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公务航空将使中国社会更加腐败

(2023-01-19 00:16:13) 下一个

公务航空将使中国社会更加腐败

                             2007年5月14日

何必

由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香港亚洲公务航空有限公司、国民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亚联公务机有限公司成立……(略。)

这是该节目里那个固定的软广告板块【资讯速递】中的一条。

快速发展的中国国内航空市场,逐渐成了全世界角逐的场所。其中,公务航空市场更是重中之重。

资料显示,公务航空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距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由于受经济发展起伏的影响,公务航空的发展也是在曲折中前进。在国外,公务机运输相当普遍。据统计,目前全世界运营的公务机大约有25000架,其中70%在美国,15%在欧洲和南美洲。中国公务飞机的发展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目前公务机航空市场在国内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根据预测,未来10年,中国内地将成为世界上公务航空市场发展最快的地区,预计至少需要600至1200架公务机,年营业额可望达到600亿元。

这种景象当然让全世界利欲熏心的资本家们乐不思蜀。能够在疯狂发展的中国经济当中分得一杯羹,在中国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在其中赚取大把大把白花花的银两,是其勇往直前的根本目标和动力所在。

不过,中国国内对于航空业的状况早就忧心忡忡。去年媒体发出警示,中国定购飞机速度猛增,“消化”能力令人担忧。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公司再向波音公司购买80架新一代737飞机,至此,采购飞机订单已累计上千架。去年中国购买442架飞机就引起不少人担心,但相关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可再保持20年,有足够的飞机消化力。最新统计则显示,民航客运市场完全由公款消费构成的局面虽有改变,但城市居民仍是民航消费主体,农民仅占0.6%左右。在13亿人口里,只有5%的人乘坐飞机出行,选择飞行仍是奢侈消费而非普通消费。

而在如此情况下,今年中国自主制造大飞机的大幕郑重其事地拉开了,围绕着自己制造大飞机的利益争夺战也如火如荼你死我活地上演。人们担心,中国的大飞机之路将会使航空领域的竞争日益惨烈。

当然,说民航客运领域完全有公款消费构成的局面有所改变,却不过是在中国民航业全部为公款消费的格局当中加入了些许非公款成分,而其占比也实在不足挂齿。如此情状,相对于高速发展的民航市场来说,从绝对额上看,公款消费的支出保持着快速上升的态势。这也是公务航空在国内迅速走红最为首要的背景因素。

在行政开支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发生着这样的事态也不足为奇。中国公务势力的扩大,现在早就是尽人皆知的事情。王未名从美国给我发来BBC的相关内容。

2007年04月26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0:23北京时间 18:23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说说超编

(何必注,略。)

现在的委府机关和事业单位里人浮于事的状况,是众所周知的。1980年代出版的《法学基础理论》就言之凿凿地声称:“象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不发达,没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历史传统,而封建主义的思想传统又严重存在的国家,官僚主义、家长作风、特权思想,甚至反人民、反民主的势力,还严重地存在着。”(第204页)到现在,这种状况愈演愈烈也是有目共睹的。

公务开支的增加,在具体领域里也呈现出来。去年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透露了刑事案件侦破费用的一组数据:“一起一般的刑事案件在追逃过程中,需要支付人力、物力平均至少要1万元左右。稍大的刑事案件的侦破费用都要在10万元以上,甚至上百万、数百万。”2005年,全国共立刑事案件464.8万起,即使按照每起1万元的侦破成本计算,破案费用一年可达数百亿。记者了解到,即使在北京,警察在外出追逃时衣食住行也都相当节省。2005年一起交通肇事案件,警方先后6次远赴内蒙古、河北等地,外出交通都是火车硬座或者长途公共汽车。

这种说辞,让人看上去很是辛酸。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自然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而中国的公共服务领域,哪个不存在财政投入不足的状况?如此,更像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路数,看谁会诉苦。于是,所有的改革就这么着成了公共利益部门化的演进过程。

去年12月18日《瞭望新闻周刊》介绍,有关资料显示,居民、企业和政府三者的收入分配比重在1998年为68.6%:13.9%:17.5%,到2003年发展为61.8%:15.1%:23.1%,其中,居民收入比重下降了6.8个百分点,政府的比重上升了5.6个百分点。……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占GDP的3%,公共教育支出占2.9%,卫生保健的公共支出占比2%,三项指标的平均值在典型国家中是最低的。……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在一般公务方面的财政支出比重高达24.7%,这在世界各国是最高的。

这也就明白了,口口声声说是社会主义国家,财富向作为强势利益集团的委府集中,才是勿庸置疑的事实;而如此局面下纳税人所看到的公共服务,却日益假冒伪劣质次价高。

被中国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奉若神明的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指出,“被看作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门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提出两个不同的目标: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或者更确切地说,使人民能给自己提供这样的收入或生计;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可我们看到的现状却是,斯密的这俩目标,在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当中,到底是个什么货色。别的不说,在使公务得以进行方面,到现在已经成了“政策出不了中南海”,公务的进行演变为赤裸裸的中饱私囊酒色迷离。

而且,被中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和市场拜物教们闭口不谈的是,这个现代经济学的祖师爷、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开山鼻祖、理性经济人始作俑者亚当•斯密在其《道德情操论》中提出,“在自私自利之外,人还有另一个本性,就是获得社会的认可、尊重。为什么有的民族进步、有的民族落后?所有的民族都需要这种道德情操来获得进步和发展,但很不幸,只有一小部分民族能拥有这种高贵的情操,因此他们的社会就能够比其他社会更快地从野蛮进步到文明。”

当中国社会的主流语境将道德仅仅作为经济发展的附庸或者副产品之际,也才成就了中国自上而下舍生忘死的对财富的一往无前,更是在自由主义的幌子下,在市场化的喧嚣当中,将中国弄成了丧尽天良行将就木的地步。

有人给我发来邮件说,央视最近在早间新闻中报道,目前的博客热引发了对中国社会黑暗面的过多关注,而这很容易形成博客作者的心理问题,那就是只关照阴暗面,最终也使得自己的心理趋于阴暗。这种说辞倒是很异想天开,似乎当前的社会被吹毛求疵才有了黑暗。以我这等身处社会最底层情怀悲观主义分子的乌鸦嘴,成天到晚看着什么都不顺眼。博客上对我的说辞很是有意见。有人在我的博客上留言说,这个家伙就是拿自己的不顺发泄不满;也有人说这个主儿实在让人受不了,每每都是让人看了灰心丧气的内容,看过后好不容易调整过来,第二天又来一个。但我之所谓不过是我的感受,并没有强迫任何人去观看。(老生常谈一句,由于通讯录发生变化,如果不愿意接收我这等垃圾,告诉我就不会再打扰。)

所以,公务航空的快速发展,更可以看作是中国公权力扩张、以及公款消费节节攀升的一种必然结果。特别是,在公款吃喝、公车、公款出国、公款建房和公费医疗这五毒俱全的情况下,公务航空将使公权力更加肆无忌惮。在深圳和香港航空公司的欢呼雀跃之中,纳税人就更应该担心自己还能够存活多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