点里写道:(何必注,略。)

这个节目又是个新记者的作品。从其建议观点里就能够看得出来,很多政策认识、表述和把握能力差得很远。

网上的段子如此说法。(何必注,略。)

教育部发布这个办法,看上去很不错的一件事,明确了师范院校学生不能白拿国家财政拨出款项,上完了学就去干与公立教育无关的鸡鸣狗盗之事。

不过,这样的规定看上去还是有些问题。

应该说,平衡教育,改善教育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和状况,将优良教育资源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这本无可厚非。同时,师范生花了国家的钱,就应该为国家服务,这一理所应当。可问题在于,其政策依据和可能产生的后果会如何?

这个10年是根据什么确定出来的?在目前委府信息保密甚嚣尘上的情况下,很难确切知道其依据到底如何。从现象上看,应该是免费师范生就学期间国家财政投入的产出时期。节目中的测算,一个师范生本科四年光景所花费的钱差不多4万元的水平,而毕业后返乡投身当地教育,要花10年时间才能补偿国家投入。这种算法是否科学准确?

要知道,本科生毕业时,通常年龄都在22岁的当口,正值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充满了激情活力。如果要求免费师范生必须有着长达10年的服役期,就已经到了32岁的光景,这时如果离开教育领域,人生的最富有学习和拼搏的阶段行将告终,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已经有了大幅度的下降。10年的时间,差不多把一个人最活跃的时光悉数套牢。

更应该看到,这10年,对于大学生来说,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有着太多的机会。美国教育家拉尔夫•泰勒认为,选择多样性与个人教育程度、平均成长状况同行。(奈斯比特《大趋势》第256页)如果被固定在原籍从事教育,那么就要面对由于不得不如此所丧失的机会的代价,一就是机会成本的比较。免费四年的大学生涯是否值得用10年的青春去赎回,这显然是需要有个科学合理的解释的。

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高等教育收益率=(高等教育毕业生收入-中等教育毕业生收入)/(高等教育投资)。

当然,舒尔茨的如此计算,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着充分竞争环境预设作为其基础和理论前提。不过,即便如此,也可以看出,对于免费师范生而言,接受10年服役期的条件也是过于苛刻好残酷。这还不算,虽然师范生自从上了大学就已经与农村人口脱离了干系,如果返回原籍工作,会由于户籍差异而可能与当地人有着区别;也不消说,农村基础教育费用不足一直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农村教师的收入得不到保证比比皆是,使得舒尔茨的收益率大大贬损。

于是,这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除非贫困到了哪怕债台高筑都无法缴纳张开血盆大口侵吞国民财富的高等教育的费用、必须依赖国家财政投入来完成高等教育,否则不会选择免费师范生来给自己、以及为了供养自己付出越来越高昂代价的家庭套上个必须返回原籍并且从事教育10年的枷锁。

福柯在其《话语的秩序》中指出,“每一种教育制度都是以伴随话语而来的知识和权力来保存或修改话语占用的政治手段。”而如此制度安排下,致使政治选择的必然后果就是,免费师范生人群越来越贫困化、边缘化、垃圾化,免费师范生人群不仅在学校里被打上了鲜明的贫困印记,而且还因为毕业后10年的去路已经明确,使得这个人群游离于其他所有大学毕业生;也因为其返回原籍从事10年教育的职业前景,人生前程被固化到了相当的程度。

今年初《华夏时报》有评论认为, 接受教育和因教育而获得的学历、技能,是现代社会主导社会流动的最重要机制。每个人通过自我奋斗加强社会生存的几率,可以有机会改变自身的生活处境与社会地位等,从而使社会充满活力与效率。开放社会的希望就在于,不会压抑社会流动的个人欲望,人们能够在社会各个阶层中进行流动而没有政策性阻力。

可教育部却通过如此规定,反其道而行之,用10年的规定来将免费师范生的前途活生生弄成僵化的形式。

还应该看到,上大学是目前中国社会越来越稀缺的改变自身与提升社会地位的途径。在当前中国社会的权利救济制度摇摇欲坠、社会保障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下,个人好家庭费尽千辛万苦才得来的鲤鱼跳龙门的结果,却被免费制度而必须打道回府。这不能不让越来越多的原本可能从事教育的大学生望而却步敬而远之。

更何况,当今中国社会风气败坏在基础教育领域也是愈演愈烈。王未名从美国给我发来BBC的相关内容。

2007年04月23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0:47北京时间 18:47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谈谈中国教育的"普九"问题

(何必注,略。)

当然可以想象到,免费师范生返回原籍从事教育,在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里,要么背信弃义选择离开腐败,要么趋炎附势合流同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